工商社論》新政府面臨國際新變局的新挑戰

對國際新變局的挑戰,賴清德(左)領導的國安團隊與卓榮泰(右)領導的經濟團隊,必須強化溝通。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華民國第16任正副總統20日就職。賴清德總統承接蔡英文的國安團隊,加上嫺熟臺美關係的副總統蕭美琴,在面對全球地緣政治變局的課題上,基本上將是「蔡規賴隨」的穩健路線,似乎不會出現重大的意外。

不過,國際外交是不斷博弈的產物,特別是膠着兩年多的俄烏戰爭,已演變成大國對決的代理人戰場。最近美歐中政治博弈堆疊的籌碼大幅升高,美國總統拜登過往大鳴大放的「去風險」路線突然轉向,對立情勢陡然拉昇,所謂「小院高牆」針對特定目標的競爭與封鎖,有惡化爲全面爆發冷戰熱斗的風險。

最近美中關係急轉直下,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與國務卿布林肯再度訪中,與去年底濃濃的和解氣氛相較,今年雙方劍拔弩張,葉倫與布林肯傳達的都是警告的訊息,北京對兩人的訪問雖然遵守外交底線,但是對美方提出的要求卻都採取強硬的立場。布林肯離開北京時,依外交禮儀前往送機的中國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竟然還遲到,中方的媒體則大肆傳達「無人送機」的訊息來表達對布林肯的不滿。而拜登在上週宣佈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00%的關稅,直接關上大陸電動車銷美的大門。至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依照規畫會見訪中的俄羅斯總統普丁,繼續以經濟、貿易、先進電子設備支持俄國,一來一往,美中關係跌落新低點。

不只對美國,習近平面對歐洲國家不斷加碼的政治施壓,堅持寸步不讓的強勢路線,他在5月上旬親訪法國,對揚言派兵參加烏克蘭戰爭的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表達反對意見,習近平在法國直言「反對利用烏克蘭危機甩鍋、抹黑第三國,煽動『新冷戰』」,堅持對俄羅斯的貿易與金融往來是中國的自主權,不容歐洲與美國置喙。從烏克蘭到加薩走廊,從菲律賓到臺灣海峽,東西兩陣營的衝突都沒有緩解的跡象,如果對立的情緒衝破去風險的紅線,臺灣將被捲入大國衝突,且勢必淪爲雙方傾軋的「人質」。

在國際經濟情勢方面,臺灣同樣面臨瞬間變臉的風險與挑戰。表面上臺灣股市在520之前不斷創下新高,但若排除臺積電與落後補漲的金融股,絕大多數的科技股或是傳產上市公司,股價大都毫無表現,遭到大陸產能過剩衝擊的水泥、玻璃、石化等傳統績優股,甚至紛紛跌至多年來的新低。美國的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造成聯準會降息的障礙,日圓匯率不斷跌至30餘年來的新低,歐洲經濟停滯不前,中國面臨產能過剩,這些明顯擺在眼前的絆腳石,都是新財經團隊必須高度警戒的重大風險。

更大的挑戰則是,在地緣政治對決升高的態勢下,大國政治領袖毫無猶豫地拿出經濟與金融武器,遂行貿易戰與金融戰。因爲政治力量強勢介入,經濟與金融安危成爲政治與外交戰的俘虜,企業經營者除了要在殺頭競爭的商業市場力圖求活,還必須耗費精力與資源來處理政治與外交的變數,不僅徒增經營成本,更是對正常經營的重大幹擾。

甫上任的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日前出席CNN國際論壇、以及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就清晰傳遞了這個風險,他指責歐美國家以「產業政策」爲名義,遂行政治外交對抗,例如爲了防堵中國電動車出口而宣佈各種境內補貼與境外防堵的政策,最終只是迫使具有製造業優勢的中國,轉由第三地進口,不只造成企業經營者成本大增,付出高價的美國消費者則是最終受害者。黃循財期望競爭中的大國能夠回到世貿組織(WTO)重建無障礙的全球貿易平臺,然而已經殺紅了眼的大國領袖們,還是把黃循財的呼籲當成耳邊風,繼續升高貿易與金融衝突。

美國對中國電動車的100%關稅已經公佈,習近平定位普丁政府爲「無上限夥伴」的立場也毫無動搖,繼續強化中俄貿易與金融往來,法國準備向烏克蘭戰場派兵,馬克宏更積極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傾銷關稅案,中國繼續升高對菲律賓爭議海域的佈局與對金門海岸線主權模糊化的衝突,也同步加速石化、鋼鐵、汽車的產能消化經濟戰。國際外交與經濟的風險同步升高,而且相互糾纏成爲大國領袖政治對決的武器。

賴清德領導的國安團隊與卓榮泰領導的經濟團隊,必須強化彼此的溝通,國安團隊必須掌握最新的經濟與國際金融變局,經濟團隊也必須對即將發生的外交博弈有預判的能力,亦即府院雙方必須跳出官僚各自爲政的窠臼,才能即時做出正確的決策,避免臺灣在日夜丕變的大國對決中淪爲身不由己的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