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發展供應鏈金融以強化供應鏈韌性

工商社論》

供應鏈韌性(Supply Chain Resilience)乃指企業應對供應鏈的各項風險、破壞或衝擊時,能夠迅速恢復的能力。而在歷經疫情侵擾之後,全球供應鏈已更趨於碎片化,再加上之後接續發生的俄烏戰爭、美中大國博弈,使各國供應鏈體質更加脆弱。職是之故,如何強化供應鏈韌性,成爲備受各國政府重視的課題。

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供應鏈韌性應該具有五個R的特性,即Robustness(耐受能力)、Redundancy(備載能力)、Resourcefulness(彈性調適力)、Response(即時迴應能力)與Recovery(恢復力)。誠然,上述五個R確實爲供應鏈欲具備韌性不可或缺的要素,惟其相對是由「實體流」爲出發點看來。衆所皆知,金融之於實體經濟及產業發展,猶如血液之於人體一般重要,因此如何由「金流」切入來強化供應鏈韌性,乃一極其重要的課題。

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任何供應鏈要有足夠的韌性,除了在「實體流」應具有上述五個R的特性之外,亦應有足夠的「金流」支持,方能建構出健全的供應鏈韌性,此乃發展供應鏈金融重要之處。尤其近年來供應鏈管理的興起,改變了過去企業間以一對一爲競爭單位的基礎,進而轉化爲以供應鏈對供應鏈爲競爭單位的模式,因此供應鏈中由上游到下游,就發展成一個共同競爭的生態系,在此一改變下,銀行對於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模式亦應隨之改變。

相對於傳統金融,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因應供應鏈管理而興起的金融服務,其特色在於金融機構利用區塊鏈、物聯網等金融科技,爲一家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供應鏈企業,一同提供貸款等相關金融服務,此種服務模式因爲有核心企業參與其中,對中小企業有更高的包容性;且透過核心企業的加入,提供了充分的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管理和服務,可有效降低金融機構的放貸風險,並提升信用評估的準確性,進而分擔金融機構對上下游中小企業資訊不透明的風險,而更能明顯降低呆帳發生的機率。

事實上,供應鏈金融(尤其是融資)已行之有年,過去因貸方(金融機構)執著於使用自家系統及技術,很難使用單一平臺作業來執行,更不容易做到完全數位化,但現在受惠於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可以利用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將許多資料整合於線上平臺之上,來提高金融機構授信效率並降低融資風險。以庫存融資爲例,可透過物聯網技術以感測器來偵測庫存水準,並即時監控交易數據及產品流向,來提高融資流程的可識別性。

根據經濟部委外編撰的「2021中小企業白皮書」的最新統計數據,2020臺灣中小企業家數爲154萬8,835家,佔全體企業家數的98.93%,且中小企業提供的就業人數高達931萬左右,佔全國就業總人數的80.94%,可見中小企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可喻。而供應鏈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更爲重要,因爲中小企業在資訊取得上相對困難,徵信成本比較高,通常較難取得金融機構融資,如果植基於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縱使該中小企業爲某一供應鏈的上下游廠商之一,仍然會面臨融資困境,在經濟大環境處於動盪之際更是如此,可見發展供應鏈金融以強化供應鏈韌性,是以中小企業爲就業主力的臺灣一項刻不容緩的議題。

另外,政府在努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際,亦利用供應鏈金融的架構,來整合資金供應者、資金需求者及增值服務業者,據以建構融資平臺。其中資金供應者包括國內銀行、帳款管理商及創投業者等金融機構,資金需求者則爲響應新南向政策之臺商,而增值服務業者則可包括提供信用保證、租稅規劃、外匯避險等服務業者,果爾,必可強化新南向臺商之供應鏈韌性,進而提升新南向政策之推動成效。

總而言之,利用金融科技來發展供應鏈金融,一方面可以強化以中小企業爲產業骨幹的臺灣經濟體之供應鏈韌性,來因應大國博弈持續發生的動盪局勢,另一方面,亦有助於提升新南向臺商之供應鏈韌性,進而提高新南向政策之推動成效,是非常值得建構的金融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