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喉地獄?醫:「氣切」絕非等死

救時插管氣管內管口腔進入穿過喉嚨聲帶到達氣管,長約65公分醫師形容就像一根筷子插入嘴中通過口腔、咽喉到氣管,一定不舒服。(馮惠宜翻攝)

而氣切是以氣切管取代氣管內管,其接從頸部切口置入約6公分的氣切管到氣管,路徑短、也較舒適,更可避免管線感染率。(馮惠宜攝)

患者在氣切後仍有可能透過呼吸復健脫離呼吸器並關閉氣切口。(馮惠宜攝)

病患急救插管後,當醫師評估短期無法脫離呼吸器,建議「氣切」,不少家屬誤解氣切就是等死,甚至迷信在脖子割一刀就像推患者進割喉地獄臺中榮胸腔科醫師傅彬貴直言,這種觀念大錯特錯,拒絕氣切,讓病患一直插着氣管內管就像一根筷子從嘴巴插到喉嚨、氣管,反而更不人道。

傅彬貴指出,急救時如患者無法自主呼吸,插管(氣管內管)是必要的措施,但當患者生命狀況穩定後,醫師評估短期間無法脫離呼吸器,如非末期病患,就會建議氣切,以氣切管取代氣管內管接呼吸器。

氣管內管從口腔通過喉嚨、聲帶到氣管,長達65公分,如插管時常過長常會造成口腔、喉部傷害,甚至留下聲帶沙啞後遺症,而進行氣切後,氣切管從頸部直通氣管約6到7公分,較舒適、比起長長的氣管內管更好照顧,也方便清痰。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任林巧峰說,氣切管比氣管內管短,可降低呼吸時的阻力,對病患來說未來做呼吸練習時更容易脫離呼吸器。

林巧峰說,臺灣人經常誤以爲氣切後就是等死,其實就是不要等死纔要做氣切,因爲氣切後可以爭取更多時間讓患者進行復原和呼吸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