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榕資本樂貝林:創新藥投資邏輯變了嗎?|對話醫藥投資人

編者按:創新藥出海是今年的熱門話題。近年來,企業扎堆創新藥賽道,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製藥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豐厚的回報。

儘管出海成爲大勢所趨,但走通創新藥出海這條路並不容易,常常出現“幾家歡喜幾家憂”的景象。今年以來,諾誠健華、信達生物、基石藥業等創新藥企也曾出現海外授權產品被退回的情況。

多位一線從業者均認爲,創新藥出海還處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其背後的博弈不僅僅來自技術,也包含着對於空白市場規則缺乏、專利的保護、長線資金的支撐等多方的考驗。而實際上,從創新藥本身的特性而言,風險和不確定性較大,更需要長線資金的配置,從而減緩週期性對於企業本身所帶來的衝擊。

目前,創新藥領域的投融資邏輯是否產生了變化?當國內醫藥的投資環境步入“理性期”,如何來判斷一家創新藥企的投資價值,會從哪些領域進行考察?如何看待創新藥領域的熱門靶點,下一個熱門賽道在哪裡?即日起,南都健聞將會推出《對話醫藥投資人》系列報道。本期,我們邀請了高榕資本執行董事樂貝林進行分享。

投資機構簡介:高榕資本專注於早期和成長期投資,重點投資新科技、新消費、醫療健康等創新創業領域。高榕資本成立伊始,定位於中國的創始人基金(China's Founders' Fund)。高榕資本背後的出資人包括慈善基金、大學捐贈基金、母基金、家族辦公室等全球頂級機構投資人,以及金融、醫療、零售、廣告、工業製造、農業等行業的企業巨頭;此外,高榕資本還邀請了包括騰訊、百度、淘寶、小米、美團、分衆等在內的數十家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或核心高管成爲出資人,一同尋找和助力優秀創業者。

對話嘉賓:高榕資本執行董事 樂貝林

醫藥創新投資邏輯變了嗎?

南都健聞:高榕資本投資佈局很多是在早期,在醫療領域出手哪些項目?跟過去相比,有什麼不同?

樂貝林:雖然資本市場的整體環境在降溫,但去年至今,高榕資本在投資領域出手還是較爲頻繁的。今年在生物醫藥方面投資了若干個項目,尤其是在創新藥方面,例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藥物、抗衰老相關藥物以及抗體發現平臺的公司。另外,也同樣在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方面有所佈局。這是我們今年整體做的事情。

南都健聞:在您看來,創新藥行業的整體投資環境目前正處於怎樣的階段?跟過去有什麼變化?

樂貝林:過去幾年,創新藥的投資領域存在一些過度的熱情,現在大家會更多地回到基本面來進行判斷,比如關注團隊質量、公司經營管理能力以及最爲核心的是要判斷產品管線的潛在價值。基於目前的創新藥整體環境,我感覺到投資機構對創新藥基本面的分析,會更加紮實、更加重視。

南都健聞:很多企業家提到,創新藥的賽道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如何權衡週期性和價值投資?如何預判投資的週期?

樂貝林:不同行業不同賽道的週期是不同的,而且10年前的週期與現在依然會存在很大的差別。這是很難進行預判的。

但回到公司基本面而言,我們在內部討論時常常會提到木桶原理。也就是說,投資的項目本身必須要有非常突出的長版,不管是在技術、經營管理或是其他方面,這是能讓一家公司穿越週期最爲核心的因素。其次,圍繞木桶原理,項目不能有非常明顯的短板,即團隊的資金使用效率、運營管理能力等都至少應該在基礎水平線之上,這兩大因素是我們在投資時尤爲關注的標準。

南都健聞:您今年在創新藥領域出手了哪些投資項目?投資的維度是否對地域有所側重?

樂貝林:我們主要是在抗衰老藥物、代謝類神經性藥物、腫瘤藥物發現平臺等方面進行了佈局。就在方向上而言,目前很多疾病的相關藥物適應症上都有很多挖掘空間,這也代表背後有許多技術發展的空間。

作爲投資機構,我們在投資上不受限於地域的因素。在國內市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均有項目的佈局。在海外市場上,也落地了在美國、東南亞的項目。

創新藥出海“痛點”背後的考量

南都健聞:近年來,創新藥出海成爲行業的共識,也成爲目前創新藥企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您如何看待背後的幾種出海模式?

樂貝林:創新藥出海有三類較爲主流的模式,其一,是由合作方完全買斷創新藥出海的權益,例如將公司創新藥的美國權益外包給某一美國的公司。其二,招募當地的人才,自建海外團隊,從而推進在海外市場的產品銷售。其三,創新藥企跟海外MNC公司推進聯合開發模式。這三種模式在過去我們的被投企業中均有體現。例如之前投資的一家叫做珂闌醫藥的企業,今年也完成了跟阿斯利康大額的項目規劃,推進藥物的研發。

南都健聞: 2023智慧芽創新賦能大會上,多位業內人士提到創新藥還處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您認爲,創新藥企業出海中需要補齊的短板如何?如何補齊對空白市場規則缺乏的短板?

樂貝林:補齊對於空白市場規則的瞭解,我覺得很多企業都需要從戰略上予以重視。主要涉及兩大維度,其一是公司整體對於知識產權需要有充分的保護的意識。因爲創新藥企最爲核心是藥物管線知識產權的保護,尤其是在全球競爭的格局中,知識產權競爭及保護會更爲重要。我認爲公司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應該要提至戰略高度進行考量。

其二是在海外市場如何推進商業化落地模式,這也是目前諸多企業在思考的問題。是否要去自建產能?在海外自建產能還是依託於中國本土的產能進行全球銷售? 目前這兩大維度是創新藥企出海中很大的挑戰,尤其是商業化的落地。

南都健聞:如何進行專利保護,您對此有怎樣的考量?

樂貝林:創新藥從研發到商業化往往需要走過10年的週期,在商業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拉長公司藥物管線的生命週期,這是非常核心的。很多公司的產品上市後,可能藥物在上市6年或7年的時間左右,專利就要到期。所以我們也要考慮,如何延長專利期的保護以及對專利保護要更加充分。

什麼樣的藥物纔是真正的創新藥?

南都健聞:有觀點提到,我國自主創新的創新藥產品還比較缺乏。您認爲創新藥背後真正的內核如何?

樂貝林:“創新”二字可以圍繞三個方面來展開,即“人”“財”“事”。第一,創新藥領域對於人才有着很高的要求。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目前很多海外優秀的學者、產業界高管、華人高管回到國內做一些源頭創新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人才融入到國內的創新藥市場。

第二,是否能夠選擇真正創新的靶點進行研發。中國創新藥經歷了從me-too到Best in class,再到核心的First-in-class的產業發展過程。這是產業逐步從仿製到創新遞進的過程。這些年的確到了從醞釀逐步成熟的階段,市面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去擁抱創新。

第三,資本對於創新研發的支撐。創新藥的週期漫長,的確需要更多有一些長線思維的資本支持,才能夠去助力創新產品度過漫長的研發週期。這些年,我們看到地方政府或市場化的基金願意去承擔一定的風險,在創新藥產品上進行投入和支持。

南都健聞:這也是現在創新藥產業發展中比較積極的因素,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結合藥物的靶點來看,過去創新藥領域出現了很多現象級產品,比如PD-1、GLP-1等。而現在ADC也被視爲當下創新藥中最爲炙熱的賽道。您如何看待下一個熱門的賽道?

樂貝林: 您提到的例如PD-1、GLP、ADC的這類靶點,我們在投資判斷時往往第一時間會思考管線本身,單管線有沒有作爲平臺型的可能性。比如PD-1和GLP-1這兩個靶點的藥物都是有可能從單管線做成平臺,適應症也非常寬廣。PD-1最早是在一些血液類疾病、黑色素瘤上得到使用,而現在幾乎擴延至所有的癌症都可以用PD-1來進行治療。

GLP-1也是如此,最早是從糖尿病的治療開始,但現在的適應症可以拓寬至肝纖維化、減肥減重甚至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對於今天的ADC也是如此。

在我們看來,ADC行業還處於行業發展的早期,但它具有很多這類組合的可能性,我們目前也在這一領域進行了投資,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南都健聞:就您個人而言,有沒有自己比較看中某一個靶點?

樂貝林:在我們心中,的確這兩年創新藥靶點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希望被投企業最好是有組合型的管線,在公司內部進行風險的平衡。所以,我們投的很多項目都不是單管線項目,可能是多條管線平行推進,對公司整體本身而言,也可以降低運營風險。

創新藥投資更需要“共同成長”思維

南都健聞:創新藥相對其他行業來說,風險更大。從一線投資的經歷中,您是否感受到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樂貝林:對,高榕資本的投資策略主要是以早期、中期爲主。從這兩年來看,這樣的投資策略佈局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豐收果實。比如說,我們很多早期投資的創新藥企,在後續也都完成了3輪甚至4輪的融資,豐富了彈藥,拓寬了管線,開拓了臨牀。

所以從這一投資策略來看,雖然在早期承擔了很多的風險,但是在企業的中後期,我們也實現了跟公司的共同成長。

南都健聞:可否分享一個您投資某個項目的經歷,跟過去相比,考察項目上會有何不同?

樂貝林:舉個案例,我們曾在2019年至2020年投資了一家名爲普方生物的公司,產品管線爲ADC,當時投資節點處於天使輪。在投資完成後,公司獲得迅速發展,後續完成了數輪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在ADC領域屬於明星公司。

當時這家公司的投資邏輯特點是什麼?從團隊結構上,創始團隊都是從全球知名的ADC公司出來進行創業,在蘇州落地相關的項目。經過天使輪融資後,他們憑藉多年的經驗,進行了一些創新藥品種的研發。

而在產品管線上,主要是“First-in-Class”創新型品種。經過多輪融資後,公司目前的產品管線處於臨牀階段,同時也在跟海外知名大藥企進行藥物管線的聯合開發談判,我覺得這是挺好的創新藥投資典型案例。

南都健聞:廣東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大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的重要區域,集聚效應日益顯現。廣州也正在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高榕資本是否察覺到新跡象從而展開一些佈局?

樂貝林:高榕資本的投資版圖,不僅僅侷限於生物醫療,在芯片消費技術或產業互聯網上都有投資佈局。在廣州,也有我們有不少的被投企業。之前我們投資的一家創新藥公司,其項目也正在廣州落地。整體上,我們認爲廣州是非常有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潛力的地方。

南都健聞:從事創新藥的生產研發工作不易。您有怎樣的建議或是想法希望能傳達給現在的一線創新藥從業者?

樂貝林:我們經常會提到兩句話,第一個是要相信技術的力量,相信創新的力量。創新藥企業家要對於創新、技術有一定的信念。第二個是要向前看,永遠保持積極的態度。這個態度是我們很欣賞。

策劃:李陽

統籌:尹來 王道斌 遊曼妮

採寫:南都記者 伍月明

設計:沈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