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剛鏡頭下探討沖繩身分認同

沖繩視覺藝術高嶺剛,是首位以沖繩語創作先驅被譽爲有史以來第一位「純沖繩」創作者。(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古代喚作「琉球國」的日本沖繩縣,歷經數千年,從被日本併吞、成爲美國殖民地、再成爲日本國土,種種歷史變化造就當地多元文化及沖繩。現年72歲、以視覺藝術聞名的沖繩藝術家高嶺剛,便屢屢在作品中探討身分認同課題,今年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也將播映他的系列影像作品。

策展人林木材表示,除介紹高嶺剛的影像美學外,也希望觀者透過高嶺剛對於沖繩歷史經驗的再創作,重新思考臺灣的歷史與認同經驗。沖繩在地緣、歷史與政治之上,與臺灣相對接近,兩地同樣歷經殖民與身分認同的創傷,透過高嶺剛形式特異的電影作品,或許能思索在地元素之於多元藝術形式的可能。

高嶺剛是首位以沖繩語創作的先驅,被譽爲有史以來第一位「純沖繩」創作者。作品特色融合各式在地元素,圍繞着當地複雜的歷史與身分認同,以獨特的現實影像美學,不停追溯他心目中已逝、卻仍如幻似真的故鄉

影展中將放映6部高嶺剛的影像作品。特別的是,其中1998年拍攝的《夢幻琉球》是在臺灣取景,由今年過世的沖繩國寶級民謠歌手大城美佐子主演,邀請到金門王及李炳輝客串演出。描述沖繩女歌者和她想拍電影混血兒子亨利,意外發現一位導演的電影劇本愛戀》,開始展開追尋之路。

《愛戀》劇本中敘說的悲傷故事,其實隱含着對歷史的失憶,「戲中戲」的形式,也令旁白敘事遊走在不同角色之間,在現實、記憶幻想層層交織,共同尋找着流離失所身世。林木材表示,高嶺剛的作品,圍繞着歷史變動個人的身分認同與因應樣態,雖來自過去時空背景,卻都能恰恰與當今時代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