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互聯網巨頭回購風雲:從熱潮涌動到漸退潮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回顧過去幾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屢創新高,從2020年的181.27億港元到今年以來的2955.76億港元,增長態勢令人矚目。

在這股回購熱潮中,互聯網大廠貢獻了相當高的份額,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隨着市場環境的改善和股價的回升,回購潮正逐漸消退。這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原因和邏輯?又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頭部企業回購股票能提振股價和港股估值,通過提升投資者信心、減少市場流通股本、提高財務指標等方式推動股價上漲,並可用於股權激勵以支撐公司長期發展。

他還提到,10月以來,隨着A、H股走高和港股估值恢復,回購力度減弱,因企業不再需要大規模回購支撐股價,且股價上漲後回購成本提高,公司現金使用效率可能下降。因此,港股回購潮可能逐步進入尾聲,企業減少回購以避免過高成本,同時保持適度流通股量以增強市場活力。

大廠年內已回購上千億港元

回顧過去幾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呈現出令人矚目的增長態勢。

2020年,180家公司回購金額爲181.27億港元;2021年,193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增長至553.97億港元;2022年,238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購總金額達到1317.61億港元;2023年,221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總計1800.27億港元。

而今年以來,282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計回購金額高達2955.76億港元,再創新高。

“港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屢創新高原因是市場估值一度低迷,股價處於歷史低位,公司通過回購提升每股收益,提振市場信心。同時,流動性較高,大企業擁有充足現金流,在市場不佳時更傾向於通過回購提升股東回報。”田利輝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港股的回購熱潮中,互聯網大廠佔據了相當高的份額,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港股騰訊控股、美團、阿里巴巴、快手、小米集團分別回購905.58億港元、281.58億港元、82.15億港元、41.14億港元、37.08億港元,回購總金額共計1347.53億港元。

從回購金額來看,騰訊是今年以來港股的“回購王”,回購額達到905.58億港元。

年初,騰訊宣佈今年將投入不少於1000億港元用於回購股份,這一額度是2023年回購額度的兩倍以上。

今年5月中旬,騰訊股價反彈至400港元左右,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儘管股價上漲,但公司發展仍具吸引力,騰訊將繼續按照公佈的節奏執行股票回購計劃。

據港交所公開信息顯示,第三季度,騰訊控股回購金額達到了359億港元,今年前三個季度累計回購2.5億股,總額達到882.6億港元。

截至10月9日,騰訊今年已回購905.58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採用了“註銷式回購”方式,這種方式有助於提升每股收益,因此公司總股本持續降低。

從2021年至今,騰訊的總股本已經減少了3.3億股,從96.1億股逐步下降到目前的92.8億股。

除了騰訊外,其他互聯網大廠也紛紛加入到回購股份的行列中。

阿里巴巴10月初在港交所公告,截至前三季度,公司以41億美元的總價回購了總計4.14億股普通股(相當於5200萬股美國存托股),這些回購根據公司的股份回購計劃在美國市場和香港市場進行。在董事會授權的股份回購計劃下,阿里巴巴仍餘220億美元的回購額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

港股方面,阿里巴巴今年回購了1.01億股股份,回購金額爲82.15億港元。

繼去年11月底發佈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後,美團在今年6月拋出了20億美元回購計劃,聲稱將不時在公開市場回購。8月28日,美團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將不時在公開市場回購不超過10億美元的B類普通股。

今年年初至9月26日期間,美團累計回購了2.61億股股份,回購金額達到281.58億港元。

5月22日,快手在發佈2024年一季度業績後,宣佈啓動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未來三年回購總金額不超過160億港元。

此前,快手去年5月啓動的40億港元回購計劃在今年6月股東大會時到期,在最新一輪迴購計劃披露之前,快手已回購約30.9億港元的B類股。

今年年初至10月17日期間,快手已經回購了9376萬股股份,回購金額爲41.14億港元。

3月22日,小米集團在發佈財報時同時發佈了股份回購計劃,董事會正式決議行使股份回購授權,以不定期按最高總額100億港元於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年初至9月5日期間,小米集團累計回購了2.49億股股份,回購金額達到37.08億港元。

此外,美股上市的京東於3月6日晚公告,批准新股份回購計劃,在現有股份回購計劃於2024年3月17日屆滿後生效。據瞭解,未來36個月內,京東可回購價值不超過30億美元的股份。

助力提振市場信心

大廠爲何紛紛加大回購力度?

“頭部企業加大回購對股價和港股估值的提振作用表現在提升投資者信心,回購行爲傳遞公司對自身業務前景的信心;減少市場流通股本,提升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推動股價上漲;提高財務指標,如每股收益和股東權益回報率,增強公司吸引力。回購股票還可用於股權激勵,吸引和留住人才,支撐公司長期發展。”田利輝告訴記者。

此外,回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消機構股東減持給股價帶來的部分負面影響。

2023年年底,騰訊南非大股東NaspersLimited通過Prosus控制的MIHInternetHoldingsB.V.持有騰訊股份23.67億股,相比上一年減少了2.1億股,持股比例從2022年年底的26.93%下降到2023年年底的24.96%。

Prosus及Naspers自2022年年中起就擬向各自的公衆股東開啓一項股份回購計劃,因此決定出售騰訊股票以籌集回購所需資金。不過其減持總額呈逐年下降趨勢。

2023年全年,Prosus減持騰訊700億港幣。2024年第二季度,Prosus減持騰訊3740萬股,第三季度減持3160萬股,持騰訊股份的比例在第二季度末爲24.4%,第三季度末爲24.2%。

同樣被外資減持的還有阿里巴巴。

回溯至2024年5月,阿里巴巴發佈的2024財年年度報告中,軟銀的持股比例尚爲14.2%。8月28日,軟銀的持倉比例爲12.45%。

據港交所披露易數據,2024年10月17日,摩根大通減持約5154萬股阿里巴巴,按平均減持股價100.7764港元計,涉資約51.94億港元,所持多頭倉位由此前的8.09%降至7.82%,持股數降爲約15.52億股。

據悉,軟銀曾通過預付遠期合約的方式進一步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這種遠期合約是一種衍生品交易,允許交易雙方在未來某一確定時間以確定價格買賣一定數量的金融資產,從而在不影響阿里巴巴股價的情況下“低調”完成出售計劃。

除了外資減持之外,部分公司高層亦有減持動作。

2024年6月4日至6日,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執行董事林斌連續三個交易日減持1000萬股小米股票,合計套現約合人民幣1.665億元。

此前林斌曾在2019年、2020年有過減持及股份轉售操作,2020年其曾承諾五年不再減持,但此次減持小米集團方面稱是出於公益目的。

林斌曾通過個人社交平臺迴應稱,這次減持是爲了做慈善,以兌現今年4月向母校中山大學捐贈1億元的承諾。

無獨有偶,2024年4月,美團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穆榮均兩次減持共200萬股。9月30日,穆榮均以每股平均171.8055港元的價格減持了200萬股,合計約3.44億港元,減持後持股數量約爲5631萬股。

在股東減持之際,回購對於提振信心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受訪人士告訴記者,回購能夠向市場傳遞出積極的信號。當股東減持引發市場擔憂時,公司進行回購表明對自身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有助於緩解投資者因股東減持帶來的恐慌情緒。

市場回暖,回購潮漸退

年初以來,衆多上市公司紛紛通過回購股份來穩定股價、提升投資者信心。然而,隨着市場環境的改善和股價的回升,回購潮正逐漸消退。

在港股互聯網大廠中,一些公司仍然堅持回購股份,但回購力度和頻率已有所減弱。

阿里巴巴於今年10月17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回購了142萬股,回購價格在12.45美元至12.50美元,總支付金額約爲1768萬美元。

但此次回購的力度顯著低於9月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回暖背景下,企業回購策略的調整。今年9月1日至9月25日期間,阿里巴巴回購次數多達17次,單次最低迴購金額1999萬美元,最高爲5998萬美元。

騰訊的回購力度也大不如前。

今年1月17日至9月24日,騰訊的單筆回購金額幾乎均在10億港元以上。而此後的7筆回購,回購額最高爲7億元,最低逾1億港元。

“10月以來資本市場出現變化,AH股走高而港股回購力度減弱,是因爲市場回暖,估值恢復,企業不再需要大規模回購支撐股價。而且,股價上漲後回購成本提高,公司現金使用效率可能下降,因此減少回購。”田利輝告訴記者。

以小米集團爲例,今年回購價格在12.08港元至18.5港元區間。9月底以來,其股價猛拉至26.2港元/股的高點,截至10月21日報收於24.25港元/股。

美團最近一次港股股份回購發生在今年9月26日,回購價格在142.6港元至143.5港元之間,而它在今年1月10日回購時的價格爲69.6港元至72.85港元。

回購的核心目的之一,在於通過低價買入自家股票來增強市場信心或用於股權激勵,而在股價高位時回購,成本顯著增加,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

田利輝告訴記者,“在這樣的背景下,港股回購潮可能逐步進入尾聲,企業在市場回暖時減少回購,避免過高成本。港股需要保持適度流通股量,增強市場活力,避免流通股不足導致的股價波動性加大。”

但回購作爲一種重要的資本運作手段,其對企業價值、股東利益以及市場信心的影響仍不容忽視。基於此,他建議,港股企業可以考慮其他方式回報股東,如增加派息或資本支出,而不是僅依賴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