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斜」歸正 東基骨科手術改善骨關節變形
潘小姐在3歲時感染小兒麻痹病毒,導致左足踝變形,長期靠腳部外側走路,40餘年來飽受長繭、壓瘡之苦。(臺東基督教醫院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潘小姐在3歲時感染小兒麻痹病毒,導致左足踝嚴重變形。手術完成3個月後,不需柺杖輔助,左腳掌可以着地走路,原來造成疼痛長繭的部位也不再疼痛。(臺東基督教醫院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從沒想過可以這麼正的走路!」潘小姐在3歲時感染小兒麻痹病毒,導致左足踝變形,長期靠腳部外側走路,40餘年來飽受長繭、壓瘡之苦,經臺東基督教醫院骨科進行切骨矯正及肌腱轉移手術,終於改「斜」歸正,「不必再爲買鞋苦惱」,左腳掌也可以着地走路了。
「以爲這輩子就只能這樣!」潘小姐說,她的腳部外側長期受到摩擦,常長繭、壓瘡,沒穿鞋就無法走路,還得選擇軟墊、氣墊、乳膠墊雙層的鞋子,好不容易挑到可穿的鞋,繭的問題依舊困擾。繭硬了,走路會痛,痛到忍無可忍,就得找醫師把繭切除,她曾多次產生壓瘡併發感染,住院接受清創。
潘小姐坦言,年過半百要動這麼複雜的大手術,曾經猶豫再三。術前她訓練左腳踝的活動,術後左腳即可撐着柺杖負重行走,6周後已能順利行走,手術完成3個月後,已不需柺杖輔助,左腳掌可以着地走路,原來造成疼痛長繭的部位也不再疼痛。
吳欣翰醫師表示,潘小姐16歲時接受過距骨下三關節固定術,經過30多年足踝變形,成爲疼痛、長繭主因,只要透過適當的切骨矯正,仍可使腳再度平踩。
吳欣翰醫師指出,神經肌肉疾病常導致骨關節變形,除在臺灣絕跡的小兒麻痹症外,其他頭部外傷、中風、腦性麻痹、周邊神經損傷都是常引起骨關節變形或活動障礙的原因,都可以藉由手術來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