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些行爲,正在扼殺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積極成長,來源於天性的充分釋放。

父母要扮演好園丁的角色,引導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綻放,纔是教育的正解。

作者 | muye

看過這樣一幅漫畫。

父母拿着一把剪刀,親手剪斷了孩子的翅膀。

這對翅膀代表的是孩子的天性,但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作家冰心說: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要尊重、保護兒童的天性和選擇。

想養出獨立自主、陽光健康的孩子,父母這些行爲就別再做了。

孩子在某個特定時期,很多問題上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問出個所以然,決不罷休。

孩子一開始提出問題時,很多父母都能很好的解答。

可當孩子持續追問時,父母就逐漸變得不耐煩,要求孩子閉嘴。

被呵斥的孩子就會立刻閉嘴,一來二去,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慢慢消失了。

父母多一點對孩子好奇心的保護,孩子的成長空間就會更寬闊一些,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可能。

之前,一位清華爸爸被5歲女兒問懵的新聞上了熱搜。

爸爸雖然是清華畢業的高材生,還是經常會被女兒各種古怪的問題問倒。

女兒的很多問題都非常荒誕,想解釋清楚並非易事。

可這位清華爸爸從不敷衍孩子,認真對待女兒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遇到自己也不懂的,他就查閱資料、文獻,然後再用女兒聽得懂的語言告訴她。

面對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絕不能不耐煩。

其次,回答問題要遵循一個原則:知道就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不可敷衍。

遇到不懂或不會的問題時,可以這樣回答孩子:我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去查資料,找出答案好不好?

激發孩子的求知慾、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纔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心理學家劉禾粟分享過一個小故事。

女孩在小學階段各方面都很出色,上初中後成績突然直線下滑,各項能力也不突出了,在班委的競選中還落選了。

回到家,她想跟媽媽訴說自己心中的苦悶。

可她剛說沒幾句,就被母親打斷,還質問她成績怎麼下降了,根本不給女兒把話說完的機會。

這件事以後,女兒慢慢就跟媽媽不親了,即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不告訴媽媽了。

孩子把父母當成了最信任、親近的人,才敞開心扉,吐露心聲。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忽視或否認孩子的情緒,他就會對父母失去信任。

每一個跟父母不親的孩子,都曾絕望過10000次。

教育學家李中瑩說,每個人的一生中,需要面對兩種關係:

一種是和父母的關係,一種是和其他人的關係。而與其他人的關係,其實也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也就是說,孩子只有在家跟父母親近,走出家門,他才能做到跟他人親近。

爲人父母,遇到孩子訴說苦惱時,請耐心傾聽不要打斷他,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親和力。

孩子擁有親和力,未來他纔會擁有好人緣。

下面這些場景,相信很多父母都不陌生:

嫌孩子吃飯慢,就給孩子餵飯;嫌孩子書桌亂糟糟的,就主動幫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學遲到,就幫孩子穿衣服…

你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剝奪了孩子一次鍛鍊、成長的機會。

作家吳雨凌四歲的兒子穿襪子總是很慢,有時候甚至怎麼也穿不上。

可他並沒有蹲下來直接幫兒子穿好襪子,而是一遍遍地演示給他看。

“爸爸再教你一遍,要看看後腳跟在哪裡,然後捲起來,再套上去。”

演示結束,他把襪子捋平,恢復原樣遞給兒子。

三分鐘後,兒子總算胡亂把襪子穿好了,雖然不是很正,好在是穿上了。

用了大半年時間,四歲的兒子已經完全可以自己穿襪子、穿衣服和鞋子了。

孩子的鍛鍊需要一個過程,家長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耐心引導和等待,而不是嫌孩子“幹得慢”“幹不好”選擇包辦代替。

做個“懶”父母,不去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管住嘴、放開手,用引導代替包辦,孩子就會找回自主權,按照自己的節奏行動。

告訴大家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

孩子愛說謊,責任在父母,是他成長的環境出了問題。

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

小男孩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打翻了家裡的花瓶。

父母問起來的時候,男孩勇敢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結果遭到了父母一頓毒打。

後來當他再次打碎花瓶時,他知道說實話會捱打,爲了逃避懲罰,謊稱是家裡的貓撞倒了花瓶。

這一次,父母沒有打他。

這件事讓他明白,說真話是要挨懲罰的,以後做錯了事他便學會了撒謊。

哲學家羅素說:兒童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有的家長,對於孩子過於嚴苛,只要孩子犯錯,就嚴厲批評,甚至怒打孩子。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害怕犯錯,對父母的責罰感到恐懼,繼而開始撒謊。

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這樣一個觀念:

犯了錯誤,就應該受到懲罰,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於主動承認錯誤的孩子,也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

這樣孩子以後犯錯了會積極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會因擔心承認錯誤受到懲罰而選擇隱瞞和欺騙。

博主@齊姐育兒有個朋友脾氣很暴躁,尤其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根本沒有耐心。

有一次,孩子成績不理想,連班裡的平均分都沒達到。

開完家長會回到家,她劈頭蓋臉地指責孩子:你就不是學習的那塊料,不知道腦子裡裝的是什麼。

面對媽媽的指責,孩子無言以對,只能默默流淚。

接下來的日子裡,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的智商不夠?爲什麼別人都能考好,我自己卻考不好?

失去自信心的孩子,後來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差。

這樣的父母,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他們恨鐵不成鋼,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如意時,傷人的話脫口而出。

原本想用這樣的話來激勵孩子,卻深深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

考試沒考好,孩子比父母更難受,父母的責罵無疑是雪上加霜。

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而不是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孩子成績不如意,請用“鼓勵”代替“責罵”。

陪孩子找到考砸的原因,是基礎知識不紮實,還是學習方法不得當?

幫助孩子找到“病症所在”,對症下藥,他纔會在下一次考試時有所進步。

如今,很多父母常常因爲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他們認爲,陪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爲孩子提供優渥的物質條件,別讓孩子吃苦受累。

所以,大多數人都在忙着掙錢,忙着工作,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很少。

但其實再多的金錢,再昂貴的玩具,都比不上父母時刻陪在孩子身邊。

光明網記者曾採訪過一位小學老師——楊老師。

楊老師班上有一個叫小桐的孩子,經常坐在椅子上發呆,也不跟其他同學一起玩,後來被確診爲抑鬱症。

楊老師去家訪才得知,小桐的父母都在北京工作,她是由姥爺姥姥帶大的。

小桐上一次見父母是姥爺去世,父母急匆匆趕回來奔喪。

那幾天,小桐寸步不離地跟在父母身邊,不停地追問:你們還走嗎?

爲了不讓女兒難過,媽媽騙她說,不走了。

可當小桐有一天放學回家後發現,父母已經離開了。

缺少陪伴的小桐,因爲孤獨,漸漸變成了抑鬱症。

得知真相後,媽媽辭去工作,回到家陪伴小桐,女兒的病情才漸漸有所好轉。

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爲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爲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沒有非掙不可的票子,也沒有非去不可的飯局,只有忽然長大的孩子。

無論再忙,也請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感到孤獨。

不要讓“陪伴”這兩個字,成爲你日後的遺憾,成爲孩子心頭永久的傷。

魯迅先生一直遵從“順其自然,尊重孩子天性和意志”的教育原則。

海嬰從小喜歡拆玩具和電器,拆了又裝,裝好再拆,樂此不疲。

面對孩子的“拆家”行爲,魯迅夫婦並不阻攔,由着孩子的性子隨他鬧。

周海嬰在反覆拆卸玩具、電器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後來考入北大物理系無線電專業,成了一名無線電專家。

周國平說:保護孩子的天性,比上名校更重要。

好父母,一定是園丁。

不控制,不改造,只提供孩子生長的土壤,讓他以自己的方式發芽、成長、綻放。

只有被接納、被信任、被尊重,孩子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活出自己的精彩。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