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成門外】本田日產擬合併,抱團是否真能取暖?

中新經緯12月26日電 (宋亞芬)爲了應對競爭力下滑的窘境,日本車企巨頭本田和日產近日宣佈全面啓動經營合併磋商,將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兩家公司將作爲該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實現合併。合併是否能爲本田和日產迎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轉機?

轉型緩慢拖累銷量

近年來,隨着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推進,以燃油車爲主的傳統品牌銷售壓力逐漸加大,本田和日產也不例外。本田汽車2025上半財年財報顯示,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全球銷量爲177.9萬輛,同比下滑8.1%,其中中國市場銷量下滑尤其嚴重,同比下降62.4%。同期,日產汽車全球銷量也小幅下滑1.6%,其中中國市場下降5.4%。

不過,日產其實在電動車領域的佈局很早,早在2009年就發佈了旗下的第一款純電動車NISSAN LEAF,並於2010年實現量產上市,LEAF也曾短暫成爲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明星,然而隨着特斯拉、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入局,漸漸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談及日產在電動車領域的際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日產相當於起個大早,趕個晚集,還是非常可惜的。日產錯失發展良機的原因主要是電動車戰略推進緩慢、產品單一,在運營策略上也存在失誤。”郎學紅舉例說,比如目前日產在全球僅有五款電動汽車在銷,而且日產同樣配置的電動車型售價高於燃油車型,這些因素明顯不利於其電動車型的銷售。

“本田的優勢則在動力系統,也就是發動機,所以在混合動力技術上有一定優勢,但在以‘三電’系統(電動機、動力電池、電控系統)爲主要競爭力的電動汽車時代,本田的優勢就被弱化了。”郎學紅進一步指出,在智能化轉型方面,本田也相對比較滯後,配置未能跟上市場上其他車企的升級進度,導致其地位逐漸被弱化。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本田汽車僅銷售了約1.3萬輛電動汽車,這一數據甚至低於我國很多新勢力車企的月度銷量。

“抱團”能否“取暖”?

從銷量數據可以看出,本田與日產如今的電動汽車銷量與其全球十大車企的地位已明顯不相符。爲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二者很早就開始尋求通過合併進行突破。

在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以合併方式突破市場困局的行爲很常見。郎學紅表示,汽車產業是規模經濟產業,它的前期研發和製造過程中的設備投入等等,都和規模有很大關係,規模越大就越能夠攤薄它在研發和設備製造上的投入,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因此,在每一次市場大調整的時候,比如汽車行業處於蕭條時期時,都會出現一些企業的合併整合和優勝劣汰。

那麼,合併是否真能迅速提升車企的整體競爭力?對此,郎學紅認爲,首先,企業合併肯定能帶來規模效益;其次,企業之間的合併,也有助於他們能夠進入到對方的產品或者區域市場,比如1998年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合併,就有一定的產品互補性;1999年日產和雷諾的聯盟,則是一個跨國聯盟,有助於雙方互相進入對方的市場,幫助企業延伸市場範圍。

不過,這種合併或聯盟的穩定性能持續多久,則充滿不確定性。郎學紅舉例說,戴姆勒-克萊斯勒僅持續了十多年就宣佈拆分了,雷諾和日產的聯盟關係也越來越鬆散,現在基本上是以相對各自獨立的狀態在運營。

因此,郎學紅認爲,車企合併一般只是在特定時期,追求降低成本、擴大市場的選擇,但這種合併會使企業更成功還是失敗,其實很難下一個定論。此外,由於本田和日產都是日本品牌,產品線和產品定位區間也比較接近,所以在藉助對方市場方面幫助不大,目前來看更多是規模效應。

“中國經驗”難以複製

不同於日產的“起大早,趕晚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在幾年間就快速崛起實現了在汽車產業的換道超車,涌現出了比亞迪、理想等一批新能源車企。對於這兩種不同的發展現狀,郎學紅表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很難複製。

郎學紅進一步解釋,一方面,在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下,我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從剛開始的示範應用、不限號,到稅費減免,持續推出鼓勵政策;另一方面由於我國在新能源產業鏈提前佈局,疫情發生的三年,不僅沒有造成我國的供應鏈中斷,反而成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突飛猛進發展的三年,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獲得快速成長壯大的機會,比如製造電動汽車需要用到大量的車規級芯片,因爲疫情導致外部芯片無法供應,而我們中國自己的企業則填補了這個市場機會。再者,在政策推動下,我們國家本身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這樣的市場規模也是全球其他市場無法比擬的。

此外,郎學紅強調,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迭代,伴隨着智能化的同步發展。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產業,而是需要跟智能化交通協同發展,包括路網協同、智能化電網建設等,這同時也促進了充電網絡等智能化建設的快速佈局。“這需要具備極強的資源調動能力,以及自上而下的巨大投資能力,這是其他國家很難做到的,也讓中國企業得到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郎學紅補充說。(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