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振興抵用券還不夠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爆發迄今,疫情並沒有紓緩的跡象。雖然相較於其他國家的疫情,臺灣無論在感染人數及擴散程度均相對較輕;但是部分國家將疫情與政治混爲一談,甚至還將臺灣與中國大陸視爲同一疫區,加諸於防堵臺灣疫情擴散的措施,反而更爲嚴苛且不合理,對臺灣影響因而加深。再加上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防疫行動受到限制,無法取得第一手防疫資訊,造成防疫成本增加連帶也使得臺灣經濟受到衝擊程度擴大。

未來政府將推動爲期一年600億元的第一波紓困方案,目前初步規畫主要將會以折扣優惠,即「振興抵用券」的方式,在指定地區,例如餐飲零售夜市商圈賣場等使用,可視爲「指定使用項目的折扣券」。由於這些均需人與人接觸纔會產生消費,在此次新冠肺炎擴散是首當其衝,有必要提供即時協助。

第一波紓困方案主要是針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產業,刺激消費的短期措施,在性質上與2009年因應金融海嘯,所發放約830億元的消費券不同。消費券視同現金,不限使用用途目的是在刺激總體消費以振興經濟,可以產生明顯的連鎖消費的乘數效果。而振興抵用券則是直接挹助受創較大產業,再加上限定使用用途,再次流通使用的機率較低。雖然衍生的乘數效果較小,但因爲集中使用於特定產業或項目,可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兩者不宜混爲一談。

除了針對直接受衝擊內需型產業,提供必要協助外。由於目前疫情仍未降溫,各產業均已受波及,對全球及臺灣經濟的衝擊會繼續擴大。所以除第一波紓困方案外,未來也應視影響程度,多管齊下推出涵蓋面更廣的措施。

例如由於實體交易減少,網路消費取而代之,對於可能會受到雙重衝擊的百貨、零售及賣場等,提供更多的協助措施。另外也可加速推動數位貿易電子商務,鼓勵網路消費,強化企業數位經營能力,以彌補實體通路所減少消費缺口

由於受疫情影響,未來不確定性高,民間投資力道必然會減緩,有必要加碼部門投資,以降低私部門投資減少的衝擊。另外對於因疫情遭隔離,或是減少工作時數勞工,以優於目前保障勞工權益條件,提供必要的補助,確保可以維持生計,以保障其就業權利

此次新冠肺炎爆發的中國大陸,目前許多企業仍未開工,影響到全球供應鏈;未來企業即使復工,也難以在短期完全恢復產能,可能會帶動全球供應鏈再次重組,影響幅度未必低於美中貿易戰。所以有必要協助在大陸的臺灣企業,協助其分散代工及備援基地,以因應訂單移轉的佈局調整。(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