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性腸道疾病恐致腸癌 5大警訊「貧血、腹痛」當心
▲長期貧腹痛或腹瀉要當心腸道發炎性疾病上身。(圖/記者李佳蓉攝)
你長期貧血、腹痛腹瀉嗎?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上身了。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導致腸道過度及持續性的免疫發炎反應,可分爲「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兩種,其中潰瘍性結腸炎還有可能導致腸癌,因此只要「貧血、發燒 、血便、腹痛和腹瀉」持續3個月以上,就要有所警覺。
臺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翁昭旼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一直以來都在歐美國家比較常見,主要以20-40歲年齡層爲主,東方人以往發生率較低,但臺灣卻在15年(1998-2013年)間上升了26倍,以2001-2015年重大傷病卡患者3806人估算,推估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有22,000人。
目前推測的致病機轉和腸道菌叢、環境因子、免疫因子和遺傳因子有關。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指出,臺灣盛行率快速攀升原因,可能和飲食西化、高脂和高糖食物攝取有關,飲食西化影響了腸道菌叢和免疫力,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上無根治方式。
針對「貧血、發燒 、血便、腹痛和腹瀉」等五大徵兆,吳登強說明,在5大警訊中以「排便習慣」改變最爲明顯,例如想拉卻拉不出的「拉不拉多」族,或是便意來得又急又快,想忍卻止不住腹瀉的「驚急拉」派,一天狂跑十幾次廁所,有時還來不及坐上馬桶,就大便失禁。
▲想拉卻拉不出來或是便意來得又急又快,都是警訊。(圖/記者周宸亙攝)
不只是大便失禁,更慘的是糞水還可能從身體其他器官滲出體外。吳登強指出,如果發炎性腸道疾病沒有妥善治療,小腸會持續發炎、潰爛,甚至肚破腸流,除了必須切除壞死組織之外,一旦爛到哪邊,哪邊就會出問題,例如潰爛部分延伸至膀胱、陰道,糞水就會從尿道或陰道排出體外。
吳登強進一步說明,如果爛至子宮、陰道,則糞水可能從女性私密處排出體外,潰爛部位若觸及皮膚,則會在皮膚表面形成廔管,水便、血便就從廔管滲出來,散出異味,且容易引發感染問題,除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研究還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帕金森氏症、血液科惡性腫瘤等疾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許多。
在傳統手術治療上,患者因腸道組織壞死,只能切除,但就有一名170公分的病患傳統因藥物治療不佳,陸續切除小腸,原本6-7公尺長的腸道,最後竟只剩下60公分,嚴重營養吸收不良,體重只有約40公斤。吳登強指出,目前已有生物製劑、免疫相關藥物可抑制發炎反應,讓淋巴球、白血球不再跑到腸道組織胡亂殘殺自體正常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