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語言專長 孔泉編纂荷漢詞典
中國外交官離開第一線工作崗位後,有人寫回憶錄,有人是利用語言專長編修辭典。1995年首次出版的《現代荷漢詞典》,2020年出版增訂版,這是一本由外交官編纂的荷蘭文與中文雙語詞典,增補8700餘條新詞,全書包含6.7萬個詞條和近10萬條釋義,涵蓋60個行業詞彙,是目前中國最大型的荷漢雙語詞典。
詞典編纂者孔泉,1973年起進入中國外交系統工作,曾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外交部發言人、歐洲司司長、中國駐法國併兼駐摩納哥公國大使等職務,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中新社報導,1973年,年方18的孔泉作爲邊學習邊工作的使館學習員,前往比利時學習弗拉芒語(比利時荷蘭語的舊稱)。當時沒有荷漢詞典,只能通過荷英、荷法詞典來學習,非常費勁。
1976年,孔泉被正式派往中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工作。當時館員的住宅位於滑鐵盧附近,距布魯塞爾十幾公里,地處偏僻,生活單調。21歲孔泉心中燃起壯志:「何不利用這段時間編一本荷漢詞典,填補該領域空白?」
1980到1990年代初,孔泉幾乎付出所有業餘時間,在同事幫助下,完成詞典第三稿的編纂審校工作,並於1995年正式出版。這也是中國第一部荷漢雙語詞典。爲滿足市場需求,《現代荷漢詞典》出了2003年修訂版。
「語言活力源自不斷涌現的新詞彙。近10年來通過年度修訂,歐美國家大詞典都增補了大量新詞條。《現代荷漢詞典》也應與時俱進。」孔泉說,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他利用居家時間,依據荷蘭政府實施的荷蘭語言文字改革,對詞典全部詞條的拼寫和釋義進行覈實更正,並參照荷蘭通用的多部新版辭書,增補使用較多的8700餘條新詞。「新冠病毒流行」、「抗新冠病毒疫苗」、「爲防範新冠病毒採取的措施規定」等新詞條都收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