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13篇SCI論文 浙大女學霸更是科研牛人!

讀研兩年期間,總共發表 SCI 論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申請了3項中國發明專利和3項國際發明專利;參加了華爲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實習,獲評優秀實習生;今年,又斬獲竺可楨獎學金

她就是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高分子材料專業2017級碩士生——連小梅

科研:“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被問及“如何能在衆多的竺可楨獎學金角逐者中脫穎而出”時,她只是笑着說“運氣比較好”。然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那句“運氣比較好”背後的來之不易, 卻是他人所不知的——高分子行業發展飛快,因而科研論文的投稿特別講究時效性,有時候投稿的時間僅僅相差一兩個月,論文的檔次就會相差很多,連小梅的科研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累累科研成果的背後,是“一把把心酸淚”。

連小梅的論文被ANGEW編輯評爲TOP10%且受邀成爲封面論文

那時候她的文章發表得特別不順利,一篇投出去還未有結果,下一篇就開始了工作,那一年,她經歷着幾個任務的輪番“摧殘”。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努力與堅持下,那幾個任務都得到了十足的回報——在兩年研究生的生涯裡,她總共發表SCI 論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文章影響因子均大於10,且均爲ZJU 100期刊,包括國際頂級期刊ANGEW 和AFM 各1篇,JMCA 3篇,總計一作影響因子大於60。

你以爲這就是她的全部?當然不是。

世界”那麼大,她要去看看

竺獎的競爭可謂是高手過招競爭者皆“身懷絕技”,連小梅能夠從中脫穎而出,絕不僅僅靠高質量的科研論文。

實驗室裡,連小梅潛心研究;而在實驗室外,她還參加了華爲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實習,並在實習期間參與了華爲內部的三個研究項目。此外,她還參加了中國材料大會、中國化學會第31屆年會和浙大-拜羅伊特雙邊交流會等會議。

對連小梅來說,這些“瑣事”從來都不是影響科研的“麻煩”。“去參加學術交流活動並不會影響我的科研工作。交流活動一般3-4天,時間較短,如果對科研工作很熟悉,前期準備工作就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事實上,她認爲交流活動也使她瞭解到最前沿的學術發展情況,並且系統地整理了知識,這能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

“在學校做科研一般情況下都是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華爲的研發更加註重團隊的合作,這要求我在關注自己工作的同時,還要關注團隊中其他人的工作,這讓我考慮問題時能夠打開自己的思路。”

“是數學,給予了我更富邏輯思維

或許每個人的生命裡,總有那麼一樣東西,我們爲之付出心血,爲之傾注感情,它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或是一座城。這樣東西對於連小梅而言是——數學。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數學一直是我的強項,可以說,我在數學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吧。”事實上,哪怕到了大學,即便連小梅的專業不是數學,她也還是加入了與數學相關的社團,積極參加數學建模比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今站在竺獎領獎臺上的連小梅也不例外——高考失利,在家人的勸說下選擇了較好就業的專業,最終被湖南大學應用化學專業錄取,她就這樣與熱愛的數學擦肩而過。

很多人在面對失利的時候,會消沉,會遺憾,會想法設法地去彌補。然而,連小梅大概就是那少數“常想一二”的人。數學看上去與她的專業無關,但是數學的思維還是能夠影響她對本專業的研究。“當然會有點遺憾,但是數學仍然是我的強項。它能夠幫助我開拓思維,轉換思考的方式,爲我解決很多科研上的問題提供了思路。”她認爲,學科的交叉應用,能夠更好地發揮特長

“我也無法想象如果當初我選擇了數學,現在會有怎樣的發展。”連小梅說,“但既然我已經選擇了現在的專業,就要將它奮鬥到底!”“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讓她逐漸愛上了化學,而對數學的熱愛仍不斷地影響着她,成爲她前行路上的不竭動力。

青山帳外,黃石岸邊,一捧清冽,幾點熒光煤燈下是新啓的畫布

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向着自己的夢想前行,不被塵世所侵擾,自顧地在自己的畫布上留下用心的一筆。墨跡帶着謙虛與自信,輕盈地暈開來,篤定地探索着未知的世界。

努力,是連小梅身上最大的特點。

——這是她對科研的追尋。

——新的征程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