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週年 歐洲開始正視中國威脅論
國策研究院今天舉辦「俄烏戰爭週年:兩岸與國際大變局」座談會。(楊孟立攝)
俄烏戰爭開打滿一週年,全世界分爲以美國、歐洲爲首的民主自由同盟,以及俄羅斯、中國的威權獨裁陣營。學哲指出,烏克蘭戰爭使得民主國家之間放下分歧,歐洲國家開始注意到中國對歐洲的威脅,中國也成爲破壞歐洲權力平衡現狀的協力者。
國策研究院今天舉辦「俄烏戰爭週年:兩岸與國際大變局」座談會。臺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尹麗喬指出,在烏克蘭戰爭之前,民主陣營本身就存在不少分歧,美、法、德等老牌民主大國對中、俄獨裁強權的態度更是常常曖昧不明,這也給了獨裁國家以收買分化的方式挖民主陣營的牆角。
尹麗喬說,俄烏戰爭鼓勵了民主陣營各國放下利益衝突,先對抗獨裁擴張,同時給予美國機會,將中俄形塑成獨裁陣營連線。中俄一方面維護獨裁體制、侵害人權,另一方面向外擴張破壞國際規則。這使美國的傳統歐洲民主盟邦開始注意到中國對歐洲的威脅,中國也不得已,只能「將計就計」,因此,北京很難拉開與莫斯科的距離,而拜登的「民主陣營」戰略顯得更爲成功。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黎寶文說,中俄戰略合作改變了美國、印太與歐洲國家的威脅認知。對於歐洲國家而言,俄羅斯原本就是首要威脅,中國只是域外威脅或是挑戰,緊要程度有所區別。去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之後,對歐洲國家而言,俄羅斯已不再僅是存在於國家安全概念中的「威脅」,而是明確的「權力平衡現狀破壞者」,而中國作爲俄羅斯的主要支持者,也成爲破壞歐洲權力平衡現狀的協力者、武力襲奪他國領土與屠殺平民的贊同者。
黎寶文指出,中俄的戰略合作下的俄烏衝突,讓印太與歐洲國家重新認知美國作爲區域外平衡者的重要,也提高配合美國全球戰略的意願。比如菲律賓同意讓美國未來使用境內四個軍事基地,或臺灣恢復一年的軍事訓練的兵役制度,這些都是區域國家願意承擔更多防衛或同盟義務,以配合美國對中競爭。
黎寶文說,俄烏衝突的結果將對臺灣安全有所影響,臺灣議題也可能成爲影響全球局勢的變數。對臺灣而言,俄烏衝突若以西方陣營勝利作爲終局,應能降低習近平對臺冒進機率,也將削弱中俄戰略合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