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兩韓對臺啓示
文/萬敏婉 圖/多維TW提供
暌違十多年,兩韓領導人如今終於坐上談判桌,就朝鮮半島的未來發展進行對話;北韓更是從曾經的落後、舉國饑荒的獨裁世襲小國,到如今成爲能同時在中、美強權間行走且遊刃有餘、甚至影響東亞局勢的關鍵國家。
對照在1949年後,進入對立狀態的臺海兩岸情勢,雖已坐上談判桌近30年,不但彼此的關係隨着執政更替而起起落落,臺灣在國際間的位置更是陷入如今在「棋子」和「棋手」間主動性不足的窘境。
對比朝鮮半島和臺海,都面臨着制度差異、意識形態對立,冷戰遺留以及外部勢力的介入與干涉等類似情境,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兩者如今面臨的處境卻是天差地別,到底爲什麼「北韓能,臺灣不能」?在朝鮮半島如今已逐步轉正的和平道路上,金正恩做了些什麼,能讓北韓走到今天這樣讓人無法輕忽的地位,南韓領導人文在寅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能讓原本因核武與薩德(THAAD)議題劍拔弩張的情勢大幅度轉彎。臺灣對此,不但不可不知,甚至也應抽絲剝繭找出關鍵,以作爲臺灣未來能在臺海議題上向前推進的借鑑。
在北韓這一邊首先需關注的,就是金正恩在經濟上的深刻着力。早在金正恩於2010年9月就任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勞動黨中央軍委副委員長,確認爲北韓下一代領導人地位之後,金正恩首次曝光的公開發言,就是在談「糧食比子彈更重要」。當時金正恩表示:「過去可以沒有糧食,但不能沒有子彈,如今是可以沒有子彈,但一定要有糧食。」
因此金正恩上臺後,除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以增進糧食生產外,更進一步發展經濟與商業。2013年5月,北韓推出《經濟開發區法》容許外國公司、個人、經濟團體和僑胞到開發區投資,同年9月,金正恩更進一步重開了父親金正日遺訓中要求關閉的「開城工業區」,還一口氣建立了13個經濟開發區,表現出要把發展經濟放在重要地位的態度。
此外,金正恩也頻繁視察北韓的經濟生產,並要求各工廠、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造,實現生產自動化、無人化,打造出基於北韓自身國力、技術與原料的經濟生產主力。
大力發展經濟民生下,首都平壤如今已呈現新貌。商店、餐廳數量增加,店內有越來越多的「國產」商品。水上游樂場、射擊館、保齡球館、騎馬場等娛樂場所不但數量增加,人氣也更旺,顯見北韓人民生活的改善,從過去的難以溫飽到如今可享娛樂。
北韓人民有了得以溫飽的糧食與國產物資供應,面對險惡的國際環境也不至於因禁運和封鎖,陷入民生凋敝、經濟崩潰的狀態,或者重新回到1994年至1998年因蘇聯解體與北京停止援助,導致糧食與肥料外援斷絕而引發大饑荒的慘況。
人民的正常經濟生活獲得維持,不但對「金氏政權」的安全性營造了內部保障,更進一步讓金正恩有能力、有財力抵抗國際壓力,繼續推進核武與飛彈的發展測試。而核武的發展則讓北韓被國際社會重視,從而取得區域甚至是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
有了經濟實力纔有自立的能力,而身爲外向型經濟體的臺灣,當前出口佔GDP比例已超過六成,而出口約四成皆集中在中國大陸。經濟如此高度依賴中國大陸的情況下,臺灣近年來卻因社會意識形態上的抗拒與對立,以及領導團隊的政策方向,導致兩岸關係陷入冰凍,連帶影響臺灣經濟發展,甚至使得臺灣錯失部分先機。
例如兩岸曾完成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當時馬英九政府未能妥善處理民衆對兩岸經貿合作會否涉及經濟操控的疑慮,更未能讓人民對政策所帶來的利益「有感」,從而引發了2014的太陽花學運,服貿協議因此持續擱置。然而在2018年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大陸宣佈對全球大幅度開放自身金融業,開放的內容與兩岸服貿協議多有重疊,亦即臺灣喪失了原本可取得的先機,必須進入全球格局的流血競爭。反觀北韓,金正恩爲發展自身經濟,意志之堅持、身段之柔軟,不陷入意識形態或面子之爭,反而懂得開啓經濟改革,發掘「市場」在北韓經濟中的角色。
而對臺灣來說,在當前國際經貿分工局勢未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發展經濟無法繞過中國大陸。因此,臺灣須學習放下意識形態上無謂的爭執與堅持,在不與中國大陸衝突的情況下,爲自身經濟爭取更多發展的空間與時間,並藉由這爭取來的時間與空間,進一步提升臺灣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掌握更多關鍵技術,纔有可能在未來減低「受制於人」的程度,「自立」後「自強」掌控更多的影響力,才能擁有更多的話語空間。
做有自主性的「棋手」
除了自身經濟的鞏固,讓北韓能無懼國際制裁自己「站起來」之外,金正恩更是聰明地利用自己特殊的地緣政治角色,進一步推動有利於北韓長遠利益的政綱,爲北韓當局的安全與持續爭取「外部確保」。
因此儘管金正恩上臺後一改父親金正日的「熱切擁抱」姿態,對中國大陸「擺了臭臉」,但洞悉中美顧慮的北韓,仍能借由中國大陸對北韓政府崩潰的忌憚,持續不斷地發展確保自己安全的核武和洲際彈道飛彈,並利用中、俄有償與無償的原油、糧食、海鮮、服務等貿易,維持國家正常運轉。
另一方面對於「宿敵」美國,金正恩雖持續發展核武並對美高喊「整個美國都在我方核武射程範圍內」,還強調「核按鈕一直在我桌上」,但同時也把握住契機,選擇在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重開「紐約管道」(New York channel)與美方進行私下溝通。
透過手中籌碼與「檯面上下」差別性溝通,金正恩得以讓兩強權都能對自己保持「能談」的期待,從而獲取對話彈性。此同時,也讓北韓無須在中美間「選邊站」,反而能在兩強中間,隨時根據自己的利益調整態度,藉以利用對方達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讓政權獲得安全維持下去的最大外部保障。而在過去一個月內,我們更看到平壤主動放棄手中「籌碼」,在談判前宣佈不再舉行核試,不以美軍撤離南韓爲前提,這些都是北韓爲了促成「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國際環境」而做出的適時讓步。
38度線以南,南韓的文在寅也在上臺後,一方面重申部署薩德「只爲防禦」,並親自訪華修補與中國大陸關係,一方面延後並縮減美韓軍演的時間與規模,與美方拉開距離,調節南韓與中美強權間的關係,避免過度傾斜。
相對於兩韓的做法,臺灣卻在民進黨上臺後持續向美日一面倒,不但引來中國大陸持續收緊臺灣的國際空間,更重要的是臺灣這種「靠緊美國」的態度,相對縮減了臺灣自身能在國際運作的空間與自主性。
臺灣與美國間,雖然確實存在着民主價值等共同利益,但臺灣也須認知,美國當局對臺灣所抱持「間接影響、探測中國大陸態度」的利用關係。所以美方會一面在國務院官網上撤下中華民國國旗讓臺灣備感孤立,一面卻又透過國會推出《臺灣旅行法》拉近與臺灣關係。
在美方態度並非一致的情況下,臺灣若欲透過與美國的關係爲自己爭取到最大利益,保持與美方交往的彈性,爭取美方支持的同時,也應維繫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讓自己能在中美之間取得一定空間,避免被強權綁架或操控,甚至能在區域間主動拋出議題,維持臺灣的自主性與主動性,才能避免衝突,實際維持臺海和平。
能無懼爭議 纔有和平曙光
回顧此番朝鮮半島和平路線的主要推手,不可否認「首功」歸於南韓總統文在寅。
作爲脫北者之子,文在寅無懼外界放大鏡檢視的目光,在去年初競選期間,便公開強調與北韓重新修復關係的重要性,並高喊:「我們必須與他(金正恩)溝通」。而面對南韓保守派「爲日益好戰的北韓壯膽,削弱國際對北韓製裁」的強烈抨擊聲音,文在寅則以「即使金正恩是不明事理的領導人,我們還是必須接受他統治北韓的事實」的堅定態度迴應之。
就是這種務實且直面問題的態度、有勇氣抵抗外界壓力的做法,纔是讓文在寅得以在當初僅41%的「低」得票率險勝取得總統大位,且所隸屬的民主黨並未取得國會過半席位下,仍能力排衆議,推進歷史性的「文金會」,爲朝鮮半島永久和平帶來曙光的「關鍵素質」,乃至能夠獲得當下長期保持60%以上的民意支持率。
相對而言,臺灣總統雖然也是民選出身,卻把太多力量放在選舉算計而非治國發展,對國際政治局勢缺乏透徹的認識和長遠未來規劃,若再加上總統本人力求減少紛爭、各方利益均衡的「搓湯圓式」性格,恐難出現有足夠魄力和擔當、敢於開創新局的領導者,可惜的是,這偏偏就是當前臺海局勢中不可或缺的領導人特質。
臺灣若有意扭轉當前僵局,一個能夠揹負壓力與責任的領導人,以及與之相副的社會聲浪,實爲必須。而留給臺灣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臺海恐成唯一壓力點
當前在東亞的區域安全上,中國大陸最爲關注的衝突點包括南海、朝鮮半島以及臺海問題。其中曾經一時鬧得沸沸揚揚的南海議題,隨着2016年南海仲裁案落幕,以及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與中國大陸交好而平爭止息。
至於朝鮮半島紛爭,一旦能在當前兩韓領導人積極推進的和談氣氛,以及北韓對美方與國際社會所表現的棄核意願下得到解決,臺海議題將成爲中國大陸在東亞區域安全策略上的唯一焦點,對臺灣的壓力也必然上升。
儘管臺灣對於朝鮮半島議題並無着力點,仍是不能輕忽,因爲朝鮮半島問題的情勢演變,恐將隨時牽動臺海問題的壓力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