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百億量化私募:有贖回壓力,但無大規模清盤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4年1月,“雪球”產品大量敲入,導致中小市值股票被拋售,一些風格偏中小票的量化策略回撤嚴重。

量化巨頭靈均投資砸盤被公開譴責,滬深交易所2月20日晚間發文,釋放量化強監管信號。會不會帶來大面積量化產品贖回潮?

2月20日,“多家頭部量化私募DMA鉅虧、產品遭贖回”的消息在量化圈流傳。對此,多家百億量化私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輪極端行情,指增、多空、中性會受到影響,贖回方面會有一定壓力,各家公司不太一樣,但無大規模清盤。

還有頭部量化私募表示,贖回沒有大的變化,還是很穩定。

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監管

量化巨頭靈均投資開市瘋狂砸盤被重罰,這是管理層加強量化交易監管的信號。

2月20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分別發佈了《量化交易報告制度平穩落地》公告,將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監管安排,包括明確“先報告、後交易”的准入安排,健全差異化收費機制,加強異常交易和異常報撤單行爲監管,加強對槓桿類量化產品的監測,強化期現貨聯動監管。

此外,“多家頭部量化私募DMA鉅虧、產品遭贖回”的消息2月20日也在量化圈流傳。有投資者擔心,這樣會不會導致量化基金大面積贖回?

記者注意到,靈均投資被公開譴責後,有市場人士在朋友圈表示:“現在靈均投資的客戶羣炸羣了,擔心投資者贖回。”對此,靈均投資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於公司客戶羣炸羣一事,我們公司受到處罰,客戶懷疑也很正常。”

“如果因爲量化強監管導致客戶贖回基金,量化也只有被動減倉,這些都會給市場造成壓力。”有私募人士認爲,量化贖回可能是從微盤股遭遇流動性危機開始,量化產品淨值回撤,產品業績大跌,引發投資者贖回,之後基金不得不砍倉,最後投資者再贖回。

有量化私募人士表示,這次微盤股的流動性危機,導致一些中小票的量化策略產品淨值大面積回撤,有的產品一週回撤就抹去了近兩年的收益,規模也出現縮水,甚至有部分產品遭遇了贖回壓力。

上海一百億量化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這一輪極端行情,指增、多空、中性會受到一定影響。目前還沒有具體統計贖回數據,不過有一定壓力,各家公司不太一樣,可能也要看具體的產品設置和條款。指增策略贖回可能比較多,Beta+Alpha同時回撤,2023年很多指增產品業績好的都做了微盤股暴露。

對於“大面積贖回”的消息,也有機構持不同觀點。有頭部量化私募表示,贖回沒有大的變化,還是很穩定,也沒有做任何一筆DMA業務。

還有百億量化私募人士表示:“我們都是三年期鎖定期,大部分還沒有到期。”

上海一頂級量化私募人士則告訴記者,目前像這種平層產品,沒有槓桿,就等淨值修復,客戶現在虧錢不太會贖回。如果真正要贖回,一定是失去信心纔會贖回。現在客戶不想聽淨值回撤的原因,更多的是想知道淨值什麼時候修復。比如“我們旗下的股票量化多頭,近3天(淨值)已經修復了十幾點”。

部分指增產品風格漂移

2023年,不少私募機構爲追求更高的阿爾法,開始向小市值風格聚集。2024年以來,市場風格突然轉換,高股息率爲代表的板塊表現突出,中小市值爲代表的成長股陷入陰跌。在這樣的背景下,量化機構指數增強產品業績遭遇極大考驗。

尤其是年初,“雪球”產品大規模敲入,導致中小市值股票被拋售,一些風格漂移、偏中小票的量化策略回撤嚴重。由於微盤股遭遇流動性危機,導致部分量化的DMA產品被追保,被迫減倉甚至穿倉被強平,造成了量化行業的恐慌和擠兌。

據記者瞭解,有部分量化機構的指增產品風格漂移明顯,尤其是目前部分量化指增都推崇所謂的“空氣指增”。排排網財富告訴記者,“空氣指增”是可以理解爲“寬鬆”版指數增強策略,其採取量化方式在全市場範圍內進行選股操作,不會跟蹤任何指數,因此也不會受到任何指數成分股、行業、市值等條件約束。相比傳統的指數增強策略更加靈活。

厚石天成投資創始人侯延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受挫的量化指增及中性策略,大部分集中在小微盤選股策略,本來指數增強應該對標的是中證500、中證1000或滬深300等指數,但上述指數涵蓋的股票標的很難做出超額收益,所以很多量化機構放鬆了風控,策略產生了漂移,集中到了小盤股、微盤股領域,這些股票流動性差,風險來臨時產生了“踩踏”。

隨着市場反彈,當流動性危機解除,這個階段只要產品不是因爲爆倉、觸及止損線等原因被動終止運作,且不人爲干預量化模型,最終超額將會在一定時期內修復,淨值也自然得到修復。

有百億量化人士指出:“節前護盤資金入場,這周基金都開始反彈了。”如果客戶這個時候贖回,就會直接錯過反彈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