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確保糧食安全】晉祠水稻喜豐收

來源:山西日報

連日來,太原市晉源區3000多畝晉祠水稻喜獲豐收,稻農們加緊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11月10日一大早,晉祠鎮稻田公園就熱鬧了起來。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紅白相間的收割機在稻田中穿梭不停,將沉甸甸的稻穗捲入機器中,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不一會兒,收割機的穀倉就裝滿了金黃的稻穀,隨後被轉運到一旁的運輸車上。

伴隨着機器的轟鳴,圍田測產同時進行。稻田公園農業中心專家和工作人員選定新引進的天龍粳12號稻田進行測產,收割機按照指揮精準地收割了固定區域內的水稻。“稻穀含水率23%。”水分測量儀精準地讀出機械脫谷後的稻穀含水率。“這個含水率高於標準,要經過晾曬,只有達到12%—15%的標準纔可裝袋入庫。”工作人員殷燕峰說。經推算得知,該品種畝產可達1407斤,這個數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

“這次共種植了30多畝天龍粳12號,其生長週期短、產量高、病蟲害少,特別是口感好。”稻田公園農業負責人張慧平介紹道,今年稻田公園共引進13個水稻品種,400畝的稻田平均畝產約爲1000斤。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晉祠水稻有着3300年的種植歷史,稻田公園通過培養新品種、推廣新技術、使用有機肥等措施,從播種、施肥、病蟲害防治到田間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實現水稻的增產增收。

近年來,晉源區全面實施晉祠大米產業提升振興計劃,按照“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集約化經營、品牌化打造”的思路,通過選育良種、培育良田、施用良肥、推行良法,爲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還在水稻育秧和有機肥施用方面給予了補貼,通過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全區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晉祠大米產業發展駛入現代化、集約化、標準化、特色化快速發展軌道。”晉源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志鵬說。

丁園 楊潤德 韓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