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連鎖咖啡跨足書店第一人 路易莎:書店倒閉潮我更要做!
▲本土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創辦人黃銘賢,在全臺數十家門市立起書架,推廣閱讀文化。▼(圖/記者季相儒攝)
成立三十四個年頭的金石堂城中店,即將在本週日熄燈,而所在的重慶南路書街,已變身商旅一條街,傳統書店一家一家倒,但本土第二大連鎖咖啡路易莎卻逆勢開起書店,目前已有數十家店將書香結合咖啡香,是全臺第一家連鎖咖啡業跨足書店經營,究竟有何盤算?
走進北市民權西路的路易莎二樓,《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的新書映入眼簾,吸引喜愛閱讀的人們駐足。架上將近千本的回頭書,陣仗讓人以爲是在小型書店,這其實是路易莎最新的「圖書館門市」,架上的書可看可買,創辦人黃銘賢還捐書給家扶中心,透過「閱讀」結更多善緣。
問及開設書店的起心動念,笑得像個大男孩的黃銘賢坦言,小時候不喜歡念教科書,成績也不是世俗認定的好學生,但媽媽總是帶着他到位在板橋的天才書局看故事書。
「我不喜歡背教科書和考試,但很喜歡看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黃銘賢說,從故事裡他學會和自己對話,美好的閱讀經驗,啓蒙了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形塑了他日後不以世俗標準做事的特質。
人手一機改變了國人的閱讀習慣,依據信義資產調查,短短四年內,國內書店已經收掉一百五十一家。黃銘賢發現,小時候和媽媽上書局的經驗,在下一代身上恐怕將逐漸消失,有三個小孩的他,決定放下座位週轉率及坪效的經營思惟,乾脆在店裡立起書架,將上千本書擺好擺滿,要讓人重回手捧書本的閱讀時光。
▲路易莎民權西店推出「以書換包」活動,消費者可以一本兒童圖書兌換一份咖啡濾掛包,讓家扶中心的兒童們,能夠藉由閱讀一探世界的美好◦▼(圖/記者季相儒攝)
「我期待客人坐下來好好閱讀,找到感動的一瞬間,」黃銘賢說,他從義大利的考察之旅中發現,在義大利米蘭教堂旁,有間歷史近二百五十年的書店,因爲人潮衆多,周邊彙集了不少咖啡、餐飲店,但咖啡、餐飲店已易主多次,唯有書店屹立不搖。
「書店是種文化的象徵,代表義大利人重視傳統、也是文化的延續。」受到啓發的黃銘賢說,當時他也正在思索路易莎轉型的路子該怎麼走,義大利書店和咖啡店的營運模式,正好給了他靈感。
但賣書的毛利很低,又和重視座位週轉率及坪效的餐飲業經營邏輯相沖突,黃銘賢坦言,在內部討論時曾經遭到質疑,但他認爲,這將爲路易莎帶來品牌價值,「不是多擺幾張桌子、多賣幾杯咖啡,可以比擬的,」就算書店一家家關門,要犧牲部分獲利,他仍要做。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黃銘賢選擇了相對平衡的路子,以店中店的形式,劃出部分店面作爲閱讀空間。
例如,民權西路店原本是間歷史超過六十年的老房子,空間夠大,在規劃之初就決定以圖書館爲概念來設計,同時與時報出版合作,由出版社幫忙選書,每月新書也在此上架,提供消費者免費閱讀,藉以「提升路易莎的座位價值。」
▲路易莎將書香結合咖啡香,打造圖書館概念的門市,讓消費者透過閱讀和自己對話。▼(圖/記者季相儒攝)
從事設計業的陳先生表示,路易莎開書店是個很勇敢的嘗試,因爲賣書的毛利很低,對想買書的族羣來說,也不見得是首選,但他以國外的咖啡店爲例,不光是消費的場域,而更是文化的場域,樂見路易莎將書香與咖啡香結合。
「咖啡店有個看書的角落,絕對是加分的,」陳先生說,他並建議路易莎能從賣書,進階到「品書」,可針對現今的熱門議題推薦書單,或是邀請作家到店舉辦小型讀書會,可望爲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力量。
近年,路易莎大舉展店,目前全臺已有超過三百間門市,去年營收超過十七億元,而今年光是前五個月累計營收已達十九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表現,黃銘賢表示,這是「品牌力」創造的綜效,而讓書店進駐咖啡店,也是打造品牌力的一環。
「現代的科技太發達,想找回小時候在書局,讀故事的感動。」黃銘賢說,路易莎的品牌發展策略,分爲建立「品牌認同」、「品牌溫度」及「品牌感動」三個階段,率同業之先結合書店營運,就是要建立品牌感動度,將路易莎打造成最有華人文化的咖啡品牌。
▲路易莎創辦人黃銘賢(中),希望透過閱讀,將路易莎打造爲最有華人文化的咖啡連鎖品牌。▼(圖/記者季相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