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比亞迪來了華爲人,引入新考覈提人效,全員“開考”

三年時間,比亞迪從28萬人,急速擴張爲一個擁有70萬人的超級大廠。

龐大的人力,輔佐比亞迪迅速成長,年銷量從74萬輛躍升至302萬輛。但與此同時,人效問題也日漸顯露。爲了用好每一分人力,比亞迪向華爲學習,引入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這家藉助新賽道崛起的老牌車企,正在萌發新的變化。

文 |魏冰

編輯 |李歡歡

運營 |土豆

學習華爲,推行“學科制”

爲了高效管理日益龐大的組織機構,比亞迪正在努力學習“馭人之術”。

近日,每人Auto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比亞迪規劃院引入了一位華爲系HR人才,加盟規劃院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層。在比亞迪內部,這位新來的HR領導非常神秘,幾乎沒人知道其真實姓名,有接近比亞迪的人士猜測,這或許與競業協議有關。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這位來自華爲的HR領導已經在比亞迪規劃院開始推行華爲的學科制。所謂學科制,即一種員工從業資格認證制度,比亞迪的學科制分爲一類學科和二類學科,一類學科以運營、銷售、研發等工作崗位來劃分,二類學科是在一類學科下設置更爲細分的內容,劃分好學科標籤後,根據不同職級,對全體員工進行資格評定,所有在崗員工都需要通過考覈,才能繼續開展工作。

爲了推行學科制,比亞迪組織了一批相關專家來制定不同部門的考覈規則。據瞭解,學科制正在規劃院按部門推行,目前,第一批獲得資格認證的人員名單已經公佈。

▲ 部門考覈。圖 / 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比亞迪規劃院的口號已經從“比學趕幫超”變成“比學趕幫勝”,有比亞迪員工向每人Auto解釋,這裡的“勝”是“優勝劣汰”的“勝”。畢竟,在新能源賽道,比亞迪已經站在了世界第一的高度。

除了引進學科制,規劃院近期對紀律方面的考覈也趨向嚴格。有接近比亞迪的人士向每人Auto透露,目前,每個部門每個月都會產生一批“待改進人員”名單,以此來敦促員工進步。此前,“待改進”一般由當月離職員工或者部門員工輪流來背,但現在,比亞迪已經明確不允許離職員工背“待改進”名額。

上班時間玩手機、未按規定時間打卡、不穿工服等行爲,正在被“時時刻刻監控着”,有網友曾表示“100多人的工位裝了20多個攝像頭”。上述知情人士稱,如果有員工被監測到存在上述情況,會被內部通報處分並扣除相應績效獎金。

加強管理的同時,比亞迪對企業文化的宣傳頻率明顯提升。據上述人士透露,近期比亞迪經常組織員工學習企業文化並且分享學習感受。

▲ 員工之間分享學習感受。圖 / 視覺中國

其實,在汽車圈,比亞迪並不是第一個效仿華爲的車企。2021年,理想曾引入華爲的IPD體系(即集成產品開發,是一種產品創新與研發管理體系),通過建立產品事業羣,鏈接產品生產的每一環,讓每個單品都像獨立的系統一樣運營。

2022年1月,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內部進行了一次分享,解釋了爲什麼學華爲、爲什麼用IPD。2022年底,李想在內部信中再次肯定了引入IPD的價值,“如果說理想ONE的成功是一個偶然,IPD則幫助我們的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產品都成爲了爆品”。

據晚點Auto報道,爲了學習華爲,李想要求各個部門的高管每人讀十本以上關於華爲的書。

曾擔任一汽解放董事長的胡漢傑也曾透露,2015-2016年,一汽解放曾三次組織管理人員實地對標交流,向華爲學習流程化組織建設。

管理70萬人,是個難題

比亞迪正在成爲一個超級大廠。

一位於2020年前後入職比亞迪的員工告訴每人Auto,2021年是一個很清晰的時間節點,從那年開始,能很明顯地感受到比亞迪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團隊的規模大約擴充了一倍,2022年人數又翻了一番”。三年時間,這位員工所在的部門從個位數膨脹到數十人,擴張了七倍。

單個部門的擴張只是一個縮影。根據比亞迪披露的2023年財報,至2023年底,比亞迪的員工總數已經達到70萬人,2023年新增招聘13.3萬人。

▲ 比亞迪電池生產基地。圖 / 視覺中國

作爲對比,同樣身處自主車企頭部梯隊的長城汽車,2023年在職員工總數爲8.2萬人,大約是比亞迪的九分之一。同一時期,蔚來有2.7萬人,小鵬是1.3萬人,2023年瘋狂擴招的理想也不過3.1萬人。蔚小理相加,也只相當於比亞迪的十分之一。

隨着銷量不斷攀升,比亞迪也逐漸成爲應屆畢業生心目中的香餑餑。有消息稱,在去年的一場秋招中,比亞迪在一天之內收到了12萬份簡歷。

今年,比亞迪同樣招收了一大批應屆生,但煩惱也隨之而來。一位研發人員吐槽,“看着人多,其實全是應屆生,缺少社招的技術高手,所以人多產出卻不高”。

規模急劇膨脹,尤其是涌入一大批像“白紙”一樣的應屆生,如何管理70萬人,高效利用每一分人力,便成爲比亞迪面臨的新課題。

▲ 應屆畢業生涌入職場。圖 / 視覺中國

一直以來,比亞迪信奉“人海戰術”。早期,在比亞迪有一個 “301” 理念,即用 300% 的工程師去獲得 1% 的技術領先。這套理念幫助比亞迪在早期積累了一定規模的技術魚池。

隨着銷量規模不斷擴大,“人海戰術”的弊端也逐漸顯現,越來越多人質疑,比亞迪的人效太低了。

特斯拉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其全球員工總數約爲14萬人,年產180.9萬輛車,平均每人產13輛,而比亞迪去年70萬人共生產302萬輛車,平均每人只產4輛。雙方的效率差距確實不小。

▲ 比亞迪工廠生產線。圖 / 比亞迪汽車官方

如今比亞迪的思路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效仿華爲,引入學科制,正是爲了提升“人效”。

管理層面發生的一些變化,也可以看出,比亞迪正在試圖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畢竟只有認知統一,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更大的價值。

文章爲每人Auto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