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K總、聽泉鑑寶接連停播,火的太快,連自己都害怕了
千萬粉絲網紅K總停播
現在的網紅,是越來越不好混了。繼聽泉鑑寶宣佈停播後,不少人的網絡電子榨菜“K總”直播間也停播了。
事情是這樣的,10月13日晚,在抖音擁有超過千萬粉絲的網紅主播“K總”,在直播打PK時疑似被惡意舉報,大小賬號遭遇三連封。
後續“K總”發佈了這樣一條動態:“最近有多個小羣,一開播他們就舉報,每個羣大概500人”“我決定沉澱沉澱!!休息休息,等我回來”。
圖源:抖音
按照“K總”的意思,他接下來要停播一段時間,具體停播多久暫時還無法確認。
在事情發生的第二天,“K總停播”的話題衝上熱搜,激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
有人表示,“有些人就是見不得別人這麼有流量了”“現在風向不利於他,停播避風頭罷了”“讓他沉澱一段時間吧,太搞心態了”……
也有人表示,“第一次刷到是退網,第二次是抑鬱,第三次是停播,這真的不是炒作嗎”“按照定律很快就回來了,捨不得互聯網這碗飯”“這些網紅天天上熱搜,無語住了”……
可以看到,網友對於“K總”停播的原因進行了諸多猜測,主要形成了兩大陣營:一派認爲“K總”最近流量很大,可能是被搞了;另一派則認爲“K總”最近熱搜上得太勤了,有故意炒作之嫌。
客觀而言,這兩種觀點均各有其合理性,目前很難斷定哪一種更貼近事實真相。但可以明確的是,“K總”停播早有端倪。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早在一個多月前,“K總”就已公開表示,自己極有可能會退網。
當時,“K總”微博號@北木山海k發佈了一段意味深長的文字:我一片赤誠 但是赤誠沒用,並附上了幾張聊天記錄的截圖。
圖源:抖音
通過梳理聊天記錄的內容,可以發現,“K總”其實是想表達,自己因拒絕了資本的要求,導致自己一手帶火的品牌,比如鮮花餅攬月芳等,遭到了惡意舉報,並因此蒙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在後續的直播中,“K總”進一步補充,稱自己在走紅一週後,有人找到他,並提出要將他打造成頂流,或是藉助他的流量入駐平臺,但因爲他拒絕了,對方開始威脅他和他的家人。
那個時候,“K總”就表示自己可能再幹兩個月就退網。
而就在前幾日,“K總”在微博上公開了自己的病歷單,透露自己患有焦慮症和抑鬱症。
不過,此舉引發了不少爭議,不少人質疑“K總”是在賣慘、博取同情。
很快,在直播中,他明確否認了這一點,強調自己絕對不是“賣慘裝可憐”,焦慮症和抑鬱症以前就有了,不是今年纔有,自己去年就因爲這個病停播了三四個月左右。
由此可見,“K總”如今選擇停播,是出於多方面因素的慎重考量,而非一時衝動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在這幾日,另一位在近期爆火的網紅主播“聽泉鑑寶”因其抖音賬號認證爲北京大學而陷入了學歷爭議,引起了廣泛關注。
對此,“聽泉鑑寶”公開呼籲網友不要過度神化他,強調其互聯網身份是網友給的。隨後,在10月9日,“聽泉鑑寶”宣佈將暫停直播一週。
圖源:抖音
作爲當前抖音當前最火的兩位網紅主播,“聽泉鑑寶”與“K總”相繼宣佈停播,顯然與他們近期熱度急劇上升有着緊密的關聯。
人紅是非多,無論是“聽泉鑑寶”還是“K總”,目前都置身於巨大的關注和爭議之中,停播或許是他們應對這一局面最有效的辦法。
網紅的出圈方式,逐漸抽象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兩年的網紅主播紅得越來越快,出圈方式也越來越抽象。
遠的不說,就說“K總”和“聽泉鑑寶”,簡直是這一說法的真實寫照。
先說“K總”,他最初走紅,源於在直播間中採取的獨特策略——在直播間“PUA”品牌幫自己打榜。他那獨特的廣西口音,加之辨識度極高的公鴨嗓,讓人一聽便記住了。
同時,“K總”那坦蕩直接的“貪財”態度,以及一系列搞笑風趣的話術,如“我來要飯了,家人們”“把沒用的錢花在有用的人身上”“做兄弟在心中,有事電話打不通”等,這些都讓他的直播間顯得更鬆弛和歡樂。
就這樣,“K總”獲得了“先天帶貨聖體”的稱號,直播間人氣飆升。特別是在8月14日,他的單場直播觀看人次首次邁過百萬大關,粉絲數量也從8月15日的180.1萬激增至1679.5萬。
圖源:抖音
可以說,“K總”能在兩個月內漲粉1500萬左右,正是因爲他通過玩抽象和搞笑,把一羣喜歡看熱鬧的網友,以及一衆愛蹭取流量的品牌吸引到了自己的直播間,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傳播效果。
再來看“聽泉鑑寶”,他的走紅軌跡,其實與“K總”有着諸多相似之處。
在他的直播間,你會經常看見他鑑定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包括被希波利特星人偷襲的迪迦奧特曼、哈哈大笑的彌勒佛、長得跟馬里奧一樣的佛祖等。
在直播中,“聽泉鑑寶”憑藉標誌性的皺眉表情和獨特的直播間黑話,加之其粉絲羣體的極高配合度,整個直播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抽象,這使其迅速贏得了廣大用戶的喜愛,僅用半年時間漲粉2000萬。
圖源:抖音
從這兩個案例觀察,網紅主播若想成功出圈,採用更爲獨特且富有“抽象感”的直播方式,似乎已成爲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
“K總”也好,“聽泉鑑寶”也罷,置身內容爲王的時代,他們同樣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憑藉真正有趣且富有吸引力的內容,才能贏得關注與認可。
網紅主播,必須堅守底線
“審判”一詞近年來頻繁出現,尤其針對網紅、主播等公衆人物,使用的頻率更是相當高。大衆對網紅、主播的要求與評判愈發嚴苛。
尤其在今年,隨着小楊哥、東北雨姐等大主播相繼遭遇信任危機後,直播帶貨領域的吸引力正逐漸減弱,這一趨勢愈發明顯。
打開各大社交平臺,搜索網紅、主播等關鍵詞,映入眼簾的盡是質疑與否定。
衆多網友紛紛發聲,言辭激烈地指出直播帶貨行業已經亂象叢生,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虛假宣傳,到主播行爲失範、缺乏職業道德,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他們擔心,若再不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治,不僅消費者的權益將難以保障,整個行業的信譽也將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可能引發更廣泛的行業信任危機。
但一直以來,各大平臺都有積極採取整改措施,並不存在袖手旁觀的情況。
例如,今年5月,騰訊、抖音、快手、微博、b站、小紅書等平臺發佈不良价值導向內容專項治理公告,針對近期網絡上出現的“奢靡浪費”“炫富拜金”等問題,均表示將採取從嚴打擊的態度和措施。
近期,抖音安全中心也發佈了《抖音關於打擊“非法薦股”等非法證券活動的處罰公告》,以及《內容作弊:錄播&掛機直播 實施細則》等治理規則。
但即便如此,面對不斷涌現的亂象,平臺難以迅速根治,也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耐心來應對。
在此期間,網紅主播更應主動加強自律,提高專業水準,或許只有這樣,才能降低被外界審判和扒皮的頻率,實現健康長久發展。
作者 | 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