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新紀錄種「酒桶冠耳螺」 在金門現蹤
▲臺灣新紀錄種酒桶冠耳螺之生態照。(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
金門許多物種都相當具有特色,除了一般較爲熟悉的夫妻魚(鱟)、水瀨、金門蟒及慄喉蜂虎,也蘊藏許多不熟悉或未知生物資源。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調查團隊於金門金沙溪、塘頭和金門國家公園境內之北山海堤沿岸河口發現臺灣及大陸沿海過去從未記錄過之酒桶冠耳螺Cassidula (Cassidulta) doliolum (Petit, 1843).。►►►點這裡看更多酒桶冠耳螺之生態照。
金門國家公園爲了深入瞭解金門沿岸的生物多樣性,自2013年開始委託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博士邱鬱文率領研究團隊,對金門之沿海及河口水域進行水生動物調查。
研究團隊於本月初在北山海堤沿岸進行調查時,發現這隻未曾紀錄過的物種,標本經由國家公園同意後帶回海生館進行文獻資料比對及進一步鑑定確認,檢驗外殼及形態特徵後,確認是酒桶冠耳螺,清查過去研究曾經發表的紀錄中並未在臺灣、澎湖、金門、馬祖至大陸地區被記錄過,確認這是一隻新紀錄物種。
酒桶冠耳螺由於牠酒桶狀的殼形,再加上殼表有數條橫向色帶如酒桶的鐵箍一般,因此當初的命名者用了doliolum來當作牠的種名,而這個字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正是酒桶,剛好與金門特色之一的釀酒文化相呼應。
過去紀錄中,本物種主要分佈在澳洲、日本、菲律賓及印度西太平洋區域。此類羣之物種體型皆不大,殼長約一公分,螺塔低,成熟個體外脣會增厚,有殼齒。主要棲息在河口或紅樹林之泥灘地或藻類上,環境因子受到潮汐影響而變動大,生存條件較嚴苛,但若棲地維持良好適合生存時,只要發現,族羣量通常數量不少。
金門國家公園成立後,積極推動保育的作爲,不論在區內或區外,都進行棲地及物種的保育宣導和行動,因此棲地恢復了生機,這些消失的物種又拓殖回到適合生存的環境。
臺灣之西海岸過去曾有相似的棲地環境,只是隨着人類的發展逐一消失,許多河口環境改變,這些物種可能曾經存在過,但是在還來不及被發現就已經滅絕,因此保育的腳步絲毫不能減緩。►►► 點這裡看更多酒桶冠耳螺之生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