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臺灣文化的溯源與逆流

在臺灣藝術界,師大藝術學院在創作和人才的培育都有豐沛的能量和影響力。

李振明在11年前卸任師大藝術學院長之後,又回到教學和創作的生活,累積不少水墨畫作品和學生。最近,他辦了畫展,回顧人生也在作品裡訴說了臺灣水墨畫過去半世紀來的種種故事。畫展的開幕酒會有如一場藝壇高峰會,國畫大師劉國鬆和知名收藏家曹興誠都是座上賓。

1949年之後,先總統蔣介石積極推動各種中國化,把中國畫定名爲「國畫」,而日治時期臺灣畫家所畫的,大都是源於日本的膠彩畫。從那個時候開始,臺灣水墨畫和日治之前源自中國的水墨畫源流對接,一直髮展到今天。

李振明說,他在畫展裡除了展出水墨作品,也希望能引發更多人來思考什麼是「臺灣水墨」和其價值和權力。他認爲,如果用心規畫與行動,臺灣水墨畫甚至可以成爲影響中國和全世界的力量。儘管源於中國卻可以超越中國,就像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重要內涵,但是今天的臺灣文化已經比中華文化更多元更有活力。

1984年,李振明得到雄獅美術新人獎的首獎,這是當時年輕藝術家的最高榮譽之一。除了得到藝壇的關注,引發更多關注的是他得獎的作品,這幅名爲「關渡回徜」的250公分長作品,以中國水墨的基礎語言加入西方的思索與影像敘事風格。

評審質疑他畫的算是「國畫」?這也成了李振明創新中國水墨發展臺灣水墨的機會。今天,臺灣水墨遍地開花,已經走出和中國水墨完全不同的路。

在展場裡,邊聽着李振明分享他的創作與人生,也邊向他請教,有如經歷一場藝術論述課程。我請教他,爲何東西方的繪畫創作會走向完全不同的兩條路?東方爲何沒有像西方發展出油畫?甚至到了今天全球的藝術市場,東方的水墨畫不管價值和影響力仍然遠不如西方油畫。

李振明認爲,中國水墨歷史超過千年,有相當深厚的思想和技術基底。當年郎世寧帶着西方油畫的技法來到中國,被評爲「雖工猶匠」,這故事背後除了展現不同的美學思維,也基於深厚的文化自信。

水墨畫世界裡的名言是:「紙壽千年」,一張作品透過良好的照料和修復,往往可以穿越千年時空。這也是爲什麼我們今天仍然能看到「谿山行旅圖」和「富春山居圖」這些傳世名作的原因。

除了創作,李振明也持續關心藝術教育,最近師大正在招收第一屆的「藝術產業高階經理碩專班」,這等於是藝術產業的EMBA學位。我從讀過EMBA和教EMBA的過來人經驗來分析認爲,臺灣目前EMBA的教育市場已經供給過剩,愈來愈多學校都招不到學生。想要辦出爲臺灣藝術產業培養菁英的學程,一定要出奇致勝。

我建議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來思考,只要能做到以下三件事,連中國的藝術市場菁英都可能會飛來師大就讀:

一、名校:和專業領域裡的名校合作,導入經驗和資源。

二、明星:邀請國際第一流的師資來任教和業界頂尖學生來入學。

三、明天:前瞻思考,培養未來菁英,特別是針對後AI時代藝術產業的變革做準備。

李振明好奇我爲何會有這些想法?

我說,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和加拿大管理大師明茲伯格合作「實踐管理領袖學程(CMPM)」,用的就是這樣的「三名」思維。那時我正好擔任這個項目的顧問,還飛到蒙特婁拜訪明大師討論招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