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醫奉獎10月19日頒獎 臺大教授謝長堯獲特殊貢獻獎

第34屆醫療奉獻獎得主揭曉,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9名,分別爲吳宗樹、石臺華、張常勝、謝仲思、侯明鋒、田惠文、章殷超、卓青峰、莫那•瓦旦;特殊貢獻獎得主爲謝長堯,團體醫療奉獻獎爲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今年新團體貢獻獎,由安寧照顧基金會獲獎。圖/厚生會提供

第34屆醫療奉獻獎得主揭曉,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9名,分別爲吳宗樹、石臺華、張常勝、謝仲思、侯明鋒、田惠文、章殷超、卓青峰、莫那•瓦旦;特殊貢獻獎得主爲謝長堯,團體醫療奉獻獎爲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今年新團體貢獻獎,由安寧照顧基金會獲獎。

吳宗樹是屏基海外宣教部專案經理,舉家在馬拉威深耕17年,協助馬拉威醫療團,強化當地公衛系統,召募及培訓當地人才,擔任馬國衛生部資深技術顧問,參與並主導數位健康系統建置,協助建立傳染病監測系統。

石臺華修女來自波蘭,是輔大醫院副院長,也是靈性關懷師,隨醫療團至原住民部落,從事臨牀照護、對病人靈性關懷的工作,爲臺灣奉獻專業與壯年,深耕27年。

張常勝是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醫事部主任醫師,因罹患小兒麻痹,深刻體會弱勢、病人與身障的種種艱難。他遠赴南投偏遠山城行醫,積極發展重症服務,參與仁愛鄉山地巡迴醫療,也參與泰北、四川義診團服務,成立南投縣第一個安寧居家療護團隊、第一個肺結核病房、第一個職業醫學與傷病診療服務,守護大埔里地區居民健康,長達31年。

枋寮醫院醫療副院長謝仲思服務偏鄉28年,於1996年在枋寮醫院籌立神經外科,一肩扛起臺東以西,東港以南的神經外科醫療重擔,建構臺灣尾的醫療網。

有「南臺灣乳癌第一刀」稱號的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從事乳癌防治40年,提升乳房手術技術,參與國際乳癌研究,第一位研究發現兩個變異乳癌基因爲國內婦女乳癌元兇,足跡踏遍南臺灣山地離島,並遠至東臺灣南迴、澎湖,走進社區做篩檢。近50年行醫生涯,相當於臺灣乳癌專科發展史縮影。

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田惠文深耕秀林鄉23年,每大於鄉內各部落巡迴醫療,秀林鄉民九成以上爲太魯閣族,飲酒、結核病、糖尿病等健康問題多,在資源缺乏情況下,推動醫療平權以及推動原鄉健康議題,落實預防及醫療並重,推動肝病消除、結核病防治、糖尿病防治與共照模式建立。

新北市貢寮區樂文診所負責人章殷超,在貢寮無醫區域開設診所,堅守偏鄉30年,致力於全人、全家、全時、全程,持續居家在宅醫療服務,體恤身障及偏遠地區民衆,提供醫療、生活照護用品代購、共享等免費服務。

嘉義迦南中醫診所院長卓青峰,21年來堅持每週一次深入阿里山鄒族部落看診,參與偏鄉部落巡迴衛教、協助解決中醫資源不足平衡城鄉差距規畫,協助推廣山地離島偏鄉巡迴醫療,照護更深山部落居民。

花蓮縣吉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莫那•瓦旦,40年來在基層衛生所服務,從屏東三地門、春日鄉,到花蓮秀林鄉、光復鄉、吉安鄉,服務對象以原住民爲主,致力提升山地離島、原民族羣的健康福祉政策及制度建立。

特殊貢獻獎得主爲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謝長堯,數十年來從事本土子宮頸癌的研究及建立理論基礎,證實臺灣婦女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關係,並積極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讓臺灣30歲以上的婦女都可以免費做子宮頸抹片篩檢。爲提升臺灣婦癌醫療品質,並創立臺灣婦癌醫學會。

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獲得團體醫療奉獻獎,長期倡導失智症議題,以各類活動、宣導品喚起大衆重視,積極參與政策制定,推廣預防失智衛教活動。協助耕莘醫院開設記憶門診,全面性推動失智症篩檢,成立家屬支持性團體,2001年設立全臺第一家失智養護機構,後開辦失智日照中心,承接居家服務。

團體貢獻獎由安寧照顧基金會得獎,在安寧觀念尚不普及的1990年成立,透過活動及議題倡導,引導社會正視死亡議題,協助各大醫院開設安寧病房,辦理課程培育安寧人才,目前宣導觸角已延伸至預立醫療自主計劃及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照顧基金會的服務區涵蓋全臺簽約的醫院,推動宣導以改變民衆觀念爲主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