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韌性/20個在地故事 打造臺灣下一輪盛世
(天下雜誌)
【文/蕭歆諺、陳一姍;圖片/天下雜誌】
走過強權爭霸、殖民、威權到民主,儘管路途崎嶇,臺灣總能展現韌性、變局突圍,拆解困境、重組再生。《天下》43週年、800期特刊,以15個韌性關鍵字、20個故事,拆解韌性如何成爲臺灣DNA?我們如何以韌性迎戰未來?
午後,驟雨洗過基隆和平島,瑰麗地貌披上一層溼被子,在陽光下隱隱閃爍。
萬年風吹日曬、雨淋濤擊,造就如此特殊景象。公園內有海蝕平臺、蕈狀巖、豆腐巖羅列,還有形如金剛、法老、黑鷲等的十大守護巖。
島上不只有自然地景,還有三千多年所積累出的豐富人文。新石器時代訊塘埔文化在此有活動痕跡,平埔族巴賽人曾生活、鍊鐵、西班牙人築聖薩爾瓦多城、荷蘭人與鄭氏王朝激戰,清領時,福建人前來移墾,日治時此處更名社寮町,還吸引琉球漁民移居此地。
人民與政權來去,留下遺址與白骨,公園內的集善堂每年中元普渡都會祭拜異國先民,桌上除供有鮮花素果,還備有面包、壽司與紅酒,一解外國幽魂的鄉愁。
和平島彷彿臺灣縮影,從自然世到人類世,歷史層疊出今日樣貌。
基隆和平島彷彿臺灣縮影,濃縮萬年曆史更迭。 (天下資料)
「請外國高中生替臺灣的歷史年表着色,他們會眼睛一亮,」日本一橋大學教授洪鬱如說,臺灣學生已熟習四百年來島上政權的遞嬗,但對外國人而言,短短年表竟有這麼多變化,讓人驚奇。
政權更迭總想區隔不同,強調斷代。但其實,臺灣更像和平島上累進而非斷裂的地層。
島嶼DNA 韌性:讓臺灣無懼改變、快速演進
個人或組織,遭逢挫折與失敗後,迅速重組,恢復到常軌,重新再站起來的能力是爲「韌性」。
這兩個字,在新冠疫情供應鏈中斷,物價飛漲後,成爲熱門名詞。但韌性早已是臺灣這個島嶼的DNA。「臺灣人特別能適應變化,但這確實是一種必要,」《臺灣使用指南》作者、德國小說家施益堅觀察。
「臺灣在人類經濟成長曆史上,是非常少見而傑出的存在,」臺大經濟系名譽教授吳聰敏,在鑽研臺灣經濟400年後結論。他計算,1960到2000年,臺灣每人國民所得,經購買力平價後,是一條仰角45度向上的曲線,一路超車菲律賓、墨西哥,甚至日本。
臺灣也從狩獵時期的出口鹿皮,到農耕時期的出口香蕉、米、糖,如今出口晶圓,甚至成爲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口中「AI革命的中心」。
在政治上,從帝制、殖民、戒嚴到民主,轉眼間,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已近30年,完成三次政黨和平輪替,選出華人世界第一位女總統,更成爲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島嶼韌性從何而來?
社會韌性》包容者×互助者——愈多元、愈彈性
「臺灣擁有『竹篙套菜刀』的精神,」臺大臺文所教授蘇碩斌破題,島嶼韌性的最大特色就是包容。1624年,荷蘭人在臺南建立熱蘭遮城,是臺灣各種文化「混在一起」的開端。歷經多個政權更迭,臺灣文化根源相對不純,反而沒有執着,族羣間未見巨大沖突。
蘇碩斌比較,日本殖民過臺韓兩地,日人離開後,韓國人把總督府拆了,臺灣則是把它留下,沿用當總統府。日本作爲根源純粹的國家,很難將北海道蝦夷人與琉球人包入「我族」的想像裡。但「臺灣再多雜質進來也不怕,愈包愈多元,愈有彈性。」
包容的源頭是信仰。七七%的臺灣人信仰傳統民間宗教,或不排他的佛家、道教。
強調行善作爲的慈濟人,可以同時是天主教徒、穆斯林。「感恩」、「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些良善話語來自佛教大師,卻人人皆掛在口中,深植人心。「臺灣人的韌性,來自過去幾十年的造福,纔有今天的福氣,」證嚴法師接受《天下》專訪時說。
包容的社會,是吸納移民的土壤。從清朝、日治、1949到如今,一波又一波夢想家在此築夢,教育家在此興學。
人才韌性》教育家×夢想家——所有移民都能圓夢
清末庚子賠款成立了清華大學,大時代的意外,竟在新竹覆校。一手操辦覆校的校長梅貽琦,是庚子賠款支持的首屆留美學生,他的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奠定清大學風——延攬國際級師資、甚至大學校長。迄今梅竹賽前,清大運動員仍會在賽前到埋葬老校長的梅園「祭梅」,祈願保佑選手旗開得勝。
「她們真的苦過,臺灣沒有什麼辛苦的狀況,會讓她挫折或不可思議,」2018年國慶大典主持人阮秋姮的先生厲家揚,這樣描述眼中的太太。15年前來臺讀書的阮秋姮,已是新住民的偶像。不論因讀書、工作或婚嫁而來,這羣人才生力軍散見校園、街市,不斷提醒着逐漸安逸的臺灣人,何謂「拚搏」。
經濟韌性》冒險家×開創者——從第一天就向外看
去年雲門重演經典《薪傳》,描述先民強渡黑水溝來臺,1978年首演當天,美國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最後一段綵帶飛出,兩側掛着『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我哭得好慘,」誠品董事長吳旻潔感動說,先民篳路藍縷,祈求不是個人的心願,而是萬物一切平安。
「臺灣人真的很努力,低調的努力,」臺灣史研究先驅,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認爲,「這些努力有一天就結合起來。」
臺灣首見於世界舞臺,就是在大航海時代,島嶼註定貿易立國。本土市場不夠大,不完美是詛咒,也是祝福。
這讓臺灣企業從成立第一天開始,若想基業長青,就得在國際生存。外銷導向,也讓臺灣得以避開「裙帶資本主義」的桎梏,人人都有創業的機會。國際標準的品質、減碳、治理要求,小老闆精神的冒險與開創,知變、求變、應變是臺灣企業不間斷的日常。
有趣的是,臺灣經濟與民主結構,有驚人的相似性。族羣研究學者王甫昌觀察,臺灣社會的權力與利益,愈來愈四散在民間。
一個人身上同時有不同身分與關心的利益,因爲知道自己有天可能在某些議題上成爲少數,所以不會在某議題上走向極端,人們可以因爲特定事件聚攏,危機解除後再四散,社會因此正朝向多元之路。
變局考驗》大國博弈的世界,臺灣需要新韌性
4月3日上午,臺灣發生九二一以來最大的地震,花蓮首當其衝。如此大的天然災害,卻只有極低的傷亡人數,外媒盛讚宛如奇蹟。這個島年均上千次有感地震,有如上千次提醒,警醒我們勿忘懈怠。
研究災難社會學的中研院學者林宗弘發現,愈常受到壓力與衝擊的社會,通常會有更多準備,更具韌性。臺灣經歷九二一、八八風災等重大天災,從慘痛經驗中成長。國家與公民社會已形成互助的臂膀。
往前看,新的變局已經來到。大國博弈,已從美蘇變成美中;經濟全球化,已從效率導向,新增安全因子,保護主義正在蠢動。
《槍砲、病菌與鋼鐵》作家戴蒙提出建言,小國必須團結,與強鄰不斷溝通,來面對動盪;在中東待了二十多年的耶魯大學教授思蓋建議,臺灣必須進行「和平推演」(peace game),以避戰爲目標,但必須操練所有資源調度,培育新韌性。
「你必須/和我一樣廣闊,體會更深:/戰爭未曾改變我們,所以/任何挫折都不許改變你」楊牧在他的詩作《花蓮》中如此寫道。
我們不允許挫折改變初心,但允許挫折讓我們變得更好、更強韌。
【延伸閱讀】
軟實力的護國神山 專訪慈濟證嚴法師:臺灣真的很有福氣
MG在臺賣爆,最新電動車不到百萬元 背後推手中華車能逆轉勝?
心臟裝14根支架還在創業 宏碁、緯創大家長施振榮:我不怕晚節不保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00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