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憂鬱/專家:隔離缺乏人際互動 助長焦慮
對於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專學生有憂鬱傾向比例較疫情前增加,專家認爲可能的原因包含技能被AI取代,對未來感到困惑,以及疫情期間學生缺乏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
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林玉琪指出,大三階段是大學的下半場,學生開始要考慮到未來的工作,且近年AI蔚爲風潮,有些學生髮現自己努力學的技能,可能被AI取代,自然對未來去向感到困惑。
除此之外,疫情期間學生因線上課程幾乎都沒有到學校,缺乏與朋友之間的聯繫。從事心理諮商工作卅多年的臺師大心田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樊雪春表示,疫情的隔離降低學生之間的真實互動,缺乏人與人面對面帶來的親密感,會助長學生的焦慮和壓力。
樊雪春建議大學教師不要採全線上課程,增加學生可面對面互動交流的機會。她也建議大專校院增加學生工作實習機會,以免學生求學四年,卻發現學非所用。
教育部表示,考量學生問題日益多元且複雜,專科以上學校的學生輔導需求增加,除調整輔導人員的編制外,也透過補助課程教學及活動參與等方式,協助學生覺察自身狀態,例如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強化校園心理健康活動、提升專業知能活動以及精神科醫師駐校諮詢鐘點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