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潛規則 關東的肉包纔不是真正的肉包呢!
文/都會生活研究專案,摘自《別傻了 這纔是大阪》,遠足文化出版社譯者/許鬱文
若看到「551」這個數字還問:「這是啥?」的話,可就不配當個大阪人了。提到「551」,指的就是「551蓬萊」,這可是大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肉包名店。啊,正確說法是「豬肉包」,不能說成「肉包」。因爲內餡包的是豬肉,對大阪人來說,關東所說的肉包「纔不是真的肉包咧」!
大阪人對牛肉、豬肉、雞肉的區別十分嚴謹。如果只說「肉」,就是指牛肉,絕不會是豬肉或雞肉,所以馬鈴薯燉肉裡用的也是牛肉,牛肉壽喜燒也是從同屬關西的神戶發跡。
據說如此的差異,是源於西日本多以牛隻耕作,而東日本則以馬匹耕作的歷史背景。在西日本,無法再進行耕作的牛隻就會被當成食材;而東日本,則於明治時代從英國引進了豬隻品種,使得豬隻的飼育更加普遍,肉品消費開始以豬肉爲主。
若以金額、數量來統計肉品的消費情形,從日本地圖上來看,大致能以發生將天下一分爲二的關原之戰的岐阜縣爲分水嶺,以東主要消費豬肉,以西則主要消費牛肉。至於沖繩與鹿兒島之所以會以消費豬肉爲主,或許是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換句話說,從說到肉會想到什麼肉這點,大致就可判斷出一個人故鄉的區域。順帶一提,大阪人若說「去吃個(牛)肉」,就是去吃「牛丼」的意思;去吃肯德雞的時候也會說「去吃個雞」。他們對肉的區分果然非常嚴格啊!
上班、上課超級悶,好想旅遊去?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帶你一起鍵盤旅遊→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