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平線拆分後,「地瓜機器人」不做本體,想做具身智能“賣水人”丨早期項目

作者丨邱曉芬

編輯丨蘇建勳

當AI掀起全新一波機器人熱潮之時,恰恰也讓機器人的研發變得更復雜了。

過去的機器人研發並不需要複雜的AI、數據工具,只需要潛心解決硬件控制的問題。而AI時代,行業對於機器人的新要求是,需要逐漸從專用走向通用。

但供應鏈本身似乎並未準備好迎接這種挑戰。尤其是,當機器人領域的技術路線、數據標準、機械本體結構、算法路線都尚未收斂之時,「地瓜機器人」CEO王叢向36氪表示——機器人行業供應鏈,像是處於“雞生蛋,蛋生雞”的狀態,種種難題還層層耦合。

於是,當從汽車芯片廠商地平線分拆、成爲一家獨立公司之後,「地瓜機器人」並非想涉足機器人本體,而是想從上游切入,通過提供機器人的核心計算平臺(也就是機器人大腦的一部分),讓機器人本體廠商們得以不再“重複造輪子”,減少不確定性。

王叢向36氪介紹,他們提供的機器人開發者套件產品,主要目的是,希望讓機器人的開發,變得更智能、也更簡單。

在9月20日,「地瓜機器人」發佈了全新產品:號稱“千元內最好的機器人開發套件”的RDK X5,這一套件主要面向廣義的機器人產品,比如割草機、掃地機器人、四足狗等等;

此外,「地瓜機器人」還發布了專門面向具身智能的計算平臺“RDK S100”,提供百TOPs級算力、並且功耗更低,能夠支持大參數的Transformer模型,滿足具身智能複雜的環境感知、理解和決策等任務需求。

對於做芯片的公司來說,出貨量幾乎是生命線,決定了未來的是否能降本,獲得商業成長空間。王叢表示,「地瓜機器人」的商業戰略是,通過覆蓋廣義的機器人產品,比如掃地機、割草機、陪伴機器人等等,來爲公司貢獻收入基本盤和影響力。

長遠來看,從2024年起,「地瓜機器人」也開啓了具身智能領域的佈局。正像是當初地平線最初進入自動駕駛領域一樣,“要投入,一定是在還沒看清、但模模糊糊有趨勢的時候,去加大投入”,王叢表示。

在商業化層面,「地瓜機器人」在具身智能領域,也已經和星動紀元、逐際動力、求之科技、清華大學AIR智能產業研究院、睿爾曼等廠商合作。

在王叢看來,很多機器人背景的人才,都會覺得具身智能的落地尚且遙遠,恰恰是做大模型的人,對具身智能更有信心。如果能將兩撥人凝聚到一起,或許就能把具身智能這件事做成。

從汽車領域切入機器人,這一賽道既新,也不算陌生,「地瓜機器人」有着一定的優勢。目前,有不少的機器人廠商的打法是,嘗試將自動駕駛領域的基礎技術,復刻到機器人上。

比如,特斯拉正將汽車領域的Occupancy佔據網絡、Dojo的數據閉環系統、視覺感知的模塊,用到他們的Optimus機器人領域的研究。機器人廠商Figure也在嘗試用雙目攝像頭,來進行環境感知和捕捉。

王叢表示,自動駕駛本質正是個計算複雜度高度複雜的一種機器人,而地平線與「地瓜機器人」的技術架構上都是通用的。

對於機器人的未來,王叢判斷,機器人領域會是一個開放性的市場,不同的機器人品類可能會有許多不同的玩家,並且只會在特定的品類下有特定的收斂。“而我們希望在成百上千的機器人企業中,成爲那個底座”,王叢表示。

附:36氪與王叢的交流記錄(略經摘編)

AI讓機器人研發更復雜

36氪:地瓜機器人的定位是?後面會去慢慢涉及到機器人本體的研發嗎?

王叢:地瓜機器人的定位是機器人軟硬件通用底座,專注提供從端側的旭日智能計算芯片和RDK機器人開發者套件,到廣泛兼容的機器人操作系統,再到雲側的機器人云端開發環境和機器人算法中心。

我們不做本體,這是很明確的。當然我們會和很多的合作伙伴去一起發佈一些本體,但凡是本體純機械的部分,那都是由我們合作伙伴去做的。

36氪:隨着AI出現,對機器人的研發提出了什麼新的要求?

王叢:過去機器人研發不太需要AI、數據工具,但隨着AI的興起,機器人的研發日益複雜。芯片需要足夠的算力,AI算法的選擇也成爲一大挑戰,每年數百篇學術論文涌現,如何挑選最適合且與芯片高度兼容的算法,都是繁重的任務。

對於低階機器人和高階的具身智能,面臨的困難各有差異。

低階的機器人,功能和技術路線相對明確,困難在於要去追尋一個綜合成本更低的方案,不是指售價成本,而是整個研發成本等等都是最低。所以數據的泛化就是降低成本的關鍵。

對此,我們做了很多雙目的算法、SLAM、V-SLAM,希望用純視覺的方式幫助客戶減少其他傳感器的使用,結合更好的工具,用更低的成本滿足客戶的訴求。

高階的機器人面臨的問題會更復雜,當前工具也比較短缺,技術路線、數據標準也尚未確立。這些難題都是耦合在一起的,當機械本體的結構不確定,本身就會導致數據很難標準化;當算法的路線不確定又使得數據採集方式難以統一。

機器人行業現在就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狀態。

36氪:那你們怎麼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性?

王叢:整個行業都在探索這些問題,但我們更多站在服務商的角度上進行思考,我們在嘗試把那些重複造輪子的部分,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其中共性的要素,率先進行開發和解決。

比如,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應用的Occupancy佔據網絡和Dojo數據閉環能力,也用在了他的人形機器人產品中,這其中有一些視覺感知的模塊是共用的。Figure也是用好幾對雙目攝像頭去捕捉周圍的環境,雙目掃地機、割草機同樣如此。

針對這些共用的部分,我們就會先把這套系統給做好。

算法到最後是哪一個鑰匙能夠打開智能的那把鎖,我們也不知道。很多個算法路線都在嘗試的過程。

我們現在自己也搭了一個人形機器人,採用的是輪加臂的形態,它能從另外一個屋子拿個東西遞給我,但這些方法到底是不是那把鑰匙,現在還沒有定論。所以先把確定性的做好,同時去嘗試不同的技術路徑,這就是我們當前的工作內容。

36氪:現在這些大模型對於機器人本身會有什麼樣的幫助?

王叢:high level的理解上,雲端的大模型做的都很好,但很多的問題是,大模型結合到實際場景中的gap比較大。

36氪:中間這個gap是怎麼產生的?

王叢:對於機器人來說,宏觀的任務拆解很好理解,比如讓一個機器人去幫我遞一杯咖啡,它可能會把這個任務拆解成——推理咖啡在哪、打開咖啡機等等一系列子任務,然後本體就要開始去做執行了。

這當中會遇到很多挑戰,比如,不同的咖啡機、杯子樣子不同,杯子如果在洗碗機裡也很難,很多洗碗機是一隻手打不開的,一般是得扶着去打開。

雖然我們的技術確實還不錯,很快能做一個原型出來,但真應用到現實各種各樣的環境裡去,還有很大挑戰。

36氪:你們有大概算過機器人平臺,在整個機器人裡面佔成本的百分之多少嗎?

王叢:我覺得現階段給答案都是不準確的。但凡在一個產業還沒有定型的時候,它的成本結構都是不確定的。現在人形機器人的定價,最便宜的有5萬塊錢,甚至有賣100萬的,價格空間這麼大,很難說芯片在裡面佔比是多少。

早投入,才能更好地擁抱具身智能的未來

36氪:芯片行業的出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你後面的成本怎麼去降下來。但是機器人行業的商業化還沒有完全驗證,那咱們後續有什麼打算?

王叢:芯片確實要跑量,但地瓜機器人跑量不靠人形和具身智能,靠的是掃地機、割草機,這些產品可以幫助我們把機器人的基本盤、影響力建立起來。具身智能還處於早期階段,我們希望通過我們推出的產品來支撐長線發展。

爲什麼定這樣的戰略?如果選擇單一的長線戰略,無法確定企業能否生存到那一刻,人形真的跑起量來,是5年還是10年還不好說,所以我們要去提前佈局市場,但不能全部投入到這件事情上。

企業的戰略是不能賭的,你無法判斷行業的風口何時到來,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前進。我覺得真正作爲CEO,要控制節奏,要判斷哪個時間點投入,投入多大的精力,怎麼切入,這是非常重要的考驗。

36氪:人形是什麼時候開始佈局的?

王叢:今年年初開始做的嘗試,那會其實已經開始和一些客戶溝通早期需求,我們自己這邊也有一個小的team,去做一些這些算法的調研嘗試。

36氪:人形機械領域對於咱們公司的意義是什麼?

王叢:現在的機器人研發還是蠻難的,鏈條長,坑又多。一個創業公司沒個大幾十號人,沒有一兩個億的資本根本做不出來。

我們最終是想讓機器人變得更智能,開發變得更簡單。一方面要讓行業的門檻降下來,解決大家入門的問題,同時也要不斷的去拉高智能的天花板,這樣行業才能發展起來。

36氪:你信具身智能的什麼?

王叢: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想做機器時代的Wintel,但是這條路確實很長。與其說我們信具身智能,其實信的就是我們想讓更多有意思的智能的機器人做出來,不限制在具身智能這個字眼上。

36氪:什麼叫有意思的機器人?

王叢:比如一個給你疊襯衫、熨襯衫的機器人,或者幫助養貓的家庭做清理。如果很多機器人能幫助我解決很多實在的問題,我們就會覺得有意思、很開心。

36氪:機器人這個timing你預期還要多久?

王叢:我覺得具身智能至少有個五年,大家會先會在一些行業的特定領域去看到一些應用,走進消費者這一端,可能會花更長的時間。

具身智能現在特別像地平線早期投入自動駕駛的時候,那時候很多人還會質疑自動駕駛的前景,但如果地平線沒有在當時那會兒的投入,那也看不到現在。

投入一定是在還沒看清,但模模糊糊有趨勢的時候,去加大他的投入。

要做成具身智能,需要軟硬兼施

36氪:國內的那幾家比較知名的機器人廠商,計算平臺用的是哪個廠商的?

王叢:國內普遍用的是英偉達Jetson。他們有兩個型號,一個70T,一個100T。我們在計算性能上是差不多的,但是一些服務、平臺會更有優勢。

36氪:進入到具身智能領域後,你有沒有感覺,泛機器人領域和機器人領域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王叢:我覺得現在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如果某一個人是機器人背景出身,都會覺得具身智能不落地。而且,但凡是做具身智能的人,過去都不是做機器人的,基本是原來做深度學習、純AI的這波人,都沒做過機器人。

很多時候,做機器人的人確實過去經歷過很多的坑,知道做成一個機器人的量產有多難,所以會覺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又碰到硬件很複雜;

軟件的人可能更多看到大模型等等的這些爆發之後會更有信心一些。我覺得每一個時代都是這樣,都會有兩撥人,如果兩撥人最後能逐漸地聚合到一起,那事情就做成了。

36氪:您是屬於哪一撥人?

王叢:地瓜機器人這邊有過去很多做自動駕駛的、做算法的人、有在機器人公司做過完整閉環的人、芯片的人混合在一起。我覺得最好的狀態是,讓不同的人融合在一起去朝着一個目標去走。一個小團隊的核心競爭力有多種維度,但本質上還是聚集了什麼樣的人。

36氪:地平線在汽車芯片領域拿走了英偉達的很多份額,現在機器人領域你們其實遇到的也是同一個對手,是不是也在逐漸復刻汽車領域的經驗?

王叢:自動駕駛是計算複雜度最高的一種機器人,我們有很多過去很多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經驗,很多技術架構都是和機器人複用的,這是我們最擅長的點。

但是汽車和機器人天然的市場狀態就很不一樣。汽車的客戶很收斂,最後需要一家公司提供更極致的一套解決方案,收斂的市場最終的競爭格局都是這樣。

機器人未來是一個開放性的市場,只會在特定的品類下有特定的收斂——比如說,掃地機市場格局已經相對比較收斂了,但是五年前有二三十家,現在不到十家。機器人品類太多了,可能每一個品類都有那麼十家。

我們更多希望幫他們解決底層通用性、重複造輪子的問題。地瓜機器人的定位就是軟硬件通用底座,來支持成百上千的機器人企業。

36氪:地平線、餘總對於咱們這家公司的這個要求是什麼?

王叢:餘凱希望看到當機器人這個行業真的發展起來的時候,地瓜機器人能夠成爲最核心的一環,在我們的眼裡,只有終局那個局面是最重要的。

36氪:分拆是怎麼考慮的?

王叢:這其實是一個很自然而然的事情。過去在地平線,機器人部門就已經是一個相對獨立、閉環的業務單元,也在餘凱的支持下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當下是我們看到機器人這個 timing 差不多要來了,因此選擇獨立出來,對於招人、服務客戶都是一個更好的方式。

36氪:你過去的經歷?

王叢:我在2018年加入地平線的AIoT部門,當時做了很多AI+行業,也給我很多積累,基本上沒有我沒跑過的行業,包括工地、零售店,醫院等。因爲這段經歷,我把很多的商業邏輯、怎麼做技術、怎麼做客戶都摸了一遍。

2020年開始,地平線成立機器人事業部,從那個時間點開始逐漸佈局整個機器人業務。

36氪:這家公司爲什麼取名“地瓜”?

王叢:從含義上,地瓜被稱爲“末日糧食”,它的根莖發達,在各種環境下都生長,能夠去養活所有的全人類。我們也希望這家公司能夠像它一樣,無論是在貧瘠的山地,還是肥沃的平原,都始終以頑強的生命力,用不斷向下生長的根莖,加速機器人產業生態的繁榮。

36氪:你們現在海外和國內的佔比大概是什麼樣?

王叢:當下還是以國內爲主,今年一二月份定了出海的戰略了,最近開始逐步經營起來了,完成了很多渠道搭建和法務法規等準備工作。

en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