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奇信仰到創新孵化器 從BMW M看懂性能車不應只做數據堆砌
直線加速深踩油門誰都會,彎道快!纔是真的快!
相信這句“玩車名言”不僅是你我衆口相傳的名梗,更是深藏在各位老司機們心中的駕趣真理。但是,怎樣才能真的實現彎道快,卻也始終是困擾各家車企的“終極難題”。對此,我們看到全球各大車企均有着各自的專屬部門,其中BMW M更是已然在車市“傳奇信仰”的基礎上,演變成新BMW品牌的“創新孵化器”。
無獨有偶,近期2024 BMW M熱血嘉年華正式迴歸。在這場時隔五年的性能盛宴中,《一品汽車》不僅看到了獻給M性能車粉絲的駕趣派對,更看到了無論油電與插混,M皆爲運動王者的底氣。放眼未來,BMW M如何在新能源時代,持續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同樣更加值得關注。
01
馬力易得駕趣難尋
M生於賽道駛向街道
Part One
事實上,在新能源時代,多家車企均有着各自主打性能的產品佈局,更有部分新勢力將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紐博格林賽道,當成“終極副本”去通關,卻鮮有新勢力品牌能夠傳來喜訊。但縱然如此,也給多數人留下純電車通過疊加電機,堆砌數據便能輕鬆獲得強勁動力,解鎖“高性能車成就”的錯覺。
在《一品汽車》看來,無論是燃油時代還是純電新能源浪潮下,大馬力快加速都不是衡量性能的“唯一”標準,在賽道上,一味地追求直線加速的性能輸出卻往往無法平衡彎道駕駛操控,面對大麴率彎道往往敗下陣來;在日常駕駛中,高性能大馬力雖然能在起步和超車階段,享受加速樂趣,但面對緊急狀況與蜿蜒山路,也難免陷入窘境。這也就是所謂的“馬力易得駕趣難尋”的性能車真諦,更是各家車企均在追求的極致目標。
在這方面,我們看到性能的提升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既要直線快,也要彎道快,更要剎得住,這種既要又要還要的標準也是BMW M的“基本追求”而已。我們看到在性能層面,M的發動機更偏高轉速,並有着出色的散熱表現。比如素有“劈彎利器”之稱的M3、M4採用更輕量化的直列六缸發動機設計,在發動機更大的缸徑、更小的行程與曲軸、連桿、活塞的鍛造強化等方面做足功夫,以更適應賽道的激烈駕駛。而在保證高性能輸出與發動機溫度控制層面,M3與M4採用更大面積的側置中冷,並應用更復雜更高效的進氣道構造,讓發動機始終保持絕佳的工作狀態。
對此,《一品汽車》認爲,通過產品層面對技術的極致研發,可以清晰地看到寶馬對性能車有着不僅要開得快,還要開得遠更要剎得穩的基本追求。正是這樣的理念助力其在“綠色地獄”中如魚得水。要知道早在20世紀(參數丨圖片)70年代初,BMW就是全球第一家在紐北建立研發測試工作室的汽車品牌,過去的50多年時間中,每年BMW M的工程師與專家團隊會在這裡完成16-20周的測試工作。紐北的磨鍊是所有M車型的必修項目,一臺M只有通過“綠色地獄”的測試之後,才能夠進入量產。而這種對性能的全面理解與研發追求,無疑也更加值得中國造車新勢力去追趕與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M有着獨立於BMW的研發部門,其中M部門總人數60%是研發測試人員,幾乎研發測試人員個個都是賽車手出身,而每一款M車型的問世都需要經過長達兩年半的測試。此外,爲了讓更多的用戶能夠感知駕控樂趣,BMW也通過M專屬數字化技術,將M精英駕駛培訓師“搬”進車內。
具體而言,BMW的M專屬數字化技術擁有十級牽引力控制調節功能,以原來牽引力控制調節三倍的範圍,讓車手化身調校大師;M漂移分析則可根據漂移距離、時間和入彎角度的專業分析,對每一次漂移進行評估指導。此外,還有專屬賽道模式、自配專業刷圈功能、M專屬操作界面、換擋提示燈等專屬功能。基於此,每臺M車型都可以針對驅動系統、變速器、駕駛邏輯、底盤等進行精細化調整,每一欄都有多種調節選項,通過組合搭配可以實現上百種駕駛組合,還可將預設保存至方向盤上M1、M2按鍵進行快速切換。
在踐行“操控纔是高性能車正確駕值觀”的基礎上,寶馬在品牌層面同樣有着自我的執拗堅守。今年成都車展上,其正面發聲重申“以人爲本、駕趣爲先”的核心價值。這也進一步表明,除了全力保持純電車型的增長勢頭之外,寶馬還將依託其強大的品牌力、體系力和產品力,不斷強化BMW M和BMW X系列的產品組合,通過豐富的車型選擇和持續的技術創新,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事實上,今年是寶馬M品牌產品大年,在中國推出近10款新車型,包括首款國產性能車型——BMW X1 M35Li,以及搭載BMW M高性能混動系統的全新BMW M5。當下,M品牌在中國市場在售車型增至23款,幾乎覆蓋所有細分市場,涵蓋所有動力系統,包括內燃機、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
在銷量層面,從2018年至2023年,BMW M全球銷量實現翻倍。去年更是首次突破了20萬輛,創下M品牌全球年度銷量紀錄。在中國市場,過去5年,M在華銷量增長3.5倍;2023年在華銷量較2022年同比增長46%。今年前三季度,BMW M品牌在中國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其中以M2、M3和M4爲代表的BMW M高性能車型銷量在其細分市場排名第一,有力推動了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業務的穩定增長。
在《一品汽車》看來,曾經的燃油時代,基於M出手研製的產品,不僅能爲用戶帶來駕控樂趣,更是這家車企立足全球車市的核心支撐。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未來,BMW M如何以多種驅動技術路線齊頭並進的戰略思維,滿足車主對極致駕趣的最高期待,同樣值得大書特書。
02
從M讀懂運動哲學
BMW如何凸顯新優勢
Part Two
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車市的當下,多數專攻超跑的車企均在新車發佈之際應用混動技術,法拉利、邁凱倫均如此。而作爲BMW的技術研發核心,M也早早邁入了混動行列。早在2021年,寶馬便提出“三步走”轉型規劃,關鍵詞是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在此之後,寶馬就開始爲落地這一戰略全速奔跑,即使是在今年以來部分豪華品牌宣佈放緩電動化步伐的情況下,寶馬依舊堅定地執行着其在新能源轉型方面的清晰策略。特別是在全球新能源市場兵家必爭之地的中國,寶馬更可謂是全力以赴,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基於M的運動哲學。
據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22年,M極具探索精神地帶來了BMW XM,而V8發動機加高性能電機這一源自勒芒24小時耐力賽BMW M Hybrid V8賽車的高性能混動技術,如今更首次應用於剛剛上市的全新BMW M5。
縱觀車市,相較於百花齊放的小排量加電機的組合,M堅持採用大排量發動機,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加渾厚的質感。事實上,全新M5搭載的混動技術也已在WEC世界耐力錦標賽和IMSA賽事上嶄露頭角,更在量產車上得到印證。在去年2023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上還榮獲“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獎項。基於此,全新M5從上一代的3種驅動模式擴充至5種驅動模式,可油可電可混,其最大輸出功達到535千瓦,峰值扭矩提升250牛·米,達到了1000牛·米,從0到200公里/小時僅需10.9秒。
正如前面提到的,性能車不僅要加速快,還要彎道穩更要剎得住。全新M5採用先進的M碳陶瓷制動器,提供直徑420毫米的前輪打孔剎車盤,可提供更強的制動力、更強的抗熱衰減能力。同時,這款新車還是首款配備整體主動轉向系統的M高性能轎車,實現了車輛後輪1.5°的轉向幅度,不僅減小了轉彎半徑,更提升了車輛過彎的極限。面對極限狀況,其具備主動側傾穩定技術的自適應M運動懸架Pro,還可在車輛側傾時迅速對車身進行“主動”調整,讓駕駛者信心十足。
在《一品汽車》看來,M採用混動技術不是爲了向日常妥協,是更進一步提升車輛全時全速域的性能表現,讓駕馭者無論走街還是下賽道,都能充分發揮動力儲備。放眼當下,混動車往往追求更高續航里程的背景下,BMW通過全新M5這一鮮活的例子表明,駕趣不僅是寶馬的核心追求,也能是混動產品的一大賣點。
曾經的BMW M更容易被誤解爲是高端性能與小衆化的代表,然而在每一款車幾乎都能3秒破百的新能源時代,BMW用M向世人表明,其不是小衆的信仰之選,而是性能駕控的起源地。其更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性能車無需數據堆砌,而僅僅是一輛“加速快、轉彎穩。剎得住”的M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