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物競賽:全球醫藥市場BD交易競爭加劇,藥企打響市場爭奪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近來,中外藥企頻繁掀起BD(商務拓展)合作交易浪潮。

10月9日,百奧泰宣佈與Gedeon Richter Plc.就BAT2206(烏司奴單抗)注射液達成授權許可及生產、供貨和商業化協議。根據協議,百奧泰將該注射液在歐盟、英國、瑞士、澳大利亞及其他部分歐洲國家市場的獨佔商業化權益有償許可給Gedeon Richter Plc.。

此次交易涉及的金額包括850萬美元的首付款、累計不超過1.01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淨銷售額的兩位數百分比作爲收入分成。

除了百奧泰,近期多家中國藥企也傳來了BD交易方面的積極消息,如宜聯生物、奧賽康藥業、正大天晴、石藥集團等。

麥肯錫的分析顯示,從歷史數據來看,全球創新藥收入的約三分之一源自企業的“內部研發”,而剩餘的三分之二則來自於併購與合作(包括授權許可)。

有藥企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對於全球前20名的跨國藥企而言,當前臨牀階段的產品中,平均有55%來自“內部研發”,而45%則源自“外部創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對外部創新的依賴度遠高於平均值,達到60%~70%。

“歷史上,這些外部創新主要源自歐美的生物科技公司。然而,自2023年以來,我們對中外BD合作的敏感度顯著提升,因爲中國的創新產品和公司正頻繁出現在跨國藥企的交易新聞中。這些交易不僅包括跨國藥企與中國公司面向全球市場的資產授權,還涵蓋了中國本土藥企之間的收購,旨在共同開拓全球市場。”該藥企高管說。

全球醫藥產業已正式拉開大規模BD交易活動的序幕。

掃貨創新藥潮起雲涌

隨着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醫藥企業的併購重組活動愈發頻繁,尤其在今年,一系列大規模收購事件層出不窮。衆多跨國藥企紛紛將目光投向本土的優質資產,積極尋求資源整合的機會,以提升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此同時,大型本土藥企也不甘落後,他們正積極尋找高質量的項目,以彌補自身產品線上的不足。

10月8日,信達生物與奧賽康藥業共同宣佈,就利厄替尼片(商品名:奧壹新)達成獨家商業化合作。根據協議,信達生物將負責利厄替尼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推廣銷售,並向奧賽康支付相關款項。而奧賽康則負責該產品的商業化生產和供貨,並向信達生物支付銷售推廣服務費。雙方的合作旨在共同推動該創新藥物的市場化進程。

同日,Mestag Therapeutics與默沙東簽署了一項許可與合作協議,旨在開發炎症性疾病療法的新靶點。Mestag憑藉其在成纖維細胞-免疫相互作用領域的新認識,致力於開發具有影響力的癌症和炎症性疾病治療方法。此外,宜聯生物也宣佈與安進達成全球臨牀研究和藥品供應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評估宜聯生物的靶向B7-H3抗體偶聯藥物YL201與安進的靶向DLL3和CD3的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蛋白(BiTE®)IMDELLTRA™在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中的潛力。

另外,中國生物製藥的附屬公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武漢友芝友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也簽署了獨家許可與合作協議。正大天晴將獲得友芝友生物研發的M701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開發、註冊、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許可。根據協議條款,正大天晴將向友芝友生物支付首付款、研發里程碑款項及銷售里程碑款項,並支付分層特權使用費。此次交易潛在金額超過10億元,彰顯了國內藥企在創新藥領域的投入與決心。

此外,就在前一天(10月7日),阿斯利康宣佈與石藥集團達成獨家授權協議,共同推進一款臨牀前創新小分子脂蛋白(a) (Lp(a))抑制劑的開發。該藥物將用於開發新型降脂療法,以及用於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單一療法或聯合療法。根據協議,石藥集團將獲得阿斯利康的1億美元首付款,此外還有最高3.7億美元的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和最高15.5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據該產品的年度銷售淨額計算的分層銷售提成。

醫藥魔方2024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本土醫藥企業在該時期共達成了60筆跨國BD交易,其中43筆爲跨境license-out交易。這些交易涉及抗腫瘤、慢性病、免疫性疾病、抗感染等多個領域,顯示出跨國藥企與本土藥企之間合作的緊密程度。主要跨國藥企買家包括阿斯利康、諾華、強生、武田等知名企業。

當前,國內藥企正通過BD交易獲得現金流,加速創新藥轉型,並積極拓展全球市場。這一趨勢不僅促進了國內藥企的創新發展,也加強了與國際市場的聯繫與合作。

併購潮即將來臨?

中國本土創新藥企頻繁現身併購榜單,這標誌着其創新實力正逐步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同時也爲本土藥企開闢了新的發展道路。

然而,對於中國本土創新藥企而言,被收購是否就意味着其終極歸宿?對此,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從需求端審視,未來五年,跨國藥企將面臨專利懸崖的挑戰,亟需在專利保護期內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及技術壁壘,從而開啓了全球範圍內的併購熱潮。另一方面,國內傳統藥企同樣承受着轉型的重壓,面對利潤的不斷被稀釋,它們也傾向於通過併購來迅速積累技術、人才及產品線。

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產品的對外授權交易及公司被收購的案例在最近一年內顯著增多,並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我們視此爲積極的信號,”該分析師表示,“這反映了中國本土創新的速度和臨牀價值的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並得到了跨國藥企的更多認可。”他進一步強調,BD合作並非生物科技公司在缺乏資金或人才以自建商業化團隊時的無奈之選,而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對於備受矚目的創新產品,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具有技術創新性和臨牀價值的產品始終是市場的寵兒,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傳統的大分子藥物、小分子靶向藥及單抗藥物領域,新的突破層出不窮;而在ADC、雙抗藥物、CGT等新興賽道上,技術創新及臨牀進展同樣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基因療法領域就迎來了里程碑式的事件——2023年,全球首款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asgevy相繼獲得了MHRA和FDA的批准上市。

麥肯錫此前對全球1000家生物科技公司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僅有203家公司擁有商業化階段的產品(其餘797家公司的產品仍處於臨牀前或臨牀開發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03家公司中,僅有67家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化團隊(其中24家還在美國、歐洲、亞洲等多個區域建立了團隊),而剩餘的136家公司則是通過對外授權交易實現了產品的商業化。

此外,生物科技公司與biopharma公司在價值鏈佈局和核心能力上各有側重,這有助於最大化整個行業的價值創造。對於生物科技公司而言,自建商業化團隊和生產基地並非必然選擇。在多數情況下,由於產品組合規模和經驗的限制,自建商業化營銷和生產能力可能並非最高效的選擇。

“如果生物科技公司在評估外部合作路徑後決定自行推動商業化,”上述分析師建議,除了招聘行業領軍人才組建團隊外,還應充分利用科技和數字化手段賦能業務發展。另外,雖然傳統大型醫藥企業的數字化賦能全渠道營銷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但部分領先企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轉型成效。對於決心自主佈局商業化的生物科技公司而言,更應積極採用人工智能和數字化解決方案,以更高效的方式將創新產品的信息傳遞給目標醫生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