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技藝走進生活 女師楊琇文發揚漆線雕技藝
神像身上的漆線雕鮮少有人注意,線條細膩,能賦予神像華麗或氣勢的外觀。(袁庭堯攝)
「漆線雕」幾乎是男性師傅的天下,楊琇文投入業界闖蕩34年,創作之餘不忘系統化教學傳承技藝。(袁庭堯攝)
神明身上的「漆線雕」一但完工就被佛俱店接手上色加工,接着就被信徒請回家,一般人難以見到成品,老師傅更是有不外傳該技藝的傳統思維。(袁庭堯攝)
「漆線雕」創作需細膩的手法,更考驗眼力。爲了便利創作,師傅們通常會在漆土團中加色、方便辨識線條紋理。(袁庭堯攝)
楊琇文將「漆線雕」應用在生漆塗制的木盤上,進行復合媒材創作。(袁庭堯攝)
「漆線雕」結合陶器的創作。(袁庭堯攝)
「漆線雕」結合陶器的創作。(袁庭堯攝)
貼上金箔的漆線雕作品,展現金碧輝煌的氣勢。(袁庭堯攝)
「漆線雕」是鮮少人知的傳統工藝,用於佛像外觀雕飾,該產業幾乎是男性師傅的天下。年輕時學商的楊琇文,以女輩之姿投入業界闖蕩34年,歷經生死劫後發願傳承,不但透過碩士論文保存技術,更打破業界「不外傳」的傳統,開枝散葉傳承精美的手工藝。
神像歷經粗胚、修胚、開臉、鑿花、漆線、粉線等程序纔算完工,被請回供奉後,信徒多半會替其穿上「神明衣」,用以還願、祝壽或祈求平安。也因此,鮮少人仔細看過神明身上原有的龍身、波浪紋、及服飾的雕飾痕跡。
漆線雕源自明代,臺灣早期稱作「牽線仔」(臺語),不但能妝佛,更能應用於陶器、瓷盤的裝飾,若貼上金箔更能展現金碧輝煌的氣勢。創作者將天然漆、礦物粉等物調合後,反覆手工捶打形成可塑性高的「漆土團」,再搓成細線,以纏、繞、堆、疊、塑、結等技法,塑造如浮雕的立體線條,相當考驗眼力及手藝。
楊琇文師承屏東布袋戲偶大師「林邊師」陳忠榮,奠定基礎,專心投入佛像製作。爲了參透老師傅不外傳的技法,她甚至四處到寺廟觀摩,或藉着神明遶境出巡時、近身觀察。
10年前楊琇文生了一場大病,感念漆線雕若再不繫統化授課傳承,必定凋零,楊琇文開始積極辦展,推廣漆線雕技藝。也透過研究所課程,系統化的整理技法,透過論文將技藝具體留存。她更開班授課,尋找有心或有緣的學生,大方分享技法。
對於漆線雕產業的發展愈趨簡化,楊琇文仍堅持初衷,認爲龍要有完整的體態,火焰要有躍動的氣勢,魚更要活靈活現。她更認爲「藝術應該要融入生活」,不但積極進修陶藝,崇尚職人精神的她甚至遠赴日本學沈金、蒔繪,不斷產出複合材質新作品,賦予漆線雕新生命。
楊琇文「傳藝雕龍點睛」創作展目前正在高市社教館免費展出,展期至25日。「妝活 - 漆線雕」實作課程9月5日將在鳳山社區大學開課,歡迎民衆報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