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經濟論壇 賴清德:今年全球經濟將面臨「四大挑戰」

副總統賴清德。(資料照片)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天下經濟論壇」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貨幣緊縮、中國經濟下行、全球產業鏈重組、能源轉型進入過渡期等「四大挑戰」,政府將繼續採取溫和的貨幣緊縮政策,穩定匯率、物價政策,讓企業不至於「內外交迫」,相關部會也將採取各項措施,把通膨壓在2%以下。

賴清德去年在出席「天下經濟論壇」時曾提到,臺灣企業的問題是「面對訂單應接不暇」。他今天再度出席論壇指出,沒想到短短一年之間,世界景氣變化如此之大,全球經濟可能出現衰退,臺灣也將面臨各項挑戰。

彙整各種國際機構研究,他認爲2023年全球的經濟挑戰主要有四項:

第一,是全球多數央行繼續採取貨幣緊縮政策,恐將拖累全球經濟發展: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全球因爲金融危機與疫情采取貨幣寬鬆政策,但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各國物價大幅上漲,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度逼近9%,歐洲、亞洲也有類似狀況,美國聯準會因此連續升息17碼控制通貨膨脹。美國升息自然會讓經濟放緩、開發中國家債務成本提高,帶動全球經濟下行。

他說,面對挑戰,政府將繼續採取溫和的貨幣緊縮政策,穩定匯率、物價政策,讓企業不至於「內外交迫」。臺幣在美國升息期間貶值約9%,幅度和歐元、人民幣、韓圜相仿;過去一年央行的升息幅度是2.5碼、目前企業界貸款或建築業融資利率在2%左右,相關部會將採取各項措施,把通膨壓在2%以下,2023年CPI推估將在1.8%到1.9%之間。

第二個挑戰,是中國經濟發展下行帶來的壓力:中國因應疫情的方式,不管是動態清零或像現在突然間全部開放,對生產力都有很大影響,加上中國房地產部門表現不如預期,又面對來自美國的科技壓制,可以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應該會比去年更糟。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都會受到影響,臺灣自然不例外。

賴清德強調,臺灣面對這局勢,所採取的是擴大公共支出、獎勵投資、帶動內需市場,讓經濟不至於受太大沖擊。2023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是2.7兆元,公共建設支出是5900億元,科技預算1700億元,這三個金額都是歷史新高。再加上今年稅收超徵4500億,中央政府會將1000億挹注勞健保、對臺電加碼投資、凍結貨物稅上升;另外會用1000億,透過七大面向,打造韌性經濟。

第三個挑戰,是產業鏈重組:全球產業鏈進行短鏈或區域鏈重組,自然而然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臺灣政府對此佈局算早。2018年我在行政院時,就提出歡迎臺商回臺投資專案,目前有1.7兆資金回到臺灣,創造超過10萬個工作機會,政府也歡迎根留臺灣的企業加碼,並提出投資獎勵。

第四個挑戰,是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出現過渡時期。特別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之後,將天然氣轉爲抗衡民主陣營制裁的手段,勢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他說,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已揭櫫2050淨零轉型使命,行政院去年也公佈建立在氣候法制與科技應用基礎上的轉型路徑,主要是推動能源、產業、社會、生活四個轉型。2030年之前,政府預計投資9000億元,希望帶動民間共同投資、逐步達成淨零目標。

賴清德認爲,過程中,臺灣可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等科技,再善用半導體力量,開發因應氣候變遷的晶片,這是臺灣的機會。「我希望政府和民間企業、社團共同合作,只要擬定正確的對策向前行,一定可以達到刷新未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