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西北軍官班 考選優秀青年──胡宗南將軍風範(八)

清代潮汕地區富貴人家吸食鴉片用的木雕牀具。(新華社資料照片)

陸軍第一師自民國二十二年三月三日接替陝軍楊虎城所屬十七師孫蔚如部防務駐戍天水,至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三日前往四川松潘茂縣剿共,前後兩年時間,對地方各項建設貢獻良多,茲將犖犖分述如後。

(一)修築道路,闢建機場

第一師不僅爲解救西北民衆痛苦而來,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協助政府建設西北。當時國內開發西北呼聲甚囂塵上,口號非常響亮,但是真正踐履篤行者厥爲第一師全體官兵。西北地區,荒涼落後,原因甚多,主要關鍵,在於交通不便,胡宗南將軍有鑑於此,先由第一師官兵配合當地民工,修築自天水通往陝西隴縣的公路,由隴縣轉西安再通往東南各省,打開隴南各地對外交通門戶,商旅稱便,促進地方繁榮,風氣民智爲之大開。接着在一年之內闢建兩個飛機場,一在東鄉花牛寨,規模較大,民國三十四年夏先總統蔣公從陝西南鄭蒞臨天水,慰問軍民,座機即降落於此。另一機場在縣城東門外,系由第一師官兵胼手胝足所修築,胡宗南將軍每日親臨工地荷鍤畬土,與士卒同甘苦,工程進展神速,歷時僅二月即落成;西安事變前不久,西北剿共副司令張學良(漢卿)視察天水軍隊,乘座私人波音機降落機場,極爲稱讚。兩機場修築完成後,航空第四隊進駐天水,帶給地方更多文明進步與繁榮。

(二)建設地方,培養幹部

甘肅同胞飽經戰亂,民窮財盡,百廢待舉,各縣縣政猶襲遜清時代六科房舊制,縣府之內仍有捕皁衙役,腐敗落後,毫無民治氣象可言。胡宗南將軍認定建設地方改革政治,宜從組織與人才着手,特建議當時省主席朱紹良(一民)先生,設立「隴南地方自治人員訓練班」,招考隴南各地青年,代省府訓練縣治人才,朱紹良主席任班主任,胡宗南任副主任,湖南長沙李少陵先生任教育長主持其事,爲期半年,主要研習課程爲「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地方自治法規、縣政研究、民權初步」等;畢業前在縣政府或鄉鎮公所實習一月,畢業後各縣政府爭相任用委聘,對建設西北發生了很大力量,後來有升任至縣長者。

天水地方教育向稱發達,滿清科舉時代,天水地方的學子不論參加甘肅鄉試或北京會試皆有傑出表現,文風熾盛,惟地處邊陲,交通阻梗,對外接觸不易,各級學校,暮氣沉沉,了無生機;胡宗南將軍看到此種缺失,銳意革新,遂利用學校暑假期間,舉辦中小學教師暑期講習班,以振作教師精神,健全教師心身,改進教學方法;胡宗南親兼班主任,每天主持升旗典禮,點名講話從不間斷,並經常派飛機遠至京滬、西安、蘭州迎接名流學者前來講學,前教育部長張曉峰(其昀)先生時任中大教授,就是被禮聘前往講學的一位,講習班的教材教具都異常新穎精良,講習班一連辦了兩個暑期,對天水地方教育很有振聾啓瞶之功,教師精神爲之一振,學生素質隨之提高,各級學校朝氣蓬勃,充滿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三)西北軍官班的成立

中央軍校遠在首都南京,西北青年欲從軍報國,投考軍校,關山阻隔,千里迢迢,談何容易,胡宗南將軍特呈准設立「中央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班址設在天水西門外玉泉觀,考選西北優秀青年及部隊作戰有功之士官,實施爲期半年之軍官養成教育。胡宗南兼班主任,周士冕 兼任教育長,分步兵、騎兵、工兵、經理四科。胡將軍非常重視該班師資,如教授「政治課程」之劉子清將軍(曾任陸總政戰部主任)及教授「俄文課程」之楊爾瑛 先生,以及李少陵、李武信兄弟均爲飽學之士。「工兵科」教官特由戴雨農(笠)將軍派江雄風先生等三人,負責教授特種爆破、地雷、制彈等學術科。班址玉泉觀處處充滿黃埔本校氣氛,班內的黃埔峰、黃埔路、黃埔亭、黃埔公園等均充滿歷史教育意義。軍官班共辦了四期。走筆至此,有關該班第一期畢業學員朱光視壯烈事蹟特爲介紹如下:

朱烈士,甘肅平涼人,以上士副排長積功升至團長。三十八年十二月底在西昌以七百餘人會同賀國光總司令所部警備團擊潰叛軍劉文輝(自幹)女婿伍培英一師之衆;旋因功握升第一師師長,也就是陸軍第一師最後一任師長。西昌撤守後,西昌警備總部警備團長邱純川力戰陣亡,朱師長不幸被俘,劉文輝恨之入骨,要求共軍解至成都殺害,死狀極慘,令人不勝扼腕唏噓。

(四)築堤護城,修李廣墓

天水城南籍河,原有堤防護城,由於戰亂年久未修,水漲堤圮,危及城垣,妨害居民安全,地方政府束手無策。胡宗南將軍親督部隊搶修,築堤三華里以護城,滿植楊柳於堤上。護城堤地鄰「水月寺」爲天水名剎,歷年駐軍多有破壞,水月寺時爲第一師軍醫處駐所,胡宗南將軍以該地風光綺麗,斥資大加修葺,竣工之日命名爲「中山公園」,春夏季節,園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亭榭樓臺,小橋流水,相映成趣,遊人漫步園中,儼若置身江南,爲天水附廓惟一遊憩勝地。漢朝悲劇英雄李廣將軍,上邽天水人,墓在城南五里處之「石馬坪」,年久失修,墓在一片荒煙蔓草之中,胡將軍蒞臨憑弔,感觸良多,因撥款大事整修,派部隊開闢墓道,種植花草樹木,使墓園煥然一新,每當國家假期,紅男綠女,絡繹於途,爲天水民衆增添了另一休息去處。

(五)勸戒菸毒革惡習

西北民衆吸食鴉片煙毒者甚多,上至官吏,下及平民,一榻橫陳,曠時廢業,莫此爲甚。家有賓客駕臨,首就煙榻,吞雲吐霧,燒土煉丹,以爲時尚。良田美地,多植鴉片,暮春三月,罌花遍野,吸食鴉片者,身體羸弱,怠於工作;小則損害身體,大則傾家蕩產,盜賊由此滋生,煙毒爲地方之大害,胡宗南將軍深感痛惡,苦心推動禁種、禁售、禁吸工作,田地悉令種植五穀,凡運鴉片至防區者一概驅逐,並由各校學生於星期假日至吸毒者家中遍搜煙具(包括煙盤、煙燈、煙槍、煙盒、煙籤等)予以銷燬,於是隴南各地風氣丕變,民衆再無公開吸食鴉片者,抗戰爆發後,依照總動員法令方始嚴厲禁絕。(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