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漲疊加研發投入加大 國產手機全面漲價

在手機處理器(系統級芯片SoC)、存儲芯片等零部件成本上漲,以及國產手機企業在AI方面的研發投入加大等因素影響下,今年以來,國產高、中、低端手機全面漲價,近期消費電子旺季之際,市場集中發佈的一批高端旗艦機型也無一例外,普遍較上一代產品提價100元—500元,更有手機品牌企業直接將“漲價”二字投放在了發佈會大屏幕上。

值得一提的是,佔據全球60%以上市場份額的國產手機集體漲價,並未影響手機市場銷量。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2%,達3.07億部,全球智能手機收入同比增長10%,平均售價增長7%,收入和平均售價均創下歷史新高。

國產手機全面漲價

近期,正值消費電子旺季與國內“雙十一”電商節,藉此機遇,主流手機廠商紛紛發佈旗艦新品。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旗艦新品價格普遍較上一代產品略有上漲。

小米15系列的漲價便是典型案例,最新發布的小米15系列價格相較其上一代產品小米14系列起售價上漲500元,由3999元起提高至4499元起。

對此,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正面迴應稱:“今年元器件成本上漲非常多,這直接影響了手機的生產成本。此外,小米在研發上的鉅額投入也是導致價格上調的重要因素。”

小米中國區市場部副總經理、Redmi品牌總經理王鵬進一步解釋道,今年旗艦手機漲價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旗艦手機處理器升級最新3納米(nm)製程,工藝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內存經過持續一年的漲價,已經達到了高點。

值得一提的是,除小米15系列外,相較上一代產品,近期剛發佈的vivo X200系列提價300元至500元,OPPO Find X8系列提價200元—500元,真我GT7 Pro比前代產品提價301元—601元,榮耀Magic7系列比前代產品起售價提高100元。

另外,最近剛發佈的一加13與去年一加12相比,同規格版本上漲200元。在一加13發佈會上,一加手機直接把“漲價”二字投放在了整個發佈會大屏幕上,這在手機行業實屬罕見。

不僅近期發佈的高端旗艦手機漲價,近日,王鵬還公開透露,小米中端手機紅米K80也要加入漲價陣營。

此前,今年以來上新的國產中端手機系列如OPPO K系列、OPPO Reno 12系列、榮耀數字系列,以及紅米Note系列等低端手機均已不同程度提價。

至此,國產高、中、低端手機全面漲價成爲事實。

處理器、內存漲價是主因

過去,手機行業也曾發生過漲價潮,當時因疫情期間工廠生產條件受限而手機減產,同時疫情又導致人們居家辦公居多、對手機的需求提升,供需不平衡情況下,不少手機品牌紛紛漲價以應對挑戰,不過,隨着之後供需逐漸平衡,手機價格迴歸常態。

此波漲價潮,主要原因則是手機處理器、存儲等零部件價格大漲,以及國產手機品牌研發投入加大。

據瞭解,處理器、存儲芯片、攝像頭、屏幕是手機中主要的元器件,它們構成了手機絕大部分原材料成本。

過去兩年,受整體手機市場下滑影響,手機零組件價格明顯下滑。因此,即使手機新增功能或對現有功能進行優化,終端售價仍保持相對平穩。

不過,受前期存儲芯片價格大降影響,自2022年開始,全球“存儲三巨頭”三星、美光、SK海力士紛紛減產以調節庫存,之後隨着供需逐漸平衡,以及消費電子逐漸回暖,2023年下半年開始,存儲產品價格開始止跌回升,之後不斷上漲。

根據TrendForce數據,2024年第二季DRAM合約價漲幅上修至13~18%;NAND Flash約15~20%。DRAM、NAND Flash均是智能手機主要存儲器件。

第三方機構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黃鬱璇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手機零組件價格大多保持平穩或略微下跌,價格出現明顯漲幅的是內存和處理器,這兩項因素推高了生產成本,並反映在終端售價上。

據黃鬱璇介紹,存儲器因原廠減產以調節庫存的影響,2023年第二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合併漲幅超過50%;處理器晶片則因引入生成式AI功能,導致晶圓面積增加,因此價格調漲幅度在10%—20%之間。

據瞭解,近期最新發布的一批旗艦機型紛紛採用了高通驍龍8至尊版和聯發科天璣9400處理器,兩款芯片均採用3nm製程工藝,且增強了其在端側運行AI方面的性能,導致成本大增。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稱,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的單顆成本達到180美元(約1282元),較驍龍8Gen3的價格上漲了15%。

另外,記者發現,此輪旗艦機型內存已不再配備8GB運行內存,全面提升至12GB,這也會增加手機運行內存成本。與此同時,今年各產品普遍使用4微等深曲面屏,成本也比普通的曲面屏價格要高,而電池等採用新工藝、新技術也讓手機成本上升。

此外,隨着去年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發展,國產手機企業紛紛加大了研發投入。雷軍表示,小米今年的預計研發投入將超過240億元,並計劃在2025年將這一數字提升至300億元,這些投資將主要用於AI、操作系統(OS)和芯片等底層技術的持續研發與創新。vivo、榮耀、OPPO等企業也紛紛加大了研發投入,它們在AI方面的投入普遍超過百億元。

考驗企業應對能力

衆所周知,手機行業向來“內卷”嚴重,國產手機品牌硬件利潤率長期非常低,過去,部分品牌爲了搶佔客戶和市場推出接近零利潤的產品或者虧錢的產品之事並不鮮見。

如今,隨着供應鏈成本上漲,加之AI加劇行業競爭,國產手機企業面臨的挑戰無疑將加劇。

對此,真我realme中國區總裁徐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供應鏈成本上漲首先會給我們(realme)帶來定價方面的壓力,這次真我GT7 Pro定價挑戰非常大,即使在目前已經漲價的情況下,低配版本依然是虧錢的。

不過,徐起認爲,行業的成本上漲,對所有品牌都是一樣的,因此對企業而言都是考驗。他透露,面對漲價,realme未來一方面將不斷優化自身產品,另一方面未來realme的定價會逐漸趨於合理。

榮耀CEO趙明近日在採訪中也向記者表示:“確實今年以來,行業成本提升是一個事實,尤其是芯片價格,漲得非常厲害,榮耀在新品定價方面壓力也非常大,但壓力該扛還是要扛,從榮耀自己的角度來講,榮耀還是會堅持最初的設計,需要我們有創新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的思路看技術的功底和能力。”

“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犧牲產品力勉強維持價格,二是繼續提升產品力但會漲價,兩種選擇無關對錯,但關乎產品理念。”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對記者說,從最終結果來看,一加選擇了後者。

vivo產品副總裁黃韜最近則表示,SoC等核心元器件成本上漲幅度非常大,且短期內難以緩解,因此vivo需要在成本控制和產品競爭力之間尋求平衡。

事實上,從目前已發佈的產品來看,廠商已經做出了一定抉擇。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向記者表示,爲了控制成本,今年的這波產品在影像硬件上相比去年沒有任何提升,甚至一些產品還有倒退。所以在影像上,各家更強調AI算法來彌補硬件的不足。各家今年AI開始更重視端側模型,也就是智能體,希望能給用戶帶來一些落地的使用場景,但是很難迅速大規模推動換機。

至於後續手機供應鏈價格變化,徐起對記者表示,未來的的成本如何變化,還是基於整個市場的供應情況,它一定不會無休止地漲,有可能在明年到後年會迎來緩慢見頂之後的回落,整體取決於市場供需變化,行業的定價也依然是一個動態波動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從手機行業競爭態勢來看,當下國產手機紛紛漲價,而蘋果在中國、印度等地則頻頻降價。此外,華爲手機也將攜首款原生鴻蒙系統手機Mate70系列於本月登場,如此情況下,未來手機行業市場格局將如何演繹,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