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應珍:世紀筆工的傳承與堅守
最美人間四月天。在湖筆的發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卜家堰村東山莊自然村,我們見到了百歲老人沈應珍。
稱其師者不計其數
“湖州出筆,工遍海內,制筆者皆湖人。”在小小的善璉鎮,乃至方圓30裡以內,家家戶戶會制筆。
出身於制筆世家的沈應珍,10歲就開始接觸制筆,短短兩年,便掌握了湖筆製作中最難掌握的水盆工藝,自此與湖筆結下緣分。
一支真正的湖筆,須經8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在千年制筆史上,能一人獨立完成所有工序的寥若晨星,而在沈應珍手裡,就能成就“一朵羊毛成支筆”的傳奇。
1949年,新中國成立,沈應珍和村裡的筆工一道創辦了合作社,後又成爲含山湖筆社(後爲含山湖筆廠)的技術骨幹。“沈老師從不藏着掖着,經常來車間裡指導我們,我的這一身水盆技藝都是她教的。”現今59歲的徐新蓮,曾是含山湖筆廠的水盆工,在車間工作的時間裡,沈應珍是300多名青工眼中的大師。
憑着制筆這門絕技,沈應珍在業內圈粉無數。十里八鄉,稱其師者,不計其數。近年,爲傳承湖筆文化,沈應珍領銜組織建立了筆業傳承隊伍。
改革開放以後,含山湖筆廠成功註冊了“雙囍牌”湖筆商標,開始走品牌化道路,而技術過硬的沈應珍成了含山湖筆廠的品牌保證。爲了保證質量,沈應珍不僅全權負責全廠好幾百工人羊毛料的“搭料”,還把關着每一批產品。
正因爲對品質的嚴苛把控,善璉湖筆首次作爲國禮展現在世人面前。“200套共1128支湖筆滿載匠心,漂洋過海來到日本。”這是1979年4月11日《大公報》頭版刊登的《鄧穎超訪日特製禮品兩百套湖筆贈日友人》文章的部分內容。
自此以後,善璉湖筆進入對外開放的快速發展時期,含山湖筆廠也迎來了發展新機遇。1984年,含山湖筆廠與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合作成爲中外合資企業,沈應珍任該廠技術副廠長。之後一年,該廠湖筆產量創歷史新高達160萬餘支,遠銷日本、新加坡等地。
湖穎之技甲天下,筆墨性情通古今。一支小小的湖筆濃縮了幾千年的湖筆文化乃至中華文明,而精良的湖筆及底蘊豐厚的湖筆文化正是從這裡走出湖州、走向世界。
湖筆背後是無數工匠支撐
在善璉湖筆工坊,湖筆大師楊松源坐在矮凳上,戴着一副白框眼鏡,左手執筆頭,右手拿擇筆刀,正爲上海畫院畫家韓碩定製的毛筆剔除不合格雜毛,身旁圍着學技藝的學徒。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湖州有七廠一店生產湖筆,八家單位長年抽調骨幹,組建全市湖筆業質量評比與驗收小組。沈應珍與楊松源作爲含山湖筆廠與千金湖筆廠的技術骨幹,均在組中,得緣相識。
“那時我20歲,沈老師已是業界權威,交流時經常指導我們技藝。”在楊松源的印象裡,沈應珍技藝精湛、敬業勤奮,提攜後輩不遺餘力。
如今,楊松源組織高技能人才團隊,成立楊松源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領團隊人員傳承、研究、創新湖筆製作技藝,同時拓寬銷售渠道,建立電商平臺,做大做強湖筆產業。
眼下,南潯區成立了善璉湖筆行業協會,全方位傳承湖筆製作技藝,現有一線制筆技工1500餘人,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人、國家級大師7人、省級大師4人,同時實施湖筆創新工程,創新研製胎髮筆、生肖筆等新產品600餘項,2020年實現湖筆產值8.3億元,佔全國中高檔毛筆銷售市場的60%。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3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