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發佈滿2年 陸大學老師嘆:學生作業充滿AI味
ChatGPT發佈滿2年,陸大學老師嘆:學生作業充滿AI味,喪失原創與批判力。(圖:shutterstock)
據澎湃新聞報導,一篇7000字的期末報告,大三學生傅雪在AI的輔助下,僅用一週便完成了,比以往至少省去了一半的時間。ChatGPT向公衆開放的2週年以來,擁抱AI工具已成爲趨勢, 不少研究人員、高校學生開始習慣用各類大模型來協助他們完成論文潤色、編寫分析數據代碼和製圖。
對於大學生來說,用AI協助完成論文,確實提高了論文生產的效率。然而對老師們來說,卻頭疼不已。不少大學教師告訴澎湃科技,在大陸的高校中,大學生乃至研究生寫作能力欠缺已經成爲一種通病。有老師直言「AI讓學生的作品失去了生命力,學生失去了對作品的原創能力。」
與此同時,大陸國內多所大學也開始探索AI技術的應用邊界。11月28日,復旦大學公佈《復旦大學關於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使用AI工具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其中對人工智慧(AI)工具在大學畢業論文(設計)撰寫過程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詳細規範,這成爲大陸國內首個大學針對AI提出的「禁令」。其中明確提出「六個禁止」,嚴重違規者將取消學位申請資格、撤銷學位。
AI到底如何在影響大學,大學又該如何擁抱AI?澎湃科技記者日前和多所高校的師生就此展開了對話。
對於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理工科的傅雪來說,使用AI已經成爲他和身邊同學的日常。「AI確實能提高學習效率」,傅雪說,一篇7000字的期末報告,包括文字組織和示意圖生成,用了GPT-4一週時間便能完成。每到考試周、期末季,他身邊很多同學都會不同程度地藉助AI完成作業,大傢俬下里也會互相拼GPT的會員(集資購買一個帳號,由數人分享),俗稱「爲科技付費」。
ChatGPT自2022年發佈至今已經進行了多次升級,OpenAI發佈的最新推理模型o1於今年9月推出,OpenAI表示它可以「通過複雜的任務進行推理,並解決科學、編碼和數學中比以前的模型更困難的問題」。
人工智慧技術不斷進化的同時,傅雪說,他們也在努力追趕軟體升級的速度,學習如何用AI最大程度上提效。比如,最近新出的ChatGPT 交互界面Canvas,在他看來更注重人機交互的思想交流,可以讓用戶在生成內容中給出局部調整思路,還可以互動,需要做數學題的時候可以用o1,「需要寫文章時會用GPT-4來糾錯,如果需要寫數學或代碼類作業會用o1多一些。」
今年7月,德國圖賓根大學Hertie腦健康人工智慧研究所、圖賓根人工智慧中心的研究團隊以及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者發佈的一篇名爲《通過多餘詞彙探究學術寫作中ChatGPT的使用》(Delving into ChatGPT usage in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excess vocabulary)的論文稱,在PubMed(全球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權威搜索引擎)子組中,中國和韓國等國家大約有15%的摘要是使用ChatGPT生成的。
理科生習慣用AI來編寫代碼、解數學題;對於文科生來說,AI入侵學生日常作業的痕跡更爲明顯。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翎子在學院開設的「人工智慧+新聞」微專業的課堂上,發現學生們交給老師的原創作業,「充滿了AI味,沒有一點獨立思考原創的痕跡。」她甚至能辨別出,學生們使用的是哪一家的大模型。「文心一言相當於文科生生成的內容,通義千問更像是理科生」。
因爲是微專業,所以面向全校招生的人數並不多,15個學生左右採取小班化培養。讓她驚奇的是,過往學生需要依靠採訪、獨立思考後交上來的原創作業,現在充斥着AI味。「沒有一點人文關懷,寫作文筆乍一看很優美,很流暢,但沒什麼觀點,車軲轆話來回說,一看就是AI寫的。」
王翎子認爲,由AI完成的作業最致命的問題在於,讓學生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批判質疑的精神。她觀察到,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過去在GPT剛誕生的時候,學生可能只是藉助AI來潤色,但現在脫離了AI,學生已經快失去了原創寫作的能力。
「不用AI,學生自己寫的有錯別字,還有病句;用了AI,沒有生命力。」她說,技術的浪潮來了,老師們也無法改變,只能把學生的基本功打紮實。
即便是經常使用AI的理科生傅雪也向澎湃科技強調,他用AI更多的是作爲輔助工具,用來規範論文語言和整理思路,具體的核心內容還是需要自己完成,因爲「AI生成的科技味還是太重了!」
王翎子說,目前學院正在探索如何平衡AI技術的應用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AI技術已逐步融入多個環節,比如教學生使用AI生成新聞海報、新媒體頭圖,以及用AI復原歷史照片。
「通過AI技術教學,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王翎子認爲,技術變革的趨勢阻擋不了,但核心技能學生的原創寫作能力不能丟。
儘管大陸國內高校如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已公佈針對AI使用的明確規定,到底什麼行爲能界定爲規範使用AI,界限仍然相當模糊,也缺少有效的檢測工具。
比如,華東師範大學在今年8月,聯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發佈《生成式人工智慧學生使用指南》,指南中最引人關注的一條規則是,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時應明確標註,且直接生成內容不超過全文的20%。
天津科技大學明文規定,學校規定查重結果不得超過30%,AIGC檢測結果顯示的智慧生成內容比例原則上不超過40%。
復旦大學在其公佈的《規定》中提出了允許AI使用範圍與原則,此外,在責任與署名方面,《規定》還指出,作者須對使用AI工具生成的內容負最終責任,AI工具不能被列爲作者或共同作者。使用AI工具時,應確保最終作品的原創性和學術誠信,避免學術不端行爲。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王峰告訴澎湃科技,之所以在《指南》中明確規定「直接生成內容不超過全文的20%」,是因爲參考了學位論文重複率,學位論文的重複率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許多高校傾向於設定20%左右爲相似度的警戒線。
不過王峰在採訪中也提到,目前並沒有有效的檢測手段判斷學生是否使用了AI,更多依賴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當的使用,並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這也反向推動教師對AI的理解和使用。」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系教授、博導鄧建國在接受澎湃科技採訪時認爲,如何界定學生使用AI構成抄襲,以及學生使用前是否有必要事先聲明,確實界限較爲模糊,執行起來沒有制度的保障也很難。
在鄧建國看來,學生在用AI時也有一種內卷的心態。如果事先聲明在作業中使用了AI,可能會擔心老師會降低分數;而那些沒有標註但確實使用了AI潤色的學生,可能會獲得更高的分數。
「在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成績績點)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這種內捲心態,可能會讓學生如何規範使用AI變得很難實施下去。」鄧建國說。
鄧建國指出,現在AI檢測技術目前還不夠成熟,在技術層面無法準確判斷學生是否使用了AI。現存的AI檢測工具雖然能幫助識別,但這些工具還無法精確地判斷AI生成內容。
傅雪說,中國傳媒大學爲了防止學生過度使用AI來寫論文,特地向在校學生們發了一份《中國傳媒大學論文(設計)生成式人工智慧使用情況說明表》。
這份說明表中寫道,學生需要明確選擇是否使用生成式。若未使用,需要對未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作出聲明。如果沒有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說明,會被視爲違規使用。但傅雪也表示,即便這樣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仍處於灰色地帶,「嚴格執行的話會上報教務作業記零分處理,但學校對學生的態度比較心軟,很多時候也會給學生機會。」
如果說ChatGPT剛問世時,大學裡的教育工作者對此還充滿猶豫,但經過兩年技術的發展,不少大學教師都意識到,完全「一刀切」禁止並不現實,科學的與AI共存或許會是未來教育的趨勢。
在最近一期OpenAI論壇中,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陶哲軒也認爲,「富有洞察力的學生會用AI輔助數學學習,不是直接要求它算出答案,而是要求解釋。」
「AI禁令本身就是無效的。」在王峰看來,目前大陸國內一些高校加入贊同AI使用的行列,雖然力度不一樣,但趨勢非常明顯。他認爲,AI正在重新塑造教育,未來的學習模式將被重新定義。未來的大學,學生和教師將通過智慧設備和平臺與全球的知識庫相連,實現無邊界的學習。人工智慧將成爲學習過程中的得力助手,幫助他們更高效地獲取知識,更深入地理解世界。
復旦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規定》推出的背景時也曾提到,「AI技術發展到今天,完全禁止學生使用AI顯然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大家的共識是:AI工具能夠提升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但絕不能成爲影響論文的關鍵創新點,更不能替代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或直接充當「槍手」。
鄧建國曾被某一大語言模型公司邀請,討論如何將大語言模型嵌入到課堂教學中。「但我們想了半天,不知道該如何將模型嵌入到課堂裡。」鄧建國認爲,對於AI,要警惕人工智慧侵襲新聞學院的課堂,但又需要擁抱人工智慧技術, 比如,通過不斷地使用、瞭解AI,找到AI爲我所用最好的方法。
學生什麼樣的能力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多位受訪的高校老師指出,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原創能力無法取代。王峰認爲,好的創意不會被辜負。人工智慧時代,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創意。過去,優秀的學者被認爲需要良好的記憶力,但現在,人工智慧技術會完成大量重複性的工作,記憶力的重要性會逐漸降低,而創意會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