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穩中有進四大“引擎”
編者按:
前三季度,全國GDP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其中,長三角經濟在上半年實現“V”型回升後,三季度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與上半年相比,長三角經濟“進”在哪裡?今年最後一個季度,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閃光點?本報即日起將推出“盤點長三角”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隨着上海主要經濟指標的發佈,全國31個省份的GDP排名隨之出爐。根據《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排行榜TOP 10中,長三角依然佔據了三席,上海位列第11名。三省一市GDP總量達到了17.46萬億元,佔全國前三季度GDP的24.16%。
其中,江蘇表現最亮眼,多項指標達到或優於去年同期水平,市場活力動力增強,發展質效持續提升。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73808.8億元,位列全國第二,今年有望邁入“十萬億俱樂部”。GDP的增速也由上半年的0.9%,提升到前三季度2.5%。
前三季度,浙江三大產業持續回升,質量效益不斷改善,經濟整體呈現企穩向好態勢。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生產總值爲45826億元,位列全國第四。GDP增速爲2.3%,遠遠高於全國的0.7%GDP增速。
安徽前三季度GDP爲27668.1億元,排名由上半年的第九位,降到了第十位,被奮起直追的湖北趕超。但GDP增速水平表現不俗,達到了2.5%,跟江蘇比肩。
“安徽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前三季度GDP增速不僅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長三角地區也處於較高水平,充分表明安徽在融入長三角後,經濟活力大幅度增強,長三角一體化對安徽經濟的這種帶動作用凸顯。”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安徽無疑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受益者。
“江浙滬是國內經濟最發達、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區域,其溢出效應將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安徽經濟發展。同時,在一體化大趨勢下,三省一市之間的壁壘有望進一步打破,隨着各種生產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與信息資源的逐步共享,省市之間的協調聯動性將有效增強,這將在更深層次上促進彼此間的協同並進,同樣將利好安徽經濟的提振。”付一夫指出。
上海雖然前三季度沒有實現正增長,但各項經濟指標在上半年基礎上進一步回升。前三季度,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301.99億元,位於全國第11位。GDP增速雖然比去年同期下降0.3%,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了2.3個百分點。
“長三角整體經濟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表明長三角地區仍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龍頭地區。上海前三季度增速相對落後,是因爲上海作爲國際大都市,人口密度比較高,在抗擊疫情中採取的措施相對嚴格,經濟受到的影響也相對較大。”奚君羊表示。
“江蘇、安徽和浙江都實現了顯著高於全國整體水平的增長速度,分別爲2.5%、2.5%和2.3%;上海雖然暫未實現正增長,但降幅較上半年有了大幅度收窄,由負轉正指日可待。這充分彰顯出長三角經濟在抵禦外部衝擊方面的強大韌性。”付一夫指出。
今年以來,“穩投資”成爲“穩增長”的重要動力。前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實現年內首次轉正;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3.1個百分點。在長三角,投資的拉動作用同樣顯著,其中,重大項目成爲推動長三角投資回暖的關鍵。
以上海爲例,今年以來,上海出臺實施擴大有效投資“20條”政策,確保投資在特殊時期發揮逆週期調節的重要作用。在此帶動下,上海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達10.3%,較上半年提高3.6個百分點,位居東部主要省市首位。其中,製造業投資在集成電路、汽車、生物醫藥等領域大項目帶動下,增長18.7%,連續11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
浙江和安徽的表現同樣出色。爲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2016年以來,浙江省進行了八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計劃總投資5.9萬億元。前三季度,八批集中開工項目中有4918個已開工建設,開工率達99.8%,其中,1939個項目已竣工投入使用。今年在建項目前三季度完成投資佔浙江省投資總額的24.8%。
在這些重大項目的強力支撐下,前三季度,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5個百分點。投資累計增速自5月份轉正後,保持穩步向好態勢。
今年以來,安徽一直在加強重點項目謀劃建設。1-9月,納入投資計劃的續建和計劃開工項目完成投資12537億元,爲年度計劃的96%,超序時進度21個百分點;儲備項目完成投資426億元,重點項目合計開工2314個、竣工1055個,完成投資12963億元。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增速比1-8月份提高0.7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
相對而言,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的表現偏弱,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7%,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5個百分點,年內降幅逐月收窄。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5.1%,比上半年加快1.6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入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3%,已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3 外貿“乘風破浪”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貿易造成嚴重衝擊,但隨着一系列“穩外貿”措施的實施,前三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31151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長三角地區亦頂住壓力,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均由負轉正,且快於全國平均水平。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上海貨物進出口總額爲2.5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其中,出口總額1.01萬億元,增長1.0%;進口總額1.52萬億元,由上半年下降1.7%轉爲增長2.1%。
江蘇省完成貨物進出口總額32250.4億元,同比增長0.8%,上半年爲下降2.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其中,出口總額19651.9億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8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2598.5億元,增長5.2%,增速回升3.3個百分點。
浙江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佔全國份額進一步提升。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24422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18136億元,增長7.5%;進口6286億元,增長12.1%。
前三季度,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59.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1%,增速位居全國第四,規模保持中部第一。其中,出口2317.8億元,增長12.8%;進口1641.4億元,增長13.4%。
“我國外貿增速轉正,一方面得益於我國率先實現復產復工。這不僅爲外貿訂單履行等提供了有力支撐,也有效彌補了全球供應缺口。”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另一方面,前期一系列超常規政策的效果逐漸顯現,也有效推動了我國外貿回暖復甦。”
值得關注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蘇浙皖進出口回暖的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
前三季度,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5993億元,增長4.4%,佔33.0%。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大幅增長34.5%,拉動整體增長10.6個百分點。江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7819.1億元,同比增長0.8%,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爲24.2%,與上年同期持平。安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進出口950.4億元,增長了11%,其中,新加坡、泰國和俄羅斯進出口增速分別位列前三甲。
“長三角本來就是我國的製造中心和外貿中心。上海有強大的國際商務能力、江蘇有很強的製造能力、浙江有強制造加創新能力,所以長三角進出口數據明顯高於全國,總體形勢非常不錯,尤其浙江省和安徽省。”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浩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徽雖然進出口總量不大,但增速在長三角最快,不容小覷。
在正視成績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外貿發展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龐超然認爲,下一步應該從三方面來穩住外貿基本盤。第一,要繼續關注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勢。第二,要高度重視疫情導致的保護主義擡頭問題。第三,要注重保護外貿主體。“要穩住外貿產業生產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龐超然說,應對外貿主體提供必要的財稅金融支持措施,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引導外貿產品出口轉內銷,支持企業在困境中求生存、尋商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於外貿產業的影響,加快形成“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廣州農商銀行首席研究員朱民武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有關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加大出口企業退稅力度,加大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幫助企業拓寬國際市場,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等,進而穩住外貿基本盤。
“要提升自身製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構建品牌出海體系,並進一步強化跨境電商創新模式的應用。目前,全國自貿區越來越多,長三角也實現了自貿區全覆蓋,創新對外貿的驅動力越來越強。要危中找機,不僅要‘穩外貿’,還要推動外貿更快地發展。”趙浩興表示。
4
今年第三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單季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在長三角,隨着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消費“新引擎”正發出隆隆轟鳴聲。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消費支出情況,8個省份的人均消費支出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9萬元),長三角佔據三席。
其中,上海以3.07萬元的人均支出高居榜首,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人均消費支出超過3萬元的省市。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103.5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6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新消費呈現引領態勢,智能配送、網絡零售、網絡生鮮等在線新零售爆發式增長。前三季度,上海網上商店零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
浙江省以2.3萬元的人均消費支出位於全國第三名。前三季度,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05億元,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4個百分點。在境內疫情防控形勢趨穩的背景下,餐飲市場氛圍逐漸好轉,餐飲消費增多,三季度浙江省餐費收入749億元,同比增速今年以來首季轉正,增長0.3%。
江蘇省前三季度的人均支出爲1.88萬元,位列全國第六。前三季度,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43.0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7個百分點,年內降幅保持收窄態勢。其中,9月份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8%,已連續4個月實現月度正增長。
安徽以13594元的人均消費支出排名全國第13位,雖然未能進入全國前十,但前三季度安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94.7億元,同比下降0.5%,比全國低6.7個百分點,降幅全國最小。
收入是決定消費支出規模最直接的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來看,上海以5.4萬元位居第一,浙江、江蘇和安徽分別爲4.0萬元、3.3萬元、2.1萬元。
“前三季度,長三角內四地的消費支出排名與收入排名是一致的。如果將消費支出除以可支配收入,可以得到邊際消費傾向排名:安徽(65%)、江蘇(57%)、浙江(57%)、上海(55%)。”民銀智庫宏觀區域研究團隊負責人應習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長三角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新型消費快速發展、激活新型消費潛力的政策措施。
例如,今年以來,長三角多地按下“夜經濟”的啓動鍵、加速鍵,打造各具特色的夜生活場景:上海6月份舉辦了首屆夜生活節;江蘇蘇州打造夜經濟品牌“姑蘇八點半”;浙江以“浙裡來消費・美好夜生活”爲主題,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第七屆安徽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亦突出“夜間經濟”,扶持夜間文旅市場,激發消費潛能,促進旅遊扶貧。
從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的數據看,居民消費需求集中釋放,市場人氣穩步回暖。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其中,長三角地區文旅消費升溫明顯,拉動了逾1400億元消費。
“前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3.9%,實際增長0.6%,對比之下,消費支出同比名義下降3.5%,實際下降6.6%。收入增長,消費下降,主要還是因爲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信心,或者說,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有所改變。在此背景下,出臺一系列推動消費政策措施非常有必要。”應習文表示。
應習文指出,從目前政策效果以及居民收入與消費支出的“剪刀差”來看,居民消費仍比較大空間。“目前,最重要的是積極防控疫情,爲傳統消費、線下消費進一步復甦創造良好條件。同時,應落實‘六穩’‘六保’政策,增加居民實際收入,增強居民消費信心,促進消費長效發展。”應習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