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鏈支撐打造國家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北京核心節點
中國日報7月5日電(記者 趙磊)我國自主創新的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長安鏈將支撐在北京打造國家數據流通基礎設施的核心節點,推動數據要素在確保隱私安全的基礎上,更高質量地流通、增值。在7月4日舉行的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據要素高層論壇上,長安鏈·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正式宣佈啓動建設。該協作網絡是在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指導下,運用高性能的長安鏈與隱私計算技術,爲數據要素流通和應用提供安全傳輸、可信協作、閉環激勵的關鍵支撐能力。
北京作爲我國的政治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彙集了大量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科研創新、商業服務等領域數據,已經形成國內領先的數據要素市場。據統計,2023年,北京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8766.7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8.5%,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2.9%。按照規劃,2030年北京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因此,打破數據孤島,推動數據更好地流通、應用、增值,北京有基礎,更有動力。
據介紹,長安鏈·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由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十餘家科研單位和國內頭部信息技術企業聯合建設,瞄準在北京“打造國家數據流通基礎設施的核心節點”的建設目標,將打造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算力平臺、分佈式數據流通平臺、共建共享的數據資源網,並形成開放的數據生態聯盟,賦能金融、電信、能源、醫療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行業與關鍵領域。
在這一過程中,高性能融合隱私計算的長安鏈將發揮核心基礎作用。研發負責人介紹,協作網絡中的數據接入長安鏈後,採取分佈式存儲,流通全程真實可信、不可篡改;運用隱私計算技術加密,原始數據全程“可用不可見”,確保了數據擁有者的隱私安全;同時,通過跨鏈機制,協作網絡實現與各類數據流通利用平臺的深度合作,共享數據資源目錄信息,實現跨平臺、跨行業、跨區域的數據流通利用,打通了數據孤島;此外,通過長安鏈智能合約實現數據全程透明可計量,將數據流通利用服務所獲得的收益,按約定規則通過智能合約給各貢獻方進行自動高效的分潤,大幅提升數據提供者的積極性。
長安鏈是我國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由微芯研究院牽頭研發,性能全球領先。自2021年發佈以來,長安鏈不斷應用於國家級稅務服務、可信數字身份體系、政務服務、供應鏈金融等一大批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正不斷賦能國家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