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蓄勢向好 十大賽道紅利可期

來源:證券時報

汽車智能化浪潮洶涌

作者:韓忠楠

2024年,全球汽車行業經歷了深刻的變革,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的加速滲透,正在重塑汽車產業鏈,革新汽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用戶體驗等各個環節。新能源汽車的市佔率持續提升,特別是智能電動汽車的增速更爲顯著。

業界普遍認爲,在以電動化爲核心的產業競爭“上半場”之中,我國已構築了領先全球的優勢,如今,以智能化爲核心的“下半場”競爭序幕已經開啓。

展望2025年,智能汽車的普及率會進一步提升。研究觀察機構TechInsights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全自動駕駛尚未實現,但L2級自動駕駛正逐漸成爲主流。2025年近25%的汽車將具備此功能。

與此同時,智能汽車的加速演進,也會給產業鏈帶來一系列的變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2025年,車載智能計算平臺將持續優化降本提質策略,助推NOA等智能駕駛技術廣泛應用於高中低端各種車型。同時,智駕與智能底盤的深度融合,也將顯著提升L3以上車輛運動控制性能。

此外,2025年,AI生成的合成數據將普遍應用於自動駕駛模型的高效訓練和仿真服務。自動駕駛模型有望隨着多模態大模型算法改進、數據生成能力提升、算力和訓練時長擴增,助推自動駕駛感知決控能力實現重要突破。

半導體銷售料兩位數增長

作者:王一鳴

2025年半導體市場發展前景幾何?多家研究機構預測,明年全球半導體產值有望維持兩位數百分比的增長。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測,2024年全球年度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19%,達到6269億美元。到2025年,全球銷售額預計將達到6972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將來自於生成式AI服務的正式啓動。

S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Neuffer表示,“2024年全年半導體銷售額預計將增長近20%,高於之前的預測,並且預計在2025年將繼續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IDC在報告中亦頗爲樂觀,預估2025年半導體產值將成長15%;其中,存儲器產值將成長超過24%,主要因AI加速器需要搭配高階的HBM3、HBM3e,新一代的HBM4將於2025年下半年推出。

看好HBM細分領域的機構不在少數。TechInsights預計2025年HBM出貨量將同比增長70%,因爲數據中心和AI處理器越來越多地依賴這種類型的存儲器來處理低延遲的大量數據。

其他領域方面,IDC預估,2025年非記憶體領域的半導體產值將成長約13%,主要受惠於先進製程AI服務器、手機芯片需求旺盛,以及成熟製程消費電子芯片市場回溫。2025年晶圓製造產能將增加7%,其中先進製程產能增加12%,平均產能利用率可望維持90%以上水準。

人工智能商業化縱深演繹

作者:王小偉

2023年開啓大模型元年,“基座階段”正式搭建;2024年大模型應用正式起跑,AI軟件硬件齊頭並進。隨着AI從各個維度對工作和生活的滲透,AI應用將在2025年迎來爆發期,帶動人工智技術商業化向縱深演繹。

在此過程中,模型將變得更爲強大和實用,不僅能完成更多任務,而且表現得更出色。可以期待的是,更強大、更專業的“模型矩陣”,將在2025年爲市場帶來全新的、更實用的人工智能體驗。

與移動互聯網帶動APP生態圈出現類似,AI Agent將會成爲未來主流。比如,人們不再需要直接與互聯網互動,當需支付賬單、預約醫生、訂購東西或其他在線任務時,只需指示AI Agent助理完成即可,它更知你、懂你、服務你,這相當於點亮了AI界的“阿拉丁神燈”。除了C端,AI Agent還有望成爲企業運營的新引擎,這將爲部分經濟週期承壓的產業注入新動力。

人工智能紅利期將給更多產業帶來漣漪,可能成爲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主流判斷認爲,2025年將成爲由AI驅動的人形機器人商用化量產元年,這有望成爲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品品類。

伴隨着2025年的開啓,AI也將迸發多元生機。不僅是“眼前一亮”,而且更是“有顛覆性”。

消費電子復甦延續業績向好

作者:嚴翠

2024年,在AI、政策等因素驅動下,消費電子行業穩步復甦,手機、PC、平板等重要品類出貨量連續四個季度同比正增長,AI眼鏡、智能手錶等品類也加速破圈。

展望2025年,在AI驅動行業創新提速、用戶對AI終端認知度提高、蘋果AI2025年將在中國等多國加速落地、華爲手機攜原生鴻蒙強勢迴歸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消費電子行業有望延續2024年復甦行情,手機換機週期有望加快、AI PC滲透率將持續提升,AI眼鏡、智能手錶等出貨量也將放量增長。

與此同時,隨着AI在消費終端的加速滲透,AI終端對用戶的瞭解進一步加深,屆時,消費電子行業不同品牌、不同終端功能差異等將逐漸擴大,行業差異化競爭提速,AI終端也將逐漸向“越用越懂你”的方向發展。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A股消費電子產業鏈有望受益於行業AI創新帶來的市場持續復甦。另一方面,幾年前,衆產業鏈企業已開始佈局智能汽車新業務,爲智能汽車供應零部件、攝像頭、顯示屏、模組、散熱系統等,目前智能汽車賽道仍處高速發展階段,各企業智能汽車業務也正加速貢獻利潤。因此,預計這些企業2025年將同時受益於智能汽車業務的快速發展而業績向好。

酒店旅遊市場有望量價齊升

作者:聶英好

2024年中國酒店、旅遊市場呈現出諸多變化,國內旅遊市場持續增長,周邊遊、出境遊需求旺,新型文旅消費場景不斷涌現,消費穩步提升。展望2025年,在政策預期之下,餐飲文旅政策擴容或有望帶來需求回暖和量價拐點。

從政策端來看,提振服務消費有望成爲政策重點發力方向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要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消費支持政策或有利於釋放假期乘數效應,機構普遍看好2025年出遊人次延續韌性。

具體到酒旅消費市場,酒店消費方面,中金公司在研報中預測,預計2025年酒店行業供給增速或有所下降,若疊加需求端政策刺激,整體供需關係有望更加平衡,乃至迎來房價拐點。

旅遊消費市場方面,機構看好休閒需求韌性和冰雪遊熱點。休閒旅遊需求有韌性,國內體驗性休閒旅遊需求將成爲長期趨勢,2025年出境遊或進入常態化增長階段。中金公司認爲,若2025年消費需求復甦,旅遊消費客單價或有上行空間。與此同時,冰雪經濟中長期受政策支持,部分旅遊目的地在政策支持下交通改善、新產品投放、併購重組等,值得重點關注。

人形機器人或迎商用化量產

作者:潘玉蓉

2024年最受關注的科技熱點,人形機器人當屬其一。

過去一年,特斯拉機器人賬號不斷更新擎天柱(Optimus)的日常動態,性能不斷迭代。OpenAI正考慮親自下場開發人形機器人。在國內,小鵬汽車、東風汽車、奇瑞汽車、上汽集團、比亞迪、小米、美團等企業相繼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合作、戰略投資等方式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

機器人產業作爲未來藍海賽道,也在政策層面上得到支持和加強。工信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爲行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目標。大廠入局,技術迭代以及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有望持續推進。

人形機器人是AI在物理世界應用落地的主要載體,相關板塊的投資機會在過去一年受到資金的追捧。

有機構指出,2025年或是人形機器人商用化量產元年,國內外科技巨頭共同加碼,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具備板塊性投資機會。《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稱,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6億元;到2029年,該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750億元,佔據全球市場的32.7%;到2035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000億元。

餐飲消費將穩步回暖

作者:曹晨

回顧2024年,餐飲行業在挑戰與機遇中迎來了新的變革。在多重因素影響下,行業進入新一輪洗牌期,整體發展仍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月,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297億元,同比增長2.5%。2024年1—11月,全國餐飲收入5.02萬億元,同比增長5.7%;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39萬億元,同比增長3.1%。中國飯店協會分析,11月份餐飲收入較上月增長0.8%個百分點,在政策的推動下,餐飲市場穩步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列出了2025年的九大重點任務,並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爲首位。地方層面,上海、廣州等城市近期再次發放餐飲消費券,將進一步刺激線下消費增長成爲共識。

不少頭部餐企也看好2025年餐飲消費市場的增長潛力。海底撈執行董事周兆呈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更爲餐飲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增長預期,公司對在新的一年裡的經營與發展充滿信心。呷哺集團副總裁張豔梅表示,近期已經感受到了餐飲消費市場的趨穩與復甦,多地門店客流也迎來了明顯增長。展望2025年,集團對餐飲行業發展信心滿滿,對提振消費政策落地充滿期待。

創新藥出海 揚帆啓航正當時

作者:潘玉蓉

2024年是我國創新藥發展波瀾壯闊的一年,根據工信部公佈的數據,我國創新藥市場已經突破千億大關。

自2019年國家醫保局啓動“國談”以來,醫保基金對創新藥的支出從2019年的近60億元提高到2023年的約900億元,增長速度很快。

更爲亮眼的成績來自海外市場。截至2024年12月19日,2024年度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再創歷史新高,交易數量超過115起,交易金額超過500億美元,超過2021年的三倍。

以百濟神州自研BTK抑制劑澤布替尼爲例,三季度其在美國的單季度銷售額達5.04億美元,同比增長87%,在歐洲的銷售額達9700萬美元,同比增長217%,成爲近年來中國創新藥企全球化發展的典型。截至2024年12月,國內已有超30款創新藥成功出海。

生物醫藥行業天然具有全球化的屬性,中國不少創新藥企在研發、生產等方面已具備較強實力,並通過出海驗證和提升了相關能力。對於國內藥企而言,雖然出海將遭遇種種挑戰,但從獲得海外市場的資金支持、提升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以及加速臨牀推進進程方面來看,仍然蘊藏着巨大的機遇,是優秀企業的“必答題”。2025年,這一趨勢將延續。

風電迎裝機大年 利好盈利修復

作者:張一帆

搶裝潮和價格戰之後,風電裝機大年或將在2025年到來,量增價穩利好產業鏈盈利修復。從中長期來看,深遠海風電開發陸續出現實質性進展,有望打開海上風電成長空間。

海上風電市場在2024年下半年的核準、招標等節奏明顯加快,高增的招標數據以及前期工作的持續推進,有望確保已獲批項目在2025年進入實質性建設施工階段,推動風電裝機大年的實現。

增量方面,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明確,2025年將堅持綠色低碳轉型,目標全年新增風電光伏裝機2億千瓦左右。浙商證券預計,2024年至2026年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100GW,複合年均增長率爲11%,其中陸風、海風新增裝機年化增長率爲6%、41%。

價格方面,持續推進的風機大型化使行業成本良性下降,利好盈利修復。海風市場中,當前風電主機設備的採購成本在三年內降幅接近五成,海上風電經濟性明顯提升。

中長期視角看,備受矚目的深遠海風電開發有望取得更多進展,政策鼓勵與技術進步在這一領域同頻共振。政策上,最新發布的《自然資源要素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目錄》明確新增海上風電將實施“單30”;相應的技術上:單機容量20MW以上的海風機組實現吊裝、大容量柔性直流外送項目陸續開工。

有色商品分化 金銅強勢延續

作者:趙黎昀

全球宏觀變局加速演進,突發地緣事件頻繁顯現的2024年,國際有色商品市場表現搶眼。

2024年10月,COMEX黃金價格突破創歷史的2800美元/盎司,全年累計漲幅超過27%。國際銅價大幅拉漲帶動下,2024年滬銅主力合約創下歷史新高,年內最大漲幅超32%。貴金屬超常漲勢拉動多種有色商品價格上行,但在供給過剩背景下,碳酸鋰等新能源金屬價格仍在底部徘徊,相關企業業績承壓。

展望2025年,有色金屬商品市場價格分化走勢或延續。

通脹預期擡升,美債實際利率和美元指數上漲,地緣政治風險擾動因素疊加,市場避險需求仍存。全球去美元化大背景下,儘管中短期金價邏輯可能生變,但價格重心或仍整體上移。具有貴金屬屬性的銅,2025年或將延續礦端原料緊缺邏輯,供需邊際改善支撐,預計銅價仍有小幅擡升空間。

不過,供應超預期,疊加海外低成本產能增加影響,碳酸鋰價格2025年預計仍維持低位。鎳、鋅、錫等工業金屬或面臨來自供給端過剩的擾動,市場價格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