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變

本報特約記者 吳 鳴4月10日,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發佈報告,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爲“負面”。中國財政部當天對此表示遺憾,並稱前期中方與惠譽評級團隊進行了大量深入溝通,報告也部分反映了中方的看法,但從結果看,惠譽主權信用評級方法論的指標體系,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對推動經濟增長、進而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正面作用。據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網站10日消息,惠譽維持了中國的“A+”主權信用評級,指出這一評級受到中國“龐大而多元化的經濟、相較同類評級國家依然穩健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前景、在全球貨物貿易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強勁的外部融資以及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地位”等因素的支撐。不過,惠譽同時聲稱,將評級展望調整爲“負面”反映“中國公共財政前景面臨的風險攀升”,並認爲“中國經濟前景須應對愈來愈多的不確定性”。惠譽還提到,“從評級角度來看,近年來鉅額財政赤字和不斷上升的政府債務,侵蝕財政緩衝能力”。據中國財政部網站10日消息,該部有關負責同志就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下調我主權信用評級展望有關問題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堅持統籌兼顧支持經濟發展、防範財政風險和實現財政可持續等多重目標,根據形勢變化,統籌需要與可能,科學合理安排赤字規模,保持赤字率在合理水平。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整體看是適度、合理的,有利於經濟穩增長,也能較好控制政府負債率,爲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預留政策空間。該負責人稱,回顧2023年,中國GDP增長5.2%,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令人振奮。今年設定5%左右的預期目標,符合現實條件和發展需要,傳遞出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中國政府維護良好主權信用的能力和決心也沒有改變。此外,對於惠譽從中國財政赤字、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平臺債務等角度提出的風險上升的擔憂,中國財政部10日迴應稱,適當的財政赤字有利於發揮政府舉債融資積極作用,保持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支撐。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安排全國財政赤字4.06萬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預計赤字率3%,與上年年初預算持平。這樣安排有利於保持必要支出強度,發揮財政逆週期調節作用,穩定和提振市場信心,也有利於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政府債務風險,爲以後應對複雜困難局面留出空間。該負責人還介紹了在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方面的工作,並表示“總的看,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工作有序推進,風險總體可控。”惠譽最新報告以及中國財政部的迴應引發外媒廣泛關注。在報道惠譽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考量和擔憂的同時,多家外媒也關注到在政府支持下,中國經濟近期的復甦跡象。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0日在報道中稱,儘管有初步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正在站穩腳跟,惠譽仍對中國發出了警告。報道稱,中國政府正通過加大財政和貨幣支持力度,刺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復甦。進出口數據和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表現好於預期,中國前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超過預期,這些數據增強了北京方面對2024年實現5.0%左右的GDP增長目標的希望。《華爾街日報》10日提出中國需採取更協調一致的刺激措施以解決一系列問題,但同時承認,在“經歷了艱難的2023年後,今年中國製造業活動、通脹和出口顯示出改善的跡象”。“中國經濟終於觸底回升了嗎?”該報日前在另一篇報道中指出,中國經濟3月份的首批數據顯示,在進入第二季度的關口,中國經濟出現初步反彈。報道援引中國一系列經濟數據:中國3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自去年9月份以來首次回升至50點以上;3月份的服務業PMI創下去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值,財新和標普全球的另一項製造業指標也創下13個月以來的新高,報道指出中國經濟很可能的確在改善。報道還稱,中國近期的貨幣寬鬆政策似乎正在奏效,尤其是2月初生效的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大幅下調。最近幾周,信貸市場開始明顯改善。與此同時,出口開始變得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