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Chinaman:當華人遭遇語言歧視
財新網訊 (見習記者 曹源)有一種說法是,無論你學哪一種外語,學得最快的永遠是髒話。
在很多時候,人們最反感的反而不是那些粗俗的咒罵,而是表面不太髒、卻帶着很強侮辱意味的詞語——尤其是當它與種族歧視有關的時候。
最爲著名的例子,莫過於英語中的“Negro”或者“Nigger”(直譯的話就是“黑鬼”),在美國,黑人自己說這兩個詞沒關係,會被認爲是自嘲,但它如果從其他人的嘴裡蹦出來,那麻煩可就大了,公開道歉、辭職謝罪都是常事。
而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敏感詞同樣存在,並且可謂花樣繁多。下面我們爲大家科普幾個英語裡對華人的主要歧視詞語,出國的時候防身用。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會當場發飆——但總不能被人歧視了還不知道吧。
當然,這些詞也有一些歷史上複雜的是是非非,我們也儘量地做些說明。
(一)Chinaman:複雜的歷史
2014年7月10日,美國福克斯有線新聞頻道(Fox News) 主持人鮑勃•貝克爾(Bob Beckel)正在和嘉賓討論中美網絡安全問題,他說:
“中國人是美國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我們把他們帶到這兒,還教這幫中國佬,呃,中國人,如何使用電腦,然後他們回到中國再來黑我們。”
"Chinese are the single biggest threat to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S … we bring them over here and teach a bunch of Chinamen–er, Chinese people – how to do computers and then they go back to China and hack into us."
中美網絡安全本身就是個爭議話題,但“Chinamen”搶走了所有的風頭。美國加州的華裔參議員劉雲平(Ted Lieu)在上週發表聲明,要求貝科爲自己使用這個詞道歉並辭職,他的行動得到了華人羣體的廣泛支持。在中國,央視也拿這事做了條新聞。
單純從英語的角度,Chinaman似乎看不出什麼歧視來,它應該跟Englishman(英國人)、Frenchman(法國人)或者Irishman(愛爾蘭人)一樣,是表明某個人出身國家的正常稱呼。
但是Chinaman偏偏不一樣,當代美國主流社會,特別是華人社羣,都認爲這個詞帶有種族歧視色彩,並呼籲避免使用它。
回顧歷史的話,早期的美國華人移民確實曾經在正式書信裡自稱Chinaman,但再往後,Chinaman開始被用來指代人口普查時不願意提供姓名的華人。
隨着對華人歧視和排擠的加劇,這個詞的意味越來越消極。1892年,美國通過了禁止中國人入境的傑瑞法案(Geary Act),其中也使用了Chinamen。漸漸地,Chinaman還被用來蔑稱其他亞裔移民。
與許多美國黑人整天把“nigger”掛在嘴邊不同,美國華人可不會在日常生活裡說出“Chinaman”。這個詞的“合法使用”一般都出現在有特殊含義的文學作品裡——看過臺灣作家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嗎?它的英文版書名就是“The Ugly Chinaman”
有了這種比較複雜的歷史淵源,當一位美國公衆人物說出“Chinaman”之後,往往會解釋自己毫無惡意,只是對這個詞的敏感度不夠,如果無心冒犯了華人請多多見諒等等。當然,那要看華人們接不接受了。
(二)Ching-Chong:最著名的敏感詞
2002年,美國著名NBA球星奧尼爾(Shaquille O’Neal)在接受福克斯體育臺採訪時,當着鏡頭開起了玩笑,對象是休斯頓火箭隊的新秀,中國中鋒姚明:
“告訴姚明,ching-chong-yang-wah-ah-soh。”
"Tell Yao Ming, ching-chong-yang-wah-ah-soh."
奧尼爾並不是在秀自己蹩腳的中文,這一串發音可是相當有問題的,他的這句“玩笑”也鬧得滿城風雨,後來不得不出來道歉。
那麼Ching-Chong到底是什麼?多數嚴肅的大詞典沒有收錄它,更接地氣的流行語網站“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給出的解釋是:
傲慢的非亞裔人士認爲亞裔都會說的唯一的詞。
The only word arrogant non-Asians think all Asians say.
說白了,就是在這些人耳朵裡,華人說漢語就是這個味道,甚至亞裔說母語都是這個味道。
在美國,Ching-Chong被認爲是一個百分百的種族歧視詞語,它的歷史很“悠久”,歷史文獻記載,在20世紀初,華裔和亞裔孩子在學校常常會被同學用下面這首兒歌欺負:
Ching Chong, 中國佬,
就坐在牆頭
過來一個白人
切掉他尾巴
Ching Chong, Chinaman,
Sitting on a wall.
long came a white man,
And chopped his tail off.
有一首創作於1917年的美國歌曲,名字也叫《Ching Chong》,它的歌詞乍一看充滿了童趣,不過細看之下,也能體會到當年華人在美國社會眼中的“古怪”形象。
各種歧視性、刺激性的詞句,對於喜劇藝術而言都是好材料,總有人忍不住想用一用。在2014年3月,美國脫口秀主持人斯蒂芬•科拜爾(Stephen Colbert)的節目官方推特發出了這樣一條內容:
“我願意設立一個‘東方人或其他敏感性問題Ching-Chong Ding-Dong基金會’,來表示我對亞裔社羣的關心。”
"I am willing to show #Asian community I care by introducing the Ching-Chong Ding-Dong Foundation for Sensitivity to Orientals or Whatever."
節目組的本意,可能是想諷刺另一個種族歧視爭議——美式橄欖球勁旅“華盛頓紅皮隊”被要求改名,因爲“紅皮”被認爲是對印第安原住民的歧視稱呼,但紅皮隊老闆認爲這個隊名是歷史遺產,並宣佈自己將成立慈善基金支持原住民。
如果一個基金會的名字裡就帶着種族歧視詞語,怎麼可能化解種族歧視問題呢——這就像成立一個名字裡有Ching-Chong的基金會來支持亞裔一樣。
不過科拜爾的團隊可能沒想到,這句用於類比的“玩笑”會引來亞裔羣體的憤怒。推特上迅速掀起了“取消科拜爾”(#CancelColbert)的活動,併成爲熱門話題,迫使科拜爾也不得不在後來的節目裡反覆地做解釋,還搬來支持自己的華人朋友助陣。
在更早一點的事件裡,2011年3月13日,美國UCLA大學學生Alexandra Wallace發佈了一段YouTube視頻,批評亞裔學生在圖書館中大聲打電話,但是她故意用“Ching Chong, Ling Long, Ting Tong”來模仿亞裔的說話聲,還不知好歹地提到了當時剛剛發生的日本大地震,言辭過激,頓時激起了一片聲討。
24歲的華裔Jimmy Wong對此的迴應是,寫了一首歌,名叫Ching Chong (It means I love you)。於是,這首歌紅了。
我拿起電話說
Ching chong,意思是我愛你
Ling long, 我很需要你
Ting tong, 我真不知道那是啥意思
但你錯了讓我很高興
I pick up my phone and say
Ching chong, it means I love you
Ling long, I really want you
Ting tong, I don't actually know what that means
But I like it when you're wrong
不過,Jimmy Wong的這首歌的部分歌詞攻擊性也挺強的……
爲了對付令人不快的Ching-Chong,一些人選擇堅決阻止這個詞出現,另一些人則想轉變大衆對這個詞的理解,哪種會更有效呢?
(三)Chink 與Gook
居住在美國紐約的曹米希(Minhee Cho)去“棒!約翰”(Papa John’s)比薩店吃快餐,結果被一張收據氣壞了。她當天中午在推特上發佈了這張收據的照片,在顧客姓名一欄,赫然寫着“lady chinky eyes”(小眼睛女士)。
Chink是對華裔或亞裔的一種侮辱性稱呼,它還衍生出了Chinky,Chinkie,Chinki等等。Chink在英語中的原義是“狹小的縫隙”,因此,對它最直接的解釋是:諷刺亞裔眼睛小。
對於Chink一次的起源,衆說紛紜,有人認爲它是中國的英文China的一種不規則形式,有的則認爲演變自中國的清(Qing)朝的清字,還有的認爲是從印歐語系中中國(如法語中的La Chine)這個詞進化而來。
或許是以上幾種原因並存,讓它更容易地“流行”了起來。Chink有據可查的最早出現時間是1878年,真正的廣泛使用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大量的中國移民作爲勞工抵達北美,影響了當地白人的就業,加之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異,他們被白人視作威脅。於是Chink開始大行其道。
1940年代起,這個詞開始被用來廣泛地蔑稱東亞和東南亞裔人羣。在越戰時期,這個詞經常被用來形容越南士兵,它在著名的越戰影片《野戰排》中就頻繁出現。
一個類似的詞是“gook”。這個詞最近的一次爭議事件發生在澳大利亞。在一輛開往悉尼的火車上,55歲的女子蘇•威爾金斯(Sue Wilkins)上車後沒能找到座位,於是開始指責沒有給她讓座的兩個孩子以及他們的亞裔母親。
在衆人的勸說下,她反而越來越起勁,還將矛頭指向了另一位勸架的男士,以及他的朋友,來自中國香港的一位女性:
“找澳洲女朋友很難是吧,你一定要找個gook. ”
"Hard to get an Aussie girlfriend - you had to get a gook."
說着說着,她還用手將自己的眼角向後拉,並模仿起亞洲人說英語的口音。
車廂內的乘客卡里姆•阿布達爾(Kareem Abdul)把這一幕用手機拍攝了下來,並上傳到了YouTube。不消說,又是一番網友怒斥與主角道歉的故事。
根據《牛津字典》給出的解釋,gook作爲名詞用來指代外國人,尤其是東南亞裔,有明確的冒犯意味。
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本於1893年出版的一本俚語字典,當時gook被用來形容“一個低級妓女”。
也有考據認爲,美國海軍士兵曾在稱呼菲律賓人時使用“gugu”,因爲當地女性會使用一種名爲gugu的樹幹來清洗自己的頭髮,這與後來的gook有關。
但另一些學者認爲,gook來源於朝鮮語。在朝鮮戰爭時期,美國士兵發現接近他們的韓國人常常會說miguk(朝鮮語中的“美國”),但是美國士兵卻將這個詞誤解爲“me gook”(我是gook)。
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亞洲人之間沒有區別,於是針對亞裔的歧視詞語都是通用的。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時期,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John McCain)就曾用“gook”指代越戰時囚禁他的越南士兵,之後他只好乖乖地爲自己的用詞不當向越南裔人羣道歉。
道歉是一個個都做了,但埋在心理的歧視,恐怕還沒有那麼容易消除。
話說回來,不少中國人放在嘴邊的“棒子”、“阿三”等等,是不是也是同樣道理呢?
(原文載於財新網公衆賬號“旁觀中國”,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