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纔是財富的來源
在全球的社交媒體上,都能看到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高喊"打倒資本家","消滅不平等",彷彿這就是道德的最高標準,彷彿這就代表着思想的進步。但是,如果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們先要來談分工。
古典經濟學早就發現了,相比每個人自給自足,社會分工能帶來更高的生產力。同時,他們也發現了一個基本事實:在社會中,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這種不同會導致市場經濟中的差異。
就像經濟學大師米塞斯在《人類行動》中說的:"經濟學家在研究問題時,絕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 , 人與生俱來的和後天獲得的不平等,使得他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不一樣。"
正是因爲每個人的技能、性格和心理傾向都不同,他們纔會選擇加入社會分工,因爲這樣能比自給自足更好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就是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告訴我們的,正是這些差異讓人們願意在社會分工中自願合作。
那麼在市場經濟中,收入和財富的差異是怎麼產生的呢?
每個人在選擇職業時,都會去能發揮自己優勢的地方。這個過程是通過市場的價格體系來實現的。比如說,對企業家和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選擇,因爲所有面向未來的行動都存在不確定性。
在生產過程中,每個參與者都能根據自己投入的生產要素來要求相應的產出份額。而且,每個人的貢獻都會獲得不同的溢價,這個溢價是由消費者對最終產品的評價來決定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市場經濟中的財富和收入差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人與人之間在生理結構和地理位置上的差異,這體現在他們的技能、能力和智力上;
第二,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準確預判市場的未來狀況;
第三,不同投入要素的邊際價值生產率不同 - 說白了就是消費者認爲你對最終產品的貢獻值多少錢。
有一些馬派人士說所有的生產成果都應該屬於勞動者,而不是企業家、資本家和地主。
這個說法聽着動聽,但是根本毫無邏輯。
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生產過程中不只需要勞動力,還需要資本家之前積累的資本和土地所有者的資源。
其次,如果沒有企業家的判斷和組織,這些生產要素根本無法被引導到滿足消費者最迫切需求的生產線上。
企業家獲得利潤,恰恰說明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接下來我們來比較一下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生產製度的分配標準。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分配的公平性是建立在私有財產制度基礎上的。
所有財產,包括生產企業的投入和收益,都有明確的所有者。
獲得財產的方式要麼是最初開發未被佔有的資源,要麼是通過合同從前一個所有者那裡轉讓得來。
每個參與社會分工的人都有權獲得自己勞動的成果。
在這個分配標準下沒有隨意性可言。
只有不參與生產或者通過暴力,纔會失去這種權利。
而在計劃經濟制度下就不一樣了。
因爲所有的生產要素都被認爲是"集體所有",由指定的管理者控制分配權。
在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不是由消費者的評價來決定,而是由計劃者的主觀判斷來決定。
他們可能爲了所謂的"平等",不管你能力強弱、貢獻大小,都給你一樣的報酬。
這種制度有什麼問題呢?
我去過很多工廠。比如化妝品工廠,有的工人在貼標籤,有的在裝箱,有的在操作封塑機。電子廠裡,有的工人每天就是重複一個動作 - 把某個零件安裝到某個部位。
如果不管工作難度和責任大小都給一樣的報酬,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計劃經濟的分配標準強加到市場經濟制度上,必然會破壞市場經濟中的激勵機制。
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收入和付出沒有關係時,誰還會努力工作?
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下降。
所以說,對資本主義制度下財富和收入分配的批評,往往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他們是在用社會主義的分配標準來評判市場經濟。
這不僅沒有意義,反而會破壞市場經濟中維持效率的激勵機制。
如果真想讓社會更好,與其追求絕對平等,不如想辦法讓每個人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這就要求消除特權,所有人有一樣的法律地位,在法律的保護下,平等地、自由地展開與他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