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閱讀空間,還是青年“活動場”,實體書店探索更多新業態
從開設“青年夜校”到舉辦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從專注銷售特色書籍到嘗試文商旅融合發展,當前,不少實體書店正不斷拓展業態模式,打造自身品牌,滿足市民讀者精神生活需求。
氛圍濃厚的文化空間
在快節奏的城市中,越來越多實體書店選擇發揮自身優勢,將書店定位爲城市裡的“歇腳處”,爲附近居民和遠道而來的讀者提供可以放鬆身心的文化空間。
走進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紅樓公共藏書樓,昔日的老電影院被改造成三層閱讀空間,集藏書樓、公共圖書館、實體書店於一身,設有藏書區、閱讀區、研究區三個功能分區,方便不同需求的讀者選書與自習。曾經設有觀影座椅的階梯搖身一變,成爲可就座閱讀的沙發。據悉,紅樓目前有超8萬本藏書,衆多名家學者與出版社將圖書捐贈或交於藏書樓託管。
“藏”在北京市東城區前炒麪衚衕裡的“可能有書”書店,面積雖小,卻“五臟俱全”。在這裡,有多處可供安靜閱讀和工作的區域,“拿本書就能坐上一整天”是主理人趙晨引以爲傲的讀者評價。臨街的房間則被改造成了小型展覽館,免費的書展、藝術展不斷。而在書籍之外,顧客們還能在“可能有書”買到獨立藝術家設計的各式文創產品,甚至還有熱乎可口的包子。“‘可能有書’以文化賦能公共空間,希望通過我們的改造和運營,實現城市生活與文化藝術的和諧共生。”趙晨告訴筆者,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期待“複製”“可能有書”的經驗。
除閱讀之外,有些書店還化身爲小型文化交流會的絕佳舉辦地。不少“小衆”的戲劇、電影、詩歌在推出前,都會選擇來到位於北京市遠東科技文化園的“碼字人”書店,與讀者和觀衆見上一面。這家書店每年舉辦約100場活動,每場20—50人不等。“有一次,書店樓上和樓下同時辦了兩場活動。”主理人李蘇皖指着通往二樓的階梯介紹道,彷彿絡繹不絕的讀者正從上面經過。
“我們書架底下是藏了輪子的,白天是書店,到了晚上一挪動,它就變身成一個活動的場地。”在李蘇皖看來,這些活動在爲青年創作者提供展示平臺的同時,也讓書店收穫了更多新的讀者,“小衆”創作者和“小衆”書店相輔相成。
內容豐富的活動空間
在書店,不僅可以通過閱讀汲取知識,也可以參與各式課程,給自己“充電”。
下班後學一門樂器,練幾筆書法,下幾盤圍棋……課程種類豐富的“青年夜校”爲年輕人提供了一個集技能提升、線下社交、解壓放鬆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平臺,受到廣泛歡迎。而在夜校服務供給端,各地新華書店的身影頗爲亮眼。
據統計,僅山東省,目前就有40餘家新華書店開設夜校課程。在青島市,青島新華書店以青島書城和傳媒書城爲主,結合市北區新華書店、李滄區新華書店、城陽區新華書店等店面,已累計開展夜校課程近百次,範圍涵蓋藝術文化、心理療愈、體育舞蹈、手工體驗等類型。青島書城校區的中華香課程、花藝課程,傳媒書城校區的美妝課程、書法課程,均已多次開班,期期“爆滿”。
培育年輕客羣、樹立時尚形象、創新銷售模式是青島新華書店開設“青年夜校”的初衷,而夜校也爲書店的經營帶來了正向反饋。青島新華書店副總經理韓朝輝介紹,目前,各書店的夜校課程已總計服務目標人羣近2000人次,有效提升了門店晚間客流。“接下來,我們將圍繞用戶興趣,提供更加多元的課程服務,將‘青年夜校’打造爲輻射周邊青年的成長型社交品牌。”韓朝輝說。
除了服務青年羣體的夜校課程,不少書店也將親子活動、少兒研學等內容做出了特色。位於安徽合肥的元·書局,前身是合肥市四牌樓新華書店。作爲安徽新華髮行集團打造的新一代轉型書店,元·書局探索書店營業新模式,致力打造青年文化“活動場”、前沿科技“體驗場”、未來世界“漸入場”、親子關係“促進場”。
針對親子家庭,元·書局設計推出了每週常規開展的繪本閱讀、科學實驗啓蒙探索、兒童偵探劇本遊戲以及非遺傳承小課堂等多樣活動。寒暑假期間的冬夏令營、小小圖書管理員體驗、夜宿等長線活動,也深受家長與孩子們的喜愛。自去年10月29日開業以來,書店已策劃推出200餘場文化活動,累計吸引市民讀者超4000人次。
提到元·書局,還不得不提到書店的整體設計理念——跳脫傳統書店的裝修風格,將數字化作爲書店佈局的底層邏輯,打造極具科技感的“近未來”智慧場景。在書店的地下一層,3D科幻數字主題樂園可以帶領讀者“穿越”至不同場景,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四層的“星燃·能量元”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涵蓋30餘項與奧運比賽相關的數字體育運動項目,爲市民讀者提供了一個集文化、體育、科技、娛樂、社交於一體的數字運動空間。
“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多種消費業態新場景的打造,尤其是數字文旅項目的引入,使得書店商業集聚效應明顯。開業以來,元·書局共接待讀者40餘萬人次,營收1000多萬元。”元·書局副店長張迪介紹。
優質書目是立身之本
在拓展新“玩法”的同時,紮根實體書本身,是實體書店得以常青的堅實地基。
“可能有書”主理人趙晨表示,書店在選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過與出版社合作,定期引進新書;針對常來書店的年輕文藝愛好者羣體,推出文學、詩歌、女性主題書單等,書店在吸引一批忠實讀者的同時,書籍銷售佔比也逐漸增高。
專注戲劇、詩歌、電影的“碼字人”書店則引進了許多相關領域的新書,書店的“銷冠”《北京和灰塵》是一本十四行詩集,作者江汀曾在店內參加過交流會,也因此與書店結緣。主理人李蘇皖介紹,這本詩集出版後約半數都是從“碼字人”書店售出的,“我們不僅自己賣,還把它推薦給全國的書店進行銷售”。
有一些書店受限於門面大小等因素,無法拓展更多的活動空間,但由於選書別出心裁,亦深受讀者喜愛。佔地面積僅有60平方米的旁觀書社,已在北京798藝術區經營16年,他們從“庫存書”入手,依託與各個出版公司及書商的長期合作,從進入市場超過半年以上的書籍中“淘金”,爲讀者篩選出視角獨特、內容有趣、價格適中的實體書目。
旁觀書社主理人吳敏介紹:“不少因爲內容小衆或是疏於營銷等原因而被市場忽略的書籍,都在書社重新‘走紅’。”同時,書社所有展陳的書籍均有“樣書”供讀者免費閱讀。“我們希望把決定是否購買一本書的權利交還給讀者。”吳敏說。
開業於2019年的雍和書庭同樣選擇了“專精”的選書策略,早在開業之前,創辦人彭明榜就將它定位爲一家簽名本主題的實體書店。據悉,目前雍和書庭銷售簽名本帶來的收入佔書店總收入的95%以上。5年來,書店辦了200多場作家分享會,受到作家與讀者羣體的廣泛關注。彭明榜表示:“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作者來書店籤書,有時候甚至一天會有三四位作者蒞臨。加起來,來這裡籤書的作者應該已超過1000人次。”
業內人士分析,當下不論是打造有氛圍感的文化空間,還是玩轉“書店+”的各種可能,諸多新業態的出現是實體書店對新興市場需求下讀者羣體的及時響應。而當更多讀者選擇走進線下書店,要想將“流量”真正變爲“留量”,高質量的書目選擇還是實體書店們的立身之本。
(鍾元 徐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