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孩子有多大,“五亂毀一生”要儘早明白,這是教育的必修課
文/蘭媽談育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越着急的事情越做不好,越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會被傷害得越深
這其實就是“一亂毀全部”,心智一旦混亂了,那也就是人生災難的開始
就比如,駕校學車時,有很多學員一到打方向時就分不清左右,教練罵他們智商沒有三歲小孩高,於是對學車的恐懼和焦慮就會越來越明顯,也因此緊張而掛科、遲遲拿不下駕駛證
又或者,有一些新手剛開始練車時小心翼翼、車速有多慢就開多慢,可過了一段時間後就覺得自己哪裡都能去、車速多快也能駕馭,於是就開始開車看手機、超速等疏忽大意容易釀成事故
事實上,這些都被稱爲“一亂毀所有”,前者屬於緊張、害怕類型的“亂”,後者屬於自信膨脹期的“亂”
而成年人面對“一亂毀所有”時都無法控制,那小朋友自然也不例外了,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就有着“五亂毀一生”的說法
對此,蘭媽認爲的“五亂”應該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01
自信方面
一“亂”就會越學越懵
每一個孩子都是帶着他們自己使命而來的,就像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性格,不管是老師還是爲人父母的家長,我們都不要因爲看不慣孩子身上的缺點就想着改變
有位媽媽向我求助說,她女兒平時是一個軟軟綿綿的乖巧性格,懂得親近人、也知道察言觀色討好別人,可就是讀一年級的時候因爲拼音讀不會、讀不熟就經常哭
有一次,週末假期結束後,老師就把媽媽喊到學校
媽媽剛到學校,女兒就啼哭不止,老師看到後心情煩躁,向媽媽抱怨“孩子每次都是一說就哭”,媽媽安慰孩子說“不會讀,我們可以回去好好練,不要着急”
沒想到,老師對這樣一番話有些誤解,略微生氣地對着孩子批評說:“你要是再這樣一說就哭,以後我就不管你了”
大概就是因爲這句話吧,女孩回家愛哭的習慣越來越嚴重了
作業寫不完哭,起牀晚了哭,上學小黃帽忘記拿了哭,走在路上沒看到什麼同學也會哭…
而愛哭的毛病,似乎只要一提和學校、學習有關的,就會變得格外脆弱
一直以來,媽媽都認爲“女兒愛哭是因爲拼音不會讀、作業寫不完”,但多次輔導教學下來,她發現孩子並不是不會讀、不會寫,而是本身不自信
又是一個週五,女兒帶回來一張拼音的認讀訓練,還告訴說“老師讓我們回家兩天必須讀熟,不然週一就會留着不讓回家”
媽媽爲了女兒週一不被留,晚飯過後就開始加強練讀
可結果呢,多次練讀下來,孩子根本就是“只要不領着一起讀,嘴巴立馬就閉得嚴實”
你問她:“是不是不會讀”
她搖搖頭
你再問她:“會讀爲什麼不讀”
女兒不說話
媽媽生氣之下,強迫孩子張口說話、大聲讀拼音
直到孩子越讀越懵、越讀越崩潰,她再次問女兒:“你不開口讀的原因,是不是擔心讀錯了”,女兒才點點頭,整個人好像被理解了一樣瞬間放鬆下來
再後來,媽媽就不停地鼓勵孩子說:“不管你會不會讀、讀的對不對,都要大聲地朗讀出來,因爲大聲朗讀是你的自信底氣,也是提神醒腦的一劑妙招,只要你肯大聲讀出來,那熟練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好”
果然,女孩聽了媽媽的話後,看起來密密麻麻的拼音很快就讀熟、掌握住了
這就是孩子學習裡的自信底氣-大聲朗讀
而作爲家長,在學習方面任何時候也不要讓孩子“亂”了信心,這是我們能爲孩子做好學習準備的第一件大事
02
習慣方面
一“亂”就會諸事不順
好習慣是決定一切的開始,我們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也是一樣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時,她聊着聊着就開始哽咽起來
她回憶說:
再後來,隨着“砰的”一聲摔門聲音響起,媽媽久久地愣在原地沒有回過神
對於這樣的情況,媽媽也無助極了,她不明白孩子到底是怎麼了,更不清楚血緣親的母子間卻總像仇人一樣反感、和怨氣
事實上,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藏着父母身上的縮影,當你覺得孩子難以管教、反感叛逆的時候不妨想想:過去我們對孩子都做了些什麼
帶着這個問題朋友思考了一番,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習慣亂了
原來,朋友以前是一個爲了事業而打拼的職場媽媽,她也一直覺得:孩子小的時候沒什麼記憶力,誰帶孩子都是一樣、也不需要操什麼心,等到了後面上學再操心也不遲
可結果呢,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一旦錯過就很難彌補了
朋友的情況就是如此
孩子小的時候她整天忙於事業,對於習慣培養方面總覺得“孩子還小,等長大就好了”,可等到孩子真正長大了,你會發現一個連基本“好習慣”都沒有的孩子,就很難管教、也根本就無法溝通
在孩子眼裡也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不見蹤跡,那我不需要你的時候又憑什麼來管我”
所以,好孩子的習慣一定不能“亂”,一旦孩子缺少習慣,或者養成一些不良的壞習慣,那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就會諸事不順,特別是和父母的關係基本上就是一點就炸的緊張局面
不想和孩子成爲這樣的關係,那有條件的情況下孩子最好是從小養在身邊,和孩子建立好的關係、然後再培養好的習慣
而在好關係+好習慣的加持下,相信我們的孩子就會成長得越來越好
03
情緒方面
一“亂”就會失去冷靜
沒有好的情緒,就沒有好的心態,也自然就沒有好的起點
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
有個女孩,不小心把媽媽剛買回家的大米打翻了
母親看到後,立馬就對她大吼大叫,還逼着她跪在地上把大米一粒一粒地撿起來
而多年之後,當女孩成爲了一名媽媽,她每次一看到自己女兒犯錯時,都會忍不住大吼大叫,女兒每次看到母親咆哮的模樣,第一反應也是蹲在牆角緊緊地捂住耳朵
還有這樣一對父子
父親每次回家看到兒子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對待兒子犯錯,也總喜歡冷暴力地威脅說:“如果你再這樣不聽話,那以後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男孩呢,每次看到父親,都會不知覺露出驚恐的神情
可能那一刻,連男孩自己也沒有想到,多年後當他自己也成爲一名父親時,就會長成他曾經最討厭的模樣:不高興時就對親人威脅、打壓
從這些就可以看得出,情緒對孩子的成長、學習、乃至整個社交,都顯得至關重要
特別是那些從小生活在打壓、抱怨下的孩子,長期以往的負面能量都會致使他們的情緒變得混亂
有些會委屈隱忍地等待爆發、有些會承受不了地忤逆頂嘴、還有些會直接跟父母成爲相看兩生厭的關係…
所以,在教育裡不論是孩子、還是當父母的家長,我們都要儘可能地做到情緒勿亂
不管什麼時候又或者遇到什麼事,都要耐心地多一些溝通嘗試,常對孩子說一些“你可以…”、“我可以…”的反問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自然就會越來越親近了
04
講話方面
一“亂”就會禍從嘴出
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說“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實際上,所謂的“童言無忌”,只不過是家長爲自己失敗教育所找的藉口罷了
記得去年有次休假時,我邀請閨蜜帶着她的一兒一女一起出去郊遊
當時,我們一行人開車路過一家便利店時,閨蜜的兒女突然吵着鬧着要買薯片、烤腸、還要喝奶茶
閨蜜看了看便利店門口不好停車,就開口勸阻說:“我們今天就是去郊遊的,車上可是帶着很多很多好吃的,等我們到達目的地還愁沒有吃的嗎”
沒想到,閨蜜的話剛說完,她旁邊的兒子就開始氣洶洶地說狠話:“臭媽媽,你怎麼不滾下車,看到你就煩”,說罷,兒子還慫恿旁邊妹妹打開車門,打算要把他們的媽媽推下車…
看到那裡我瞬間沉下了臉,即便他們都不是我的孩子,但心中的怒火也平息不了,當着閨蜜的面就把兩個孩子好好說道一遍
而閨蜜呢,看到我生氣的模樣,則是湊過來道歉說:“他們都還是孩子,童言無忌嘛,都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再後來,抵達郊遊地點時,閨蜜喊她兒子幫忙搬行李,她兒子狠狠地白了她一眼,然後說了一句“誰愛搬誰搬,反正我不搬”
不得不說,有些孩子一開口就贏了,而有些孩子一開口就禍從嘴出地招人厭煩還有這樣一個女孩,從小被奶奶當成公主一樣嬌生慣養,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都要講究最好的
有一次,奶奶帶着一大家子去她的老同學家裡做客
可纔剛走進家,女孩就各種嫌棄起來,剛開始是嫌家裡太髒太破不願意進屋,後來又嫌廁所太髒不肯如廁尿溼了褲子,當主人家找了孫女的衣裙作爲替換時,女孩也滿臉嫌棄地直接說“我纔不穿,這衣服太破了,根本就不符合我公主的身份”
看吧,這就是所謂的“童言無忌”嗎
如果我們總是把不能好好說話的出口傷人當成童言無忌,那孩子的講話、和溝通方式就會亂了套,他們不會好好說話、也意識不到自己亂講話的招人厭煩後果
都說面由心生,孩子的講話方式也是一樣,直接反映着個人語言能力高低,也體現着整個家庭教育教養如何
不想孩子一開口招人嫌,一說話就體現整個家庭的毫無家教,那“童言無忌”就不要成爲孩子亂說話的擋箭牌了
從現在開始、從家裡的每個人講話方式開始,我們要爲孩子樹立正確的語言形象、還要爲孩子傳遞更多正能量的語言影響
05
社交方面
一“亂”就會任人欺凌
經常聽人說“毒朋友,比沒有朋友還可怕”,直到親身經歷過才體會到社交一“亂”的可怕
有那麼一段時間,女兒經常被班上的幾個同學欺凌,我得知後很生氣,也天天在她面前磨耳朵說:“如果同學再繼續欺負你,那他們是怎麼對你的,你就怎麼對待回去,你要讓對方知道你是不好惹的,哪怕是把對方打傷了也不要害怕,有爸爸媽媽會給你撐腰”
可結果呢,奈何女兒根本不敢
明明被人欺負了很難過,還要偷偷地從家裡拿零花錢去討好別人,自己平時捨不得買的玩具、還有特別喜歡的文具也統統都送給對方
如果有時候女兒猶豫一下,那對方的一句:“太小氣了,再也不跟你玩了,我還讓全班同學都不跟你”的話,立馬就讓女兒乖乖聽話
更可氣的是,明明在整件事情上受傷害的一直是女兒,可她重新去討好別人時,還被對方告知說:“好吧,這次就勉爲其難原諒你了”,然後女兒還爲對方所謂的“原諒”感動得不行,繼續爲這樣的毒朋友賣力討好,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當成了軟柿子…
每次一聊起這件事時,我不知道舉了多少例子,說了多少的道理,可她始終覺得:“如果我不那樣做,他們就不跟我玩了…”
看吧,這就是社交信心“亂了”
當孩子覺得他交不到朋友、或者沒人會喜歡他時,內心就會對一段友誼格外地珍惜與執着,哪怕在這段友情中處於極爲不公的地位,也會感激涕零地只記得對方的好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吧,但在社交裡不建議、甚至最好不允許孩子有這種友情腦思想
有個曾患有抑鬱症的女孩,嚴重的時候腿軟頭暈,甚至連眼睛都看不到了,而這些都源自於她中學時代所遇到的“毒友誼”
那個時候,中學時代的女孩是屬於微胖類型,體育課時經常被人嘲笑“跟豬一樣,跑不動”,也沒有人願意跟她搭檔,大家都覺得女孩太胖跑太慢就會拖後腿
就連她平時玩得最好的朋友,也經常擠兌、諷刺、甚至對她惡作劇
有時候會故意拿開凳子,惡作劇地望着女孩摔一跤,有時候會往她的杯子里加入粉筆、石頭、甚至拖地的髒水…
大概就是這樣一段腹黑又充滿痛苦的經歷吧,導致女孩長大後性格孤僻又難以親近
她總是帶着敵意和顧慮去看待身邊的人,而身邊的人也總覺得她孤傲、冷漠,是個活該一輩子孤獨終老的人
看吧,社交也是一個人一身必修的能力
就像我們第一次被人欺凌、嘲笑、甚至惡作劇時,即便是我們再害怕也不要“亂了”陣腳,拿出我們不怕事的態度去質問對方:“你爲什麼要這樣做”,
如此鎮定自若、落落大方的氣勢,就足矣讓對方有所顧慮、產生“不好惹”的擔憂
那麼,關於“五亂毀一生”這個育兒話題,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