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直接面對受害者 網路霸凌是全球化現象
▲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加害者不必直接與受害者面對面,完全沒有意識到受害者面臨多大的心理暴力和傷害。(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在法國,網路霸凌並非陌生議題。一名心理專家說,網路霸凌是很容易的事,只要躲在熒幕後就好,不直接與受害者面對面,也就不會意識到受害者面臨多大的心理暴力和傷害。
根據《費加洛報》(Le Figaro)2013年的一篇報導,法國有40%的學生曾是網路霸凌受害者,有人只因與衆不同,或在性方面有些謠言,就在網路遭到攻擊,也有承受不住而自殺的例子,多數是年輕女孩。
2013年,13歲的女孩梅瑞恩(Marion)不幸成爲箭靶,言語暴力出現在學校、臉書和她的手機簡訊裡,同學稱她「魯蛇」,有的直接叫她「去死」,她什麼都沒對家人說,就選在某天離開這個世界。
梅瑞恩死後,她的家人控訴整個網路世界和人際間的暴力、教唆自殺、非故意殺人及未伸援手。
這種暴力通常沒有什麼理由,加害者會無辜地說「只是開個玩笑」。社羣網絡興起後,取得個人資訊、窺探他人生活變得容易,受害者很難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會被如何解讀。
許多受害者案例出現在中學生年紀,因此法國警方以他們爲對象,不時到校宣導反網路霸凌,提醒他們,一張嘲諷的圖片或幾句話,都有可能傷人,而且可能構成犯罪。另外,政府也設置免費專線,供學生撥打或通報。
法國電視臺(France Televisions)訪問心理病學專家羅瑪諾(Helene Romano),她說,「要成爲網路霸凌加害者是很容易的…,只要躲在熒幕後面或發送侮辱、恐嚇的簡訊就好,他們沒有直接(與受害者)面對面,也就不會意識到受害者面臨多大的心理暴力和傷害」。
她表示,受害者沒有一個明確對象可迴應,傷害會比面對面衝突更大;因此預防就顯得重要,必須讓人們意識到使用社羣網絡的規範,以及網路霸凌可能造成的後果。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