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浪費錢 核電廠轉中期貯存可討論
有專家呼籲,不如利用現有的核電廠室內幹貯場,當作中期的核廢料貯存場。圖爲核四廠。(本報資料照片)
臺電預計明年提核廢中期暫存場選址建議方案,但是行政院非核家園小組何時敲定未知。已經有專家呼籲,暫存場還要環評、地方溝通,一搞可能快10年,加上建廠經費通膨因素可能爆增至千億,不如就把現有核電廠室內幹貯場當作中期貯存場,等40年後直接挪到最終處置場。
臺電規畫的核廢中期暫貯場,評估經費要800億,但多年來物價工資都上漲,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直說,現在建設經費一定增加,上看千億都可能,而且找中期場同樣要跟地方溝通、要環評,時間可能7到10年。既然非核家園小組都沒在開會,也就不必在開了,不要浪費錢。
目前核一、二室內幹貯場預計2027、2028年蓋好,核三則也正在提送計劃。葉宗洸表示,三座核電廠室內乾式貯存場營運壽命都規畫有40年,廢核燃料棒放裡面都很安全。至於低放射性廢棄物,目前電廠內都有廢料倉庫,空間都很大,足夠存放沒問題,學校研究單位醫院的放射性廢棄物則送到核研所。等40年內蓋好最終處置場,直接移過去就好。
對於這個呼聲,臺電表示,能夠跳過中期貯存,直接找到最終處置場當然最好,但是最終場址推多久能找到,沒人知道。更重要問題是,核電廠直接當成中期暫貯場,地方政府同不同意放那麼久是一個問題,像新北市政府就一直很怕核廢料放在這邊都不移走。
基於這些原因,臺電強調,暫時未考慮核電廠轉成中期貯存場,公司立場還是要另外找地方蓋一個「核廢臨時的家」。
但是經濟部比較持持保留空間,認爲中期暫存場「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如果推動可安置百萬年的最終場址進度順利,中期暫存場未必要蓋,可以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