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胖未必短命、瘦子不一定長壽 最容易活到80歲的BMI出爐
研究發現,31歲時BMI正常,若日後體重成長卻未達肥胖程度者,死亡率最低。(圖/路透社)
爲理解一個人終生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變化,對死亡率產生的影響,以及父母和子女BMI趨勢,與死亡率間存在着何種關聯性,俄亥俄州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蒐集並分析逾8,000人的BMI數據。結果發現,相較於終生BMI都在正常範圍的人,31歲時BMI數值正常,隨後逐漸增加卻未到肥胖程度的人,往往壽命更長。此外,比較現今父母與子女兩代人BMI可發現,子女的變胖的速度增加,而體脂肪增加讓其死亡風險增加。
這份研究已發表於2021年1月份的《流行病學年鑑》(Annals of Epidemiology)。衆所周知,肥胖造成關節與心血管的負擔,更是促成各種文明疾病的風險因子之一。爲了解一個人身高與體重是否維持在適當比例,統計學家凱特勒發明BMI指數,低於18.5爲體重過輕,18.5至24.9之間爲健康體重,25至29.9爲體重過重,30以上則爲肥胖。
然而,一個人終生BMI數字的變化,與死亡風險存在着何種關聯性?同樣地,父母與子女的終生BMI數據,是否存在某種趨勢;兩者之間的差異,對死亡率與死因的影響爲何?這些問題引起研究團隊的興趣。
爲解答前述問題,研究團隊透過麻州佛萊明罕地區的心臟研究計劃(FHR),取得原始隊列4,576人(指父母)與子女隊列3,753人的數據。其中,佛萊明罕心臟研究計劃始於1948年,對原始隊列的觀察持續到2010年。子女對列的觀察則起自1971年,終於2014年。實驗參與者年齡介於31歲至80歲之間。
截至研究結束時,原始隊列共3,913人死亡,子女隊列共967人死亡。原始隊列的參與者死亡,意味着可完整取得其終生BMI的變化,不會因爲計劃終止時實驗者仍存活,而在後續生涯中BMI出現變化,造成實驗失準。
經控制包括吸菸、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與疾病等變數後,研究團隊歸納與整理出BMI軌跡,並分析每種BMI趨勢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原始隊列的終生BMI呈現7種趨勢,而子女隊列則呈現6種趨勢。比較兩者軌跡後發現,相較於父母那一代,佛萊明罕地區的子女體重增加的速度更快,使其比父母更早達到BMI界定的過重、甚至是肥胖,而其死亡往往與體脂肪增加有關。
研究團隊也發現,在兩個世代中,31歲時體重正常,隨後逐漸增加但未達BMI肥胖定義的人,死亡率最低。死亡率次低者爲終生維持體重於正常數值的人,再者是BMI過重但數據維持在穩定而未達肥胖者,最後是體重低於BMI理想值者。死亡率最高者爲31歲體重已達肥胖,且日後體重仍逐漸上升者。
研究團隊指出,這項嚴重證實體重增加對死亡率影響的複雜性,遠超過一般人所想像的。換言之,這取決於31歲時的BMI數字、體重增加的速度與幅度。對於31歲時BMI正常,日後發福卻不到肥胖的人來說,長壽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年輕世代較父母提前達肥胖程度,更是項警訊。儘管醫學進步讓肥胖者更容易存活;但肥胖也讓子女比父母死亡率由5.4%成長至6.4%,因爲這讓當事人罹病率增加。
不過,由於實驗對象以白人爲主,這意味着社會與經濟地位造成飲食選擇的差異,恐未納入變數考量中,而讓研究結果可能出現誤差。此外,該研究使用BMI數據;但BMI只能反映身高與體重間的比例,卻不能顯示參與者體脂肪與肌肉量的多寡。換言之,BMI過高的人,可能體脂肪卻相當低,而肌肉量甚高。同樣地,相同BMI的人可能脂肪量卻擁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些都恐讓研究結果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