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川普2.0下的央行理監事會議

去年12月央行年終理監事聯席會議,日前公佈政策決議的議事錄摘要內容,對2025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3.13%,較第三季略上調0.05個百分點,但說明這個估值,並未計入川普2.0的影響數,主要是無法確認美國對貿易伙伴國提高關稅的實際執行程度,及其他新政推出的影響。就算3月會議當天川普上任滿二個月,仍難以確認可能的變數,畢竟川普時不時就在社羣上放話,跟他上一任期時無二致。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議事錄摘要共提到八次「不確定性」,可見面對川普2.0政策甚難預期,必須視美國新政施行狀況,逐季調整對經濟成長的展望,見招拆招。

川普行事作風和思維,就是「商人性格」框架主導,近期推出的許多政策,包括關稅戰2.0等,都是憑藉美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優勢,加上高科技在內的領導地位,做爲談判籌碼,儘管結果可能是傷敵七分、自傷三分,還是看不到踩煞車的可能。

從全球主要機構的預測來看,對川普2.0的關稅政策的效應,多認爲會使得好不容易下降的通膨大火復燃,因關稅導致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提高並推升物價,且遺返移民使勞動力減弱,勞動市場恐再度降入緊俏,推升薪資上漲。直接導向Fed再度啓動降息的時間點,或將延後至下半年,今年降息幅度已從原先4~5碼,減爲1~2碼,最悲觀的預期甚至認爲,至年底都不會降息。

去年9月Fed啓動一波降息,相較於鷹速升息顯得龜速,目前美國利率水準維持高檔,今年以來,美元在此強力支撐下還是欲弱不易,新臺幣面對強勢美元,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紛紛走弱,實難以獨強,或可讓川普針對護國神山臺積電後,又有一個指指點點的新目標,是央行「穩匯」最高指導則的一大挑戰。

把時間拉回到2016年11月,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法院備詢,當時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由川普取得領先,且當選機會大增,他強調,央行會竭盡所能維持市場穩定,提供充裕流動性。

川普2.0改由楊金龍領軍應戰,央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策,確定不變的是將全力確保新臺幣匯率動態穩定,適時進場調節降低波動幅度,1月起第21屆理事會任期注入新血,包括常務理事董瑞斌,還有業界代表的臺糖董事長吳明昌,學界的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常青、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蕭明福等,能否激發出新的政策思維以及方向,頗受矚目。

川普一句「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響亮口號,一出招就讓全球貿易壁壘加深,對經濟、通膨的衝擊不容小覷,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不確定提高,臺灣無法置身事外,是央行第21屆理事會會議須面臨的挑戰,就看央行如何見招拆招,讓臺灣能在驚濤駭浪中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