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評 | 高鐵“非遺文化角”,是文化傳承的一場遇見

10月1日,從福建平潭開往上海虹橋的G1634次列車裝扮一新。進入車廂,寫有祝福祖國話語的卡片在車窗上隨處可見。9號車廂裡茶香陣陣、笑語聲聲,臨時設置的“非遺文化角”十分熱鬧,旅客們圍在一起感受非遺的魅力。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客運段列車長彭葉介紹,在高鐵上設置“非遺文化角”是鐵路推動“高鐵+旅遊”“高鐵+非遺”的一次嘗試。讓旅客們感受到,高鐵列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還可以是一條穿越古今、連接心靈的文化長廊。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高鐵已經成爲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今在福建平潭至上海虹橋的G1634次列車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正在上演。列車車廂內設置的“非遺文化角”,正是文化傳承的一場遇見。這不僅是一次鐵路服務的創新,更是一場弘揚傳統文化的精彩活動。

高鐵“非遺文化角”,讓非遺文化傳承實現了一路高歌: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子建把搪瓷、竹篩、簸箕等工具搬上了列車,現場製茶的同時講解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制作工藝。車廂的另一角,列車員高雪在油紙傘的傘面上作畫,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在畫筆下綻放,美輪美奐。旅客門則在油紙傘上畫上了紅旗、北京天安門等圖案。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它是歷史與現實的橋樑,連接着過去與未來。然而,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面臨着諸多挑戰。設置“非遺文化角”是鐵路推動“高鐵+旅遊”“高鐵+非遺”的創新嘗試。這一舉措不僅爲旅客們提供了一個瞭解非遺、欣賞非遺的平臺,更將高鐵列車打造成了一條穿越古今、連接心靈的文化長廊。

在“非遺文化角”,旅客們可以近距離地欣賞到各種精美的非遺作品,如刺繡、剪紙、泥塑等。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傳統手工藝人的精湛技藝,更傳遞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現場的講解員還會爲旅客們詳細介紹非遺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以及傳承價值。

此外,“非遺文化角”還爲旅客們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裡,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分享自己對非遺的看法和感受。這種互動式的體驗讓旅客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非遺的魅力所在,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旅途的寂寞也就得以紓解了,文化的傳承也就水到渠成了,可以說這更像是一場非遺文化的雙向奔赴。

高鐵“非遺文化角”是文化傳承的一場遇見。非遺文化傳承就需要多些“高招”的舉措創新。

文/郭元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