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威遠
威遠,其實不遠。
——今天的編輯 吹風
威遠聽起來就很有脾氣,威震四方、聲名遠揚,配上一首「威遠故事」,誤以爲是重慶的某個小城,事實上確實有個別上坡下坎。
但威遠很溫柔,過馬路會寫上六個大字,“車讓人,人快行”。
在街上走一走,才知道威遠叫婆城,一下就變得和藹可親,關於威遠的記憶,可以重溫舊文。
這一次,主要從吃喝玩樂入手,一天打來回的威遠,到底咋個耍。
因爲毗鄰資中,所以大街小巷都開着兔子面,大妹鮮味麪館永遠打擠,熱氣撲騰的濃煙,一碗接一碗的面、水粉運出。
雖然是叫大妹,但見人就招呼,“幺妹,吃點啥子”,很反差。
如果不想排隊,推薦 朱二麪館,名字中依然暴露了自己的家中排行,開了至少有十年,是當地人認到吃的一家麪館。
兔肉澆頭煸得幹香微辣,接近於冷吃,進嘴裡一點都不柴。
麪條浸泡在紅油裡,肉眼可見的芝麻、韭黃、洋蔥,口味多少會有一點重口,花椒的香麻會在嘴巴靜止時候出現,催你買單。
按照吃了辣的想吃一口甜的理論,第二站抵達二小飲食店。
一間童年回憶的玩具店,背後藏了一個廚房,一腳踏入,打斷了正在輔導作業的母親,給小孩交代最後一句,她走到竈前開火。
八寶粥是特色,揭開高壓鍋,水位線高到脖子,感覺熬了一天。
粥不是完全的粥,裡面加了藕粉,一坨紮實的糯米,需要用勺子搗碎,逐漸把糯米撥散,混在像漿糊一樣粘稠的粥裡。
藕粉包裹着糯米,等於是鍍了一層軟膜,繼續從銀耳、芝麻、花生、枸杞、紅豆裡升起,玫棕色的氣泡,甜糯滋味豐富。
鋪墊之後,終於進行了一餐大快朵頤,就在不遠處的威遠羊肉館,羊肉在窗口倒掛金鉤,一口大鍋裡熬着看不懂的羊雜。
哥老官相談甚歡走出門去,又瞬間折返,“桌子上的酒還沒喝完”。
嘀咕着一斤羊肉可能吃不完,結果被告知一兩二兩都可以,反正統一切好裝入不鏽鋼盆裡,在奶色的湯裡滾一輪上桌。
第一次去吃根本不太懂,不曉得還要自己放鹽巴、打蘸碟。
當地人非常輕車熟路,大哥喊完大碗就殺割,徑直走到裡面打蘸碟,鑽進廚房抓一把香菜,吃到意猶未盡之時,用茶缸加一瓢湯。
爆炒羊肝的出現,讓一桌演變成了蹺腳牛肉的羊肉版,一鮮一辣。
羊肉切成薄片,一點羶味都沒有,清爽回甜,羊雜有嚼勁,羊肉有質感,剋制的鹽巴保留了原湯的風味,頂腔的鮮美。
炒羊肝第一次吃,每一片都是尖的形狀,夾在筷子上嫩氣十足,混合上木耳、韭黃,香辣中生出一點甜脆,層次遞進非常下飯。
威遠公主王子的下午茶,一般都躲在 黃胖娃涼麪里社交。
藏在一條巷子裡,門口堆着成摞的外賣,裡面有一羣嬢忙前跑後,聽說節假日過來需要排隊,人均要吃2-3碗纔可以脫手。
必點的是涼糕、涼麪、涼蝦,涼麪跟涼皮可以雙拼,冰粉可以拼涼蝦。
老闆把綠豆湯的蓋子一揭開,立刻一羣人圍過來打望,綠豆湯簡直就是綠色心情化了的味道,豆沙感較重,湯是綿密化渣。
涼麪有點像蒸涼麪,幹拌的,涼皮是黃色,略寬,可以吸附調料。
色澤非常誘人,不需要暖燈光,就呈現出一種地道的真材實料,鬆散泡臊、油光水亮,經由胖娃一頓調料,張力無限放大。
飯張力十足的店,要屬三毛魚莊,開在馬路旁邊,招牌是一條大魚。
剛一屁股坐下,就被老闆叫起來,領到窗口前面去點菜,大扇的風吹排骨、打整乾淨切塊的蹄花、炸過的魚苗、茄餅。
按人頭、按分量、按口味,老闆會幫你建議搭配,但你可以不聽。
兔頭第一推薦,先滷再炸,腦殼縫隙裡都裹滿了辣椒、蔥花。
黑雞腳是酸湯做法,很大一根,肉感較強,放眼過去每一桌都有點。
魚按斤稱,叮囑後廚撈一條小魚,結果一上桌,動用了三個人力。
每一個菜都不能稱之爲端菜,要說擡菜,分量非常大,主要是捨得用料,手腳下得重,很有賣相,整個堂子裡都活色生香。
當地人給我推薦,但沒有來得及去吃的一家叫 老媽魚頭。
從老城區一路吃到新城區,“吃魚頭、鱔魚、克貓兒,椒鹽蛇需要提前預定”,永遠一走進去就是刺鼻的辛辣,口水滴答。
這一家的蘿蔔湯一年四季都有,化渣鮮美,搞不懂爲什麼,完全不受季節跟氣候的影響,永遠甘甜鮮嫩,一定要來上一碗。
上高速之前,有兩個適合打包的食物不要錯過,一家是 劉鍋魁。
躲在樹蔭裡,陰天根本看不清招牌,但本地人行雲流水,拎着口袋帶走三四個,鍋魁非油炸,而是用白麪烤成很厚一張。
口感柔和,麪餅很泡,鮮肉有一點點花椒香,紅糖流動性好。
位於翻身巷的 隆昌白砍,有條件可以砍一刀,沒有一點腥味,肉質潔白無瑕,一看這個細膩的感覺,就覺得兔子死得安詳。
窗口裡從大到小的調料桶,美如畫,有一種信念感是亂舀都好吃。
如果打包的話,建議湯汁、兔子分開裝,兔子剁成食指粗,回去淋上去,風味不減,混着一些素菜拌進去一樣美味。
說完吃,來說一點耍的地方,石板河是每一個威遠人的避暑聖地,河面寬闊平坦,河水四季不斷,水乾淨、不深。
穿上溯溪鞋下水,水剛好會淹沒腳背,但下雨不適合徒步。
於是轉身去寺廟走走,被譽爲四川人自己的天壇的 感恩寺在威遠。
通往寺廟,需要進入一個村子,裡面非常的安靜,偶爾路過一個小賣部,捲簾門一拉開,一羣老頭坐在長凳上打長牌。
感恩寺門口的樹,葉子基本上掉光,只剩祈福的絲帶掛在枝頭上飄拂。
鑽進寺廟裡幽靜肅穆,真正的佛門清淨,寺廟建築雕樑畫棟、硫璃金光,站在山門往裡望,感覺裡面好深,宏偉且壯觀。
正在拍照,一個師傅拿着空碗從身邊快步疾走,背後跟着一條黃狗。
感恩寺很規矩,鐘樓和鼓樓對稱,三座大殿依次疊進,方正立體、佈局莊嚴,沿着步梯走上瀑布裡的亭子,視野極佳。
繼續往後走,像天壇一樣的 舍利宮出現,漢白玉欄杆非常精美,四周都圍上了石象,門口的羅漢各司其事,宛若神仙駕道。
上面,臺階放着桌子,天氣好的時候應該不少當地人在此散心。
下午五點關門,卡點到最後一秒離開,師傅告訴我,如果下次想要吃午飯,提前一個小時告訴他,普通齋飯,7元一位。
下山的路較窄,急彎比較多,好在遊客少,幾乎不怎麼錯車。
本來計劃了友誼渡槽,說是攝影愛好者的愛,有很多出片的機位,光影投射過洞口,幾十年不變的石牆,會發光。
這個行程比較短,預留一小時足夠,適合看落日、吹風、散步。
關於威遠的美食與風景
歡迎土著留言分享
威遠好耍
夏天再來
今日編輯 | 吹風
特別鳴謝 | 威遠土著@冬菇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香掉牙
上回那家
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