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防法殷鑑不遠 恐重蹈覆轍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16日召開「科技偵查法出爐 全民公敵?威權再現?」記者會書記長林奕華(右二)、立委李貴敏(左二)等人表示,科技偵查法的修法公告竟僅有五天,號稱最會溝通的政府到底是在怕什麼?急什麼?並質疑若科技偵查法通過,將嚴重侵害民衆通訊自由及隱私權。(劉宗龍攝)

保防工作法vs.科技偵查法

面對新興科技犯罪法務部研擬《科技偵查法》草案,讓執法人員可用新科技偵查犯罪,本該是有利社會治安的良法,卻在公告曝光後被罵到臭頭外界質疑如此侵犯人權隱私的法案,爲何不開放充分討論,背後是否真有政治黑手介入?耐人尋味。

隨着科技發展網路犯罪已是全球課題檢警針對此類犯罪力有未逮也是事實,所以如何強化科技偵查能力,提供檢警打擊犯罪利器,確有必要性,但網路通訊偵查、監控,如同現行電話監聽般,都具有極大侵入性,政府要「透視」人民,當然應廣受各界考驗,讓民衆「瞭解政府要做什麼」?

遺憾的是,法務部公告《科偵法》草案,僅給各界5天的反映時間,甚至還說是出於善意才公告本不須公告的草案,但《科偵法》影響人民權益如此之大,法務部卻形同技術性偷渡,不免懷疑其政治動機

尤其最讓人質疑的是國安科偵,依草案第15條規定情報機關首長有權核發監察書,然而科偵法是可以入侵設備主動出擊」,通保法卻只能被動掛線監聽,「老大哥」擴權,法務部不該裝聾作啞。

回顧2017年,當時調查局爲了貫徹蔡英文總統的指示,研擬《保防工作法》草案,但遭媒體揭露草案條文後,引來各界「人二復辟」的強烈質疑,法案迄今躺在調查局,而當時的調查局長就是現在的法務部長蔡清祥

保防法失敗的例子殷鑑不遠,如今科偵法產生爭議也如同當年保防法,甚至影響更大,法務部此刻趕着把法案送進行政院,反而凸顯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打算在此會期讓法案順利過關,在野立委可要好好把關。